憑智慧和努力,世界各地的華人科學家於不少研究領域均有驕人成就,人才輩出。至今,榮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已有9人,包括我們大家熟悉的楊振寧、高錕與屠呦呦教授。
楊振寧教授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兩名中國人之一,也是目前成就最高的華人物理學家。二人的「宇稱不守恒」研究,在發表次年即1957年就獲相關獎項,是諾獎歷史上首次,此後不再復見。二十世紀物理學發展史上,其「規範場論」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狄拉克的「量子力學」三足鼎立,故2000年被《自然》期刊評為「人類過去千年以來最偉大物理學家」之一,在包括牛頓、愛因斯坦、波爾等20多人的名單上,位列18名,更是榜上現今唯一在世的物理學家。
受《易經》啟發
上月離世的高錕教授,同時是我們敬愛的中文大學前校長,其於六十年代末發現光纖存儲輸送訊息的潛力遠優於銅線或無線電波,從此改變了現代通訊生態。歐洲物理學會(European Physical Society)前主席約翰‧達德利(John Dudley)曾說:「我認為今天的社會,拜他(高錕)的工作所賜良多。」
高錕教授捨棄個人利益、沒有為學術成就申請專利的無私精神,成功促成了互聯網的出現與蓬勃發展,由此產生的個人得失,他以極平常心淡然處之:「對於無申請光纖技術專利權,我不後悔也無怨言,若事事以金錢為重,今日一定不會有光纖技術成果。」其胸襟氣魄,讓人景仰。
女藥學家屠呦呦,除了是諾獎首位華人女科學家,也是醫學獎有史以來第13位女性。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帶領科研團隊創製了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作為治療瘧疾一線藥物,自此挽救了無數生命,其中大部分乃生活在全球最貧困地區的兒童,造福世人。
三位諾獎教授的共通點是,與中華文化都有相當深厚的淵源。楊振寧教授當年接受獎項,致詞時曾提到:「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志於現代科學。」言詞間,其為曾接受中華文化薰陶,深以為傲。
驅使高錕教授聯想到以玻璃代替銅線,盛載傳遞電波訊息的,竟是中國最古典籍《易經》。教授曾分享,小時候父母親請老師在家教導《易‧繫辭》,當中有一句「成言乎艮」。艮,大者是山、小者是沙、石;艮象,有「少有言」之辭,言就是說話、訊號,促使他思考沙石是否可以傳載訊息。後來在英國一次去巨石陣旅行,聽說巨石陣乃用以溝通上天與外星人,便隨手撿了該處一撮沙土反覆研究,果發現可提煉沙作光纖導體,終改變了今天全世界的溝通模式。
誠敬與不貪
至於屠呦呦女士,其名字本身已源自中國古籍《詩經》中的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治療瘧疾的研究方向則是從千多年前古書獲取靈感,她曾坦言:「看了葛洪、陶弘景的古書,用菁蒿治瘧疾,試了一萬種藥都不及菁蒿,所以知道是真的。」古人從《易》理明白天、地、人三才,「以蓍歸天作卜、以艾歸地作止、以蒿歸人作藥」。蓍、艾、蒿,三者均屬同科,古人能從幾十萬種草藥當中,知道選擇蒿作為應對瘧疾之藥,其智慧着實令人讚嘆折服。
讀明《易》理的條件是誠敬與不貪,如我們的高錕校長,西方的榮格、湯恩比、衞禮賢、白晉、萊布尼茲等,從來都沒有用《易經》來賺取與本身專業相關或其他酬報,而是作為個人興趣,專注研究學習其中義理。
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從不對立,反可相輔相成,視乎我們本身是否有能力去發掘、融滙、整合。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