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閱讀一些有關性教育的文章與宣傳刊物時,被其中的一句「與子女談性,家長比別人更勝」吸引了,這可能是因為當中強調家長在孩子成長有重大角色這涵義與我的看法一致。經過多年的思考,慢慢發現這句話背後有着多重(不一定成立的)假設。
是否所談的課題屬於「私人領域」,因此在家庭內「談」較為合適?是否家長比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及更好的技巧去處理這類型的課題?無論這些假設是否成立,這都意味着社會對家長參與孩子的「非正式教育」是有一定期望的。
俄國心理學家的兒童學習理論
除了性的課題外,筆者在過去的文章也強調家長在孩子的道德倫理、個人性格及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發展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這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探討俄國心理學家維哥斯基(Lev Vygotsky 1896-1934)的兒童學習理論,讓家長瞭解如何有效地參與孩子的學習及認知能力的發展。
俄國心理學家維哥斯基提出的理論對幼兒教育有重大的貢獻,其理論博大精深,其中有3個重要的概念對家長參與幼兒非正式教育有重要的啟示[1]。
一、生理發展與社會文化對兒童認知發展的雙軌影響
首先,有別於當時的主流理解,維哥斯基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cognitive development)是受着雙軌影響的,即「生理成長」與「社會文化脈絡」。
當時的主流理解則認為,兒童的智能要發展到某個成熟程度才可以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學習某些事物,因此在很多學習的領域上採用了生理發展的概念,強調「從序漸進」及「不要未學行先學走」。
維哥斯基則指出兒童學習還會受到「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如家庭、父母及社群的的影響。當孩子與環境裏的人物互動時,他們可超越其生理成熟程度所容許的認知發展。
二、「潛在發展空間」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當時一些主流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兒童的學習能力受着生理成熟的影響,在某個發展階段他們只可以達到某個學習水平(實際發展空間,Zone of Actual Development)。
承接上述「社會文化脈絡」對兒童學習的影響,維哥斯基則認為,如果兒童在學習的過程裏得到成人或某些有能力的同儕的「協助」,他/她便能夠跨越這個「實際發展空間」而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維哥斯基稱這個被跨越的區間為「潛在發展空間」(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三、「鷹架」(Scaffolding)
香港朋友可能比較熟識「棚架」的叫法,這些「架」是與建築有關的,無論是在平地「起樓」還是在已起好的樓層進行裝修工程,棚架的作用是協助某項工程的進行。當這工程完成後,該棚架便會功成身退被拆掉。
在教育的領域裏,這「棚架」就如導師教導學生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搭建起引導或支援學生學習的框架,當學生達成學習的目標後,這框架也會適時拆去。承接上述的兩個概念,這個「棚架」就是由「成人或有能力的同儕」負責搭建的,有了這個棚架,兒童在學習時便可以從「實際發展空間」跨越到「潛在發展空間」。
兒童認知發展與「鷹架式對話」
父母是支持和引導孩子認知發展的重要人物,如能靈活運用維哥斯基的鷹架理念的話,定能協助孩子取得跨越性的發展。可是,維哥斯基卻沒有詳細解說如何具體地落實這一理念。
筆者「敘事治療」的啟蒙老師是來自澳洲的知名家庭治療師米高維德(Michael White,1948-2008),他曾以維哥斯基的「鷹架」概念來發展出一套應用在輔導範疇的「鷹架式對話」(scaffolding conversations)[2],這種對話方式其實也可以應用在親子對話的處境。
以下是一些筆者的理解、演繹與實踐建議:
有效的學習是要透過參與某些具體經驗來建立對該課題的抽象思維(abstract thinking)或理論(theory)。譬如在幼稚園裏孩子每天都要「排洗」:到洗手間處理大小二便和事後的洗手清潔活動。如果對這些日常的活動不加以提升至「個人衛生」的理念層次的話,那麼孩子不會明白為什麼衣服弄髒了要清洗?為什麼吃東西前後要洗手?為什麼疫情下要戴口罩及每天出外後回家也要進行清潔和消毒的步驟。
如果成人(老師或家長)能協助孩子從具體經驗提升到理念的層次,表示孩子的學習已從「實際發展空間」(即能夠每天都清潔自己)跨越到「潛在發展空間」(即清潔自己是可以保障個人甚至公共衛生)。這個跨越是不會「自自然然」地發生的,反之,是孩子環境裏的成人(或有能力的同儕)有意識地、一步一步地按着孩子的程度來設計一些對話(或活動),讓孩子能一步一步地跨越這區間。
上述米高維德的「鷹架式對話」相信對老師和家長們在幼兒教育有一定的啟發。
秉承維哥斯基的理念,米高維德亦建議運用這些「對話和活動」協助來接受輔導的人一步一步離開具體經驗而朝着抽象的方向邁進,目的是讓當事人能發展出對自己「問題」有更概念化的理解,最後更可以建立自己「生命的理念」(conception of life),他稱這些輔導員的工作做爲「距離任務」(distancing tasks),若果設計得好,定能協助當事人一層一層的由「具體經驗」邁向建立個人的「生命理念」。
筆者認為家長也可以設計適當的「距離任務」以協助孩子的認知發展。以下的描述嘗試延續「排洗」的例子來說明家長可以如何為孩子設計這些「距離任務」,以協助孩子一步一步地發展出關於「個人和公共衛生」的抽象概念。
搭建「鷹架」的五重「距離任務」
這些「距離任務」是指由家長以好奇的態度向孩子發出提問並鼓勵孩子回答,孩子們可能很容易就回答到,但當他們表示有困難時, 家長可以調教一下提問的字眼、具體的程度、甚至提問的語氣,如能帶點趣味性就讓孩子更容易及樂於回答。
以下是在每一重「距離任務」裏列出一些提問例子供家長參考,其後的句子則嘗試模擬孩子可能的回答。
(一)低距離任務——鼓勵孩子講述他/她每天在學校裏排洗的經驗,如:
- 那位老師帶你去排洗?
- 同學們怎樣排隊?誰排在你前/後?
- 洗手間是怎樣的?有幾多間?牆是什麼顏色?門是什麼顏色?
- 有洗手液嗎?什麼顏色的?有味道嗎?
- 可以示範一次你如何洗手嗎?
這些提問的目的是讓孩子投入「排洗」的具體處境,也讓家長多明白當中的情況,建立一個「共同的經歷」。
(二)中距離任務——引導孩子把類似的行為與處境聯繫起來, 如:
- 在什麼地方要洗手?身處不同環境也有洗手的行爲。(在學校、在家裏、出外用餐的地方、朋友家裏等等)
- 做些什麼活動前/後要洗手?做完不同活動的前後也有洗手的行為。(大小二便後、做完小手工/繪畫後、吃東西前後等等)
這些問題讓孩子開始聯繫到在不同環境及做不同活動的前後也要洗手。
(三)中高距離任務——協助孩子思考以上的聯繫,及其他剛剛學會的新知識,如:
- 為什麼要洗手?因為手骯髒了。
- 洗了手會怎樣?骯髒的手變乾淨了,可以用手來拿食物。
- 為什麼要用乾淨的手來拿食物吃?因為乾淨的手沒有細菌。
- 為什麼不能食有細菌的食物?因為食了細菌會生病。
- 你試過生病嗎?試過。
- 生病時你感覺如何?要食藥,藥好苦,不可以返學、不可以同朋友玩。
- 你喜歡返學?喜歡同朋友玩?喜歡。
- 你喜歡生病嗎?不喜歡。
- 如何可以不生病呀?要洗手,不食細菌。
這些提問讓孩子從簡單的「洗手」行為學習到:骯髒與乾淨的分別、細菌引至生病、生病令自己不能做喜歡的活動等等有關的概念。
(四)高距離任務——協助孩子進一步發展相關的抽象思維,以及讓孩子清晰地認同及訂立某些目標,如:
- 結合以上洗手的概念:因為有「洗手」的習慣,自己便會生活得健康,不生病,更可以上學和同朋友玩。
- 你話過「唔想生病」,咁你希望點樣呀?唔生病的人即係……健康!
- 你想做一個健康的小朋友嗎?想,我要做一個健康的小朋友!
- 怎樣才可以做到一個健康的小朋友?洗手、清潔、不會食到細菌、不會生病……咁樣就會健康啦!
- 除了自己健康,你想唔想其他人都健康呀?想!
- 點解你想其他人都健康呢?我的朋友個個都要健康,就可以日日一齊玩,好開心咁玩。
這種對話方式不止讓孩子對其行為有了概念上的理解,更會協助他們按着自己這方面的意願來訂立某些目標,有了目標的話孩子的行動就有了更深的一重意義:洗手不止是「聽話」的表現,更是為了達到「我和朋友都要健康」的目標。
(五)極高距離任務——有了目標後,家長便可以協助孩子制定一些具體可行的行動計劃,讓他/她可以實現「我和朋友個個都要健康」的目標,包括:
- 持續恆常的個人清潔衛生行為,並可以考慮是否加強, 例如:
- 細心留意自己/朋友/家人洗手的時間,是否夠20秒。
- 考慮會不會延長至25-30秒。
- 與朋友/家人一起進行的清潔衛生行為:例如
- 和朋友外出用膳/遊玩前後的清潔衛生行為。
- 如果見到朋友/家人沒有做好清潔衛生,應該如何提醒他們?
- 除了洗手外,外出時會否帶備那些個人衛生用品,如:
- 手帕、紙巾、口罩、消毒液等等。
從以上的對話,可以看到這「鷹架式對話」的特徵:如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孩子思考;提供某些資訊但不會給予直接的答案;也多給予一些需要孩子推敲思量的提問、對孩子的答案多加正面的回應與鼓勵;觀察孩子的學習情緒和進度,並按此來設計問題;提問時要盡量具體等等。
鷹架式對話的應用
以上的親子「鷹架對話」展示了如何從「洗手」這具體經驗,透過家長細心搭建的對話,讓孩子一步一步地發展出「衛生、健康」的概念及「我和朋友個個都要健康」的目標。除了在非正式的教育,家長也可以應用這鷹架式對話在其他正式教育領域裏。
現時很多幼兒及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廣泛利用維哥斯基的兒童學習理論去協助學童在數學[3]及科學等學科學習。新加坡一些教育專業人士更利用這理論去鼓勵家長在家協助孩子學習科學,並設計了好些教材讓家長應用[4]。
最後,筆者認為家長與孩子每天都會談話,如果不想對話內容流於督促性,如:「你做完功課未」、「你沖涼未」、「點解仲唔瞓」或 教訓性,如:「你不可以未做完功課就上網」、「你放學回來要盡快沖涼和做功課」、「等陣見到長輩要有禮貌」,家長不妨試試與孩子進行「鷹架式日常對話」,說不定對親子關係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註:
-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White, M. (2007).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
孫景皓 (2014)。〈親子序列遊戲與親子互動類型對幼兒序列概念的影響〉。台灣: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
-
Lee, A. N. (2012). Development of a parent’s guide for the Singapore primary science curriculum: Empowering parents as facilitators of their children’s science learning outside the formal classrooms. Asia-Pacific Forum on Scie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Vol. 13, Issue 2, Article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