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源於中國禪茶,現今日本茶道有許多流派和分支,如「安樂庵流」、「怡溪派」、「千家流」、「武者小路」(千家流分支)等,其中以「千家流」最為有名。前文〈茶道前世之喫茶去〉說到日本茶道着重「和敬清寂」四字,今日已成為日本茶道文化的經典心語,這四字有來源嗎?又是什麼意思呢?
據日本的西部文凈在其《禪與茶》一書中考證,在南蒲紹明禪僧(請參閱前文)從中國帶回的七部茶典中,有一部是楊岐宗(臨濟宗其中一派)劉元甫禪師寫的《茶堂清規》,其中的〈茶道軌章〉、〈四諦義章〉兩部分被後世抄錄為《茶道經》。從《茶道經》中知道劉元甫禪師以成都大慈寺的茶禮為基礎,在五祖山開設茶禪道場,名為松濤庵,並確立了「和、敬、清、寂」的禪茶清規,希望喫茶的人可以漸漸達到心無掛礙(出自《金剛經》)之境。
和敬清寂 心無罣礙
如果《茶道經》不是偽托的話,那就意味着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清寂」來源於中國五祖山松濤庵。不過,根據日本茶道史,一般認為「和敬清寂」是由16世紀末的千利休居士在建立日本茶道時所立的清規,流行至今而不衰。也有一說是村田珠光禪師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改以「和敬清寂」為宗旨。「清寂」也寫作「靜寂」,相濡覺得靜為美,這種美的意識具體表現在「心無罣礙」四個字。
日本茶道用的茶,稱為侘茶。「侘」字原有寂寞、貧窮和苦悶的意思。日本平安時期(相約中國的唐末到南宋末期)有「侘人」一詞,是指失意、落魄、鬱悶、孤獨的人。到平安末期,「侘」的含義逐漸演變為「靜寂」、「悠閒」的意思。含義演變的原因是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是日本社會動盪、亂世時期,許多有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層走上了政治舞台,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甚至厭世,開始追求心靈的靜寂,淨化心靈的佛教凈土宗正合他們心靈的渴求,故此禪茶也備受重視。
藝術大家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總結茶的精神為致清、導和、韻高、致靜,而宋朝禪師劉元甫在《茶堂清規》中提出「和靜清寂」的四個觀點。後來日本千利休居士提出「和敬清寂」四個茶規,縱觀韓國的茶禮也講究「和敬禮真」,2017年逝世的現代著名茶學家張天福先生曾提倡「儉清和靜」的中國茶禮。
由外觀世界到內觀自心
從以上茶規的演變可看出一些社會背景的變化,帶出新的思維。以大陸而言,近二三十年的茶價一飛衝天,老普洱貴過黃金,而茶葉的包裝盒設計更是極盡唯美,喧賓奪主,失了吃茶的精神意義,不會靜思「和敬清寂」,機械式的包裝,更令人失敬於與茶道相關的細工藝術,難怪張天福先生提出一個儉字。
對於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的茶規,歷來學者宗師對每個字的意思都有很多演繹,相濡覺得儒釋道離不開天地人三才的互為影響,得三才之和諧,人才可以清靜。以和為先,「和」字,與「龢」相通用。「和」一般指聲音相應和;「龢」則指音樂和諧,《說文》:「龢,調也。」禪宗明心見性,修心性與天相和,與人相和,與地(環境)相和,人才可以與萬物在金水木火土的五行內和諧共存,達到心靈平靜。要「和」就要心存「敬」意,敬天敬人也敬地。如何體現呢?或者可以透過茶道中所用的一切器皿、字畫、道具等媒介去表達天人地的和諧,就如上古時代巫師以玉琮作為通天的媒介一樣,抱着互敬的心態去尋求物我兩忘,萬物平等,由外觀世界到內觀自心。
「清」是指內外環境氛圍的清潔,包括內心的凈化。在茶道中,內環境有字畫、插花、茶具及布置等;外環境則有四時草木,風花雪月的配合去求「清」。「清」之後求「寂」,相濡未「寂」過(一笑),相信是達到心無罣礙的境界時,與萬物和諧,平等同物,就會「不知有我」了,如莊周夢中,我夢蝶還是蝶夢我?日本人解釋心無罣礙的靜寂時,會喜歡用十七世紀俳句大師松尾芭蕉的《古池》作解釋。日本俳句是用日語17個音節寫成很短一句的小詩,難度很高的寫詩手法。《古池》中譯大意是:「蛙躍古池傳水音。」蛙,應指春蛙,春來萬物蘇,蛙躍入古池,是活在當下;噗一水聲,打破古池的寂靜,但同時也反映古池那種「寂」。修禪得靜寂的話,一切盡去,回到本來清凈無染的心,見到本來面目。
現今日本茶道已是一種綜合藝術,因為除了沏茶飲茶的獨特禮儀以外,每一環節都追求唯美平靜去體驗「和敬清寂」四個字。我會覺得茶道的茶室,可比擬古池和春蛙,當人坐在茶室時,人蛙兩相忘,燒水的聲音是人蛙躍入古池,噗一聲之後,一切皆寂。修練茶道,本是修禪方式之一,但我相信很多香港或是日本學習茶道的學生不是想去參禪,只想認識多點日本文化或替自己減減壓而已,所以茶道學生未必了解禪茶一味的本意。不過,學習茶道禮儀的過程,是一個內化淨化過程,以後有機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最後,心無罣礙了。如果讀者覺得我這篇散文不知所云,相濡和大家一齊喫茶去好了。
相關文章:〈茶道前世之喫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