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文:禪讓政制出現的人文背景
建立這種制度的目的是《禮記‧禮運》篇裏面所說的「選賢與能」,要選出一個既有賢德又有才能的人來繼承帝位,推行具有宏大遠景的大同理想。如何選拔?《尚書》說:「歷試諸難」。
這個政制的理念,既以德政為前提,當然首先試之以德。堯所繼承和發展的政制的政德理念是這樣的: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張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尚書‧堯典》頁3
這是儒家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德政理念,是宗族政制的基本邏輯。這套邏輯,有客觀的人性依據,從人性的基本制約出發,求政德境界的開拓與突破,追求一種上下一致的和諧理念。中國古人對人性的觀察,從最基本的動物通性開始,即以本物種的繁衍為其生命存在的第一目的。這是宗族政治思想的立足點,有其客觀的合理之處。這種客觀的合理之處,建立在人也是動物的一種、也有和動物一樣的基本欲望和需要這個事實上。
但動物中如蟻類、蜂類、象類、雁類等也有群族共存的性格,人類在這方面尤為突出。這固然由於人類思想比其他動物更為靈巧,現實上這也是在自然環境中更優勝的生存之道。故從「親親」而及於「仁民」,在思想上也是具有利人以利己考慮的邏輯發展。至於「仁民而愛物」,卻並非佛家的所謂「慈悲」或道家的「齊物」。「愛物」是基於對世上物質有限而人的欲望無限的危機感,也是對生存環境一種洞觸先機的考慮——如何保育物種與資源,尋求其合理的分配方法,使其有永續的發展。(參看《荀子》有關諸篇及《禮記‧樂記》)
這是一個宏大的政治抱負,卻並非子虛烏有,完全從人類生存處境和人性的本質出發。所謂「帝」,就是此一政治理念的實踐者,或實踐的領導者。因此作為獲「禪讓」的候選人,即下一任的「帝」,要過的第一個難關就是「德」。
這一套政治理念的邏輯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參看《大學》),首先要考核的是個人的私德。堯在物色候選人的時候先從個人私德考慮。他的臣子紛紛向他提名。放齊提名堯的嗣子(傳統上的合法繼承人)丹朱,說他「開明」。但馬上被堯否定了,認為他性格「頑兇」。讙兜提名治水官共工,說他治水有功。堯卻認為他長於花言巧語,用心邪僻,罪惡漫天,更不可用。四嶽管事官(或諸侯)建議用鯀,堯卻痛批他「負命毀族」,意思是違反命令,敗壞同類。四嶽認為不妨試用一下。堯接受了這個意見,讓鯀試用了九年,結果一事無成。
試舜修身之德
到了堯在位70年的時候,還找不到私德可以過關的繼承人,於是叫四嶽擴大範圍,推薦「貴戚及疏遠隱匿者」。他們都異口同聲地推薦虞舜。他們說,這是民間一盲人的兒子,「父頑,母囂,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姦。」就是說,儘管父母和弟弟都很頑劣,對他很差,但舜卻能好好引導他們,使歸於善,不變姦邪。
舜母早死,父親討了個後母生了弟弟象。這三個人恨舜幾乎達到一種變態的程度,其心狠手辣猶甚於灰姑娘仙杜麗拉的後母和姊妹。有小過即受罪固是常有的事,他們還想殺他。舜只好躲避:逃到歷山去耕種,到雷澤去捕魚,到陶城去燒製陶器。所到之處都大受歡迎,因為他肯以自己的才能為地方出力,使這些地方「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的父母和弟弟殺他之心不死,求他回家,然後設計謀害。盲父叫舜上穀倉頂塗修,然後從下面放火,想燒死他,舜卻以兩笠為翼,輕飛抵地。一計不成,又施二計:令舜掘井地中然後從上下土實之,舜竟能挖空地道逃出。象以為舜定死無疑,就對父親說這應歸功於自己的計謀,要求佔取堯賜舜的二妻、宮室及琴。象搬到舜家裡住,洋洋得意地鼓起琴來,誰知舜此時竟出現在他面前。他於是厚著臉說皮自己鼓琴而歌是因為思念舜。舜不計前嫌,還請象當助手,和自己一道做事。
我們現在看來,舜的做法,幾近於愚孝,但正是這種極大包容的愚孝,折服了他那頑劣邪惡的父母兄弟。也許在堯眼裏,恰恰是為政者需要的胸襟。
試舜齊家治國
雖然四嶽一致推薦,堯還不放心,在試用之前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讓她們進入舜的家庭中考察。這就從試「修身」之德試到「齊家」之德。娥皇、女英是身嬌肉貴的公主,舜如何使她們與自己近乎變態的父母兄弟好好相處,的確是很大的考驗。結果,二女在舜家均守婦禮,堯很滿意。
堯進而試他「治國」的能力。先讓他當司徒(掌「五典」之官,等於今日的的教育部長),以五典教民,民皆受教。於是讓他做各種官職歷練,又出使諸侯,得到四方的嘉許。如是者三年後,開始讓他代理「帝政」,觀察他如何運用權力。
堯執政時,讙兜推薦共工,堯以「工師」之職試之,結果共工淫辟。四嶽舉鯀治水,結果無功。三苗則在江淮、荊州作亂。讙兜、共工、三苗三個世族之後,聲名本劣,都給比喻為某種怪獸:讙兜以兇殘而被稱「混沌」;共工以好污衊忠信而被稱為「窮奇」;三苗以貪婪而被稱「饕餮」。所謂「三凶」,連鯀而成四。舜請堯把共工流放幽陵,變為北狄;把讙兜流放崇山,變為南蠻;把三苗遷到三危,變為北戎;把鯀流放到羽山,變為東夷。結果天下無人不服。
放四凶於四夷畢竟是消極作為,更重要的是要看舜如何選賢與能,知人善任。高陽氏之後有才子八人,高辛氏之後也有才子八人,服務世人,聲譽卓著:前者被稱為「八愷」(愷,和也),後者被稱為「八元」(元,善也)。但這16位賢才,在堯帝執政時均未被舉用。「舜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結果「莫不時序」,就是主理與土地、農業相關之事,都能按天時物候辦妥。又「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結果「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內平謂內部和諧;外成指這種教化的成功,及於域外。)而在堯帝執政時已舉用卻未有官職的,舜都任以官職:命伯禹為司空,「美帝堯之功」(應指宣揚堯所建立的德政理念及其建制);任命禹「平水土」,就是專職治理水利和土地;任命弃「播時百穀」,主理農業;任命契為「司徒」,「敷五教」(鄭玄謂指父、母、兄、弟、子的「五常」之教。);任命皋陶為「士」掌管刑法(五刑、五服、五流、五度);任命垂為共工(管百工之事的官職),發展各種工藝及建設;任命益為他「馴上下草木鳥獸」,也就是治理生態環境;任命伯夷為秩宗(主郊廟祭禮之官),「典三禮」;任命夔為典樂(樂官),以禮樂教國子;又任命龍為納言(納諫之官),提醒他無時不刻都要聽取忠言,提防讒說。如是者舉用了22位賢達。舜舉用這些人都資詢過四嶽、十二牧等地方諸侯、長老,故能知人善任。他並建立了考核制度和考核總則。總則是「唯時相天事」,即考察能否依照天時地利來辦事;制度是三年考功一次。結果如何?史記說:「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
整個禪讓的考核過程經歷了多少時間呢?
《史記》說:「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歷練百官之職20年,代行天子之職八年,最後還要讓位於嗣而諸侯赴之才能正式登位,這種考核可謂嚴謹了。通過這個考核選拔出來的國家領導者,不但能按照原有建制執行常規職務(「打好呢份工!」),而且能把黃帝以來諸帝所構思的宏大政治理想加以開拓,建立相關制度,付諸實踐。舜在這方面成績是優秀的,故此當時「四海之內,咸戴帝舜之功」,且認為「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以上均見頁15—43《史記‧五帝本紀》)
待續
(封面:設計圖片;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