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憂心隨人文學科逐漸萎縮,今後發展對人類善美的提升和福祉將面臨一定缺失。
早前出爐的亞洲大學排名又再成為全城熱話,新聞焦點依然放在香港大學不敵新加坡國立大學屈居第二。高等教育對社會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乘着英國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支持在香港設立研究平台的契機,牽頭聯合英美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及平台成立高等教育聯校研究聯盟,關注亞太地區及歐亞地區的高等教育趨勢、政策的成效和不足、亞太地區的教育趨勢、教育政策的成效和不足、青少年的成長蛻變(youth transition)以至他們世界的改變、社會流動性等,涉獵甚廣。
亞洲學校銳意打拼 實現「超英趕美」
各大學之間有競爭,儘管各有所長,還是難逃被量化排名的比較,無可避免。莫教授指出,「大學之間的排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與大學研究經費的投資和國際合作機會有關。其實香港作為國際城市而言,大學上榜的比例絕不亞於美國的波士頓。但近年其他亞洲大學銳意打拼為排名。」新加坡和中國內地近十年有不少投入和國際合作,包括吸引歐美大學合作開設分校,如寧波諾丁漢大學等,從而提升其國際印象。面對鄰近國家非常進取,香港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政府都沒有太刻意爭取排名,雖有進步,但不夠顯著,排名自然不進則退。
隨着亞洲學校的地位不斷提升,亞洲大學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推動作後後盾,直逼養尊處優的歐美大學。Times Higher Education 最新公布的大學排名(2016)中,亞洲大學開始走進首200強,亞太區的教育模式及政策開始受到關注。其中關注高等教育議題的 King’s College London 教授 Paul Blackmore 指出,歐洲學校排名有下跌趨勢,擔心若政府不加大投資,將來恐追不上銳意改革和創新的亞洲大學。
博雅教育補不足 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高等教育的成效直接反映在僱主招聘上。我們的社會到底要向什麼樣的畢業生?根據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副校長對收集英國行政總裁列出希望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僱員能擁有的五大理想條件(graduate attribute):國際視野、語文及溝通能力、解難能力、批判與分析能力、團隊合作;專業知識卻榜上無名。既然有這樣的期待,學校能否不辱使命?
世界上整體教育都比較着重發展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科學教育: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在2014表示學校應以數學、科學為教學重點;奧巴馬於2015年撥款2.4億發展 STEM;中國也在「十三五」提出要加強推動科學教育。無可否認,科研收益與投資成正比,比人文學科來得更立竿見影。可是人文學科逐漸萎縮,莫教授憂心今後發展對人類善美的提升和福祉將面臨一定缺失。
目前國際上對博雅人才未必有充分了解,但隨着吸納通才的就業及教育趨勢,莫教授認為這是一場「路遙知馬力」的比拼。他說:「博雅大學的優勢正是補充機械式的不足和大力發展 STEM 後對人文學科的壓縮和衝擊。據了解,內地頂尖大學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已紛紛開設博雅學院。我們希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能有關懷世界的情懷和胸襟。」博雅教育的重要漸漸開始引起各界關注,莫教授希望博雅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會成為聯盟研究的其中一個重要議題,目前亦正着手準備籌劃成立亞洲博雅大學聯盟,推動博雅教育。
盲抄歐美政策易水肚不服 擴招致學歷膨脹
面對亞洲教育急起直追,除了成功追趕部分歐美學校外,還衍生出其他問題。莫教授指出,亞洲地區國家喜歡 policy copying,但盲目跟從,忘了因應國情調整和選擇,產生不少問題。莫教授分享了一個早前在高等教育研討會上遇到的例子,印尼代表在會議上表示希望當地大學繼續擴招,然而在場其他教授表示,以印尼目前維持約18%升學率但畢業生失業率仍然高企的情況,顯示社會沒有能力消化更多大學畢業生,盲目跟從其他地方推行擴招,只會使問題更為嚴重。
除了印尼以外,香港人的旅遊勝地台灣也有類似的教育問題。據筆者觀察,近年不少港澳生會在公開考試後選擇赴台繼續學業,除了因為台灣給港澳僑生豐厚的獎學金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台灣目前是大學學位比大學生多的狀態,因此才大肆向僑生招手。根據台灣教育部的統計,2015-2016年度台灣學校的港澳畢業生達12,335人,較2011-2012年度的6,818人多出接近一倍。即便做到高等教育普及化,在社會公平論的影響下,由於大學生的產量增加,也會形成大學生中的社會分層。即使拿着同等文憑也有等級之分,這是社會中的優勝劣汰。
同樣的情況並不陌生,香港也有類似的影子。隨着334新學制開始,公開考試變成「一試定生死」的香港中學文憑試後,坊間也有不少副學士和自資學士課程的湧現,給考生家長派定心丸。根據港府經評審轉上課程資料網 ipass 的統計,目前香港有27間自資院校,課程方面,近年雖有放緩趨勢,但整體數字仍有上升趨勢(圖一)。從 2012年至2014年間,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的畢業生數字上升55%(圖二);自資學位畢業生更上升64%,升幅驚人。隨着自資學士增加,「人人都有」難免使大學生身份開始貶值,學歷膨脹也接踵而來。
學債累累 入不敷支 投資教育未見回報
香港的副學士(associate Degree)課程原是借鑒於美國的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莫教授指出,「以前美國的college由政府出錢,學生負擔不重,因此college畢業的學生在麥當勞打工也是平常事;香港則不然,若一個副學士畢業的學生在麥當勞打工,他會覺得有壓力。因為香港學生唸副學位要自掏腰包,畢業後的工作回報無法填補讀書投放的金額,自然吃不消。」
學債不是香港獨有的現象,在美國的情況更為嚴峻。根據美國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CFPB Projects that One-in-Three Rehabilitated Student Loan Borrowers Will Re-default Within Two Years’(OCT 17,2016)一文中指出,現時有大約4,400萬美國學生借貸求學,估計結合聯邦政府和私人的總借貸額達約1.4兆。美國教育局估計,有多達800萬學生在過去12個月中沒有完成月供還款。未能還債者的會被記錄在案,影響信貸記錄。
若學生畢業後,未來十年將為過去讀書的時光還債,當學生發現讀書的投資到頭來換不了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時,會否開始懷疑高等教育的意義何在?在比較台灣、日本、南韓、印尼等亞洲國家的教育現狀後,莫教授在開幕典禮致辭時笑言:「如此看來,原來香港不是最差,相較之下香港的模型還算可以。」
學生運動見證青年蛻變
年輕人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轉變是其中一項研究範疇。莫教授透露目前聯盟成員已提出了幾個關注課題,除了上述關於教育政策和學位的研究外,還有近年不絕於耳的學生運動。
莫教授指出,學生運動對這一代的學生並不陌生,從台灣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雨傘運動等,都不乏學生的參與。以香港為例,本年度(2016)立法會更有在學學生參選,目前就讀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的羅冠聰在港島區以50,818票當選,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議員。此外,立法會也多了不少青年新面孔,反映青年的社會和政治參與度都日益提高。對此,大學應該如何做出反應,大學管治甚至處理機制等議題,都引起學界關注。
問及蛻變包括什麼範疇,少不免提到大學生自殺的個案,莫教授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而且不局限於香港,世界各地都有。這個問題當然不是缺乏人生規劃那麼簡單。我們不排除之後會研究這個範疇。」
團結香港院校力量 優勢互補
立足這樣一個複雜的時代,莫教授希望聯盟能做到了解中華,認識亞洲,面向世界;為各地的大學提供更多合作平台和研究資源,歡迎香港其他大學參與。莫教授鑽研高等教育多年,亦常接觸各地從事高等教育的朋友,被問及香港高等教育有什麼需要跟其他地方學習時,莫教授回答:「香港的學術自由比很多地方都要優勝得多,唯大學之間鮮有合作。香港政府引入的政策是為了促進各大學之間的競爭,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學校之間各自為政,其實不利發展。學校各有長處,若聯合幾所學校進行大型研究項目,互補不足,共享資源。類似項目在外國大學十分普遍,若香港學校數目不多,若能團結力量,想必能事半功倍。」
高等教育聯校研究聯盟 高等教育聯校研究聯盟成立於2016年10月31日,由嶺南大學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研究院全球高等教育中心及美國亞太高等教育研究合作平台共同成立, 並獲英國巴斯大學國際高等教育管理中心、倫敦國王學院國際發展學系及巴斯思巴大學博雅教育國際學院的支持,為高等教育及相關政策和管制的國際性研究提供平台, 並特別聚焦於亞太地區以及歐亞地區的比較研究。聯盟亦會提供研究生課程和研究生交流,以及行政和專業培訓。!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