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資深投資分析家、有「平民股神」之稱的《信報》首席顧問曹仁超(原名曹志明)於2016年2月21日逝世,享年68歲。編者曾與人稱曹Sir的曹仁超一起共事,曹Sir為人謙和,孜孜不倦,博學勤奮,還經常傳授育兒經,多有受教。特發此文紀念曹Sir,希望其一路走好。
現金獎勵子女
有人說現今香港社會,有一種偽善。明明是個資本主義社會,坊間普遍認同,以財富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天經地義。但另一邊,我們又會向孩子灌輸另一種道理:求學不是求分數,做人不應太市儈。白手興家,身家過億的曹仁超,沒有這種虛偽。他自己教女,以「現金獎勵」,女兒讀小學時,成績好會獎勵兩蚊,大學拿榮譽學位獎一萬。有人批評這種育兒方法「太功利」,他懶理,更覺得,女兒會考成績彪炳,證明「利誘教育法」有效。然而,以為曹Sir「什麼都講錢」也是誤會。
曹Sir不愛消費,戴的腕表是40年前舊款勞力士,吃大家樂快餐,西裝在一場大病後已不合身,仍然照穿:「大部分人羨慕我的財富,但不知道我 mentality(思維)。」他強調,不應為賺錢而賺錢,父母應讓子女發展一門「發燒」的興趣,從而獲得財富。「一世要對着一個不喜歡的行業,是落地獄之門。」曹Sir的觀點,異於主流,有時會叫聽者訝異。例如,他認為,子女無須對父母言聽計從,你以為他信奉西方個人主義,但他又會說,女人還是全職照顧孩子好,觀點又似乎封建。你未必會同意他,但曹Sir總有其解釋,他的自信、見識和思辯能力,在人云亦云的香港,不常見。
68歲的曹仁超(原名曹志明),30多年來在《信報》參與撰寫《投資者日記》專欄,粉絲無數。以前身形圓滾滾,2013年一場胃癌動了手術,專欄也停下來,只繼續做該報顧問。他掉了數十磅,從高峰期的220磅,到現在剩下160磅。
採訪當日,跟舊照片對比,雙額削了,眼神有點疲累,過大的西裝外套顯得身形瘦削。對於患病,他一貫「沒有怕」:「有什麼的呀,做手術搞定它,止蝕嘛。」用投資妙喻人生,也是曹Sir商標之一。握過手,記者未及坐下,曹Sir已急急發表言論:「我覺得什麼贏在起跑線,害死人……」記者連忙拿出錄音筆,他已連珠炮發,中氣十足,還愛中英文夾雜:「讓小朋友學那麼多興趣班,就好似一把把刀但沒有一把鋒利,jack of all trades , master of none !」
曹Sir覺得「贏在起跑線」的想法,會窒礙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學那麼多東西,沒有了純真,沒有機會用腦,令他們變成複印機和錄音機。小孩子應該『大器晚成』呀!」曹Sir自己小時讀書不甚了了,他認為,放手讓子女自由發展,誘發其天分和學習動機,孩子自然會闖出一條路來。曹Sir與太太恩愛人所盡知,他百忙中又不忘觀察女兒性情喜好,給予引導。自言有福必須與人同享。
千金難買少年窮
曹Sir 40年代末在上海出生,家裏本殷實,但跟父母逃難來港後,生活艱難,沒讀幼兒園,小學經常考倒數幾名。到初中父親過身,曹母直言:「若要交學費就不要讀書。」曹Sir怕就此失去讀書機會,故發奮考獲獎學金。小小的曹Sir開始明白,錢,是吸引人上進的原動力。他覺得現今孩子生活太富裕,「千金難買少年窮」。窮,才會迫出向上動力。
曹Sir 英語朗朗上口,發音未必非常標準,但他的自信,叫人難忘。可是,曹Sir從沒留學,只在英文中學畢業。原來,60年代,「英文歌容易追女孩」, 於是 Beatles、Cliff Richard 成為他的老師:「不一定要送子女去外國,你認真去學,好像我中五水平都可以。」09年,曹Sir普通話水平被網民嘲笑「比古天樂更差」,曹Sir發奮,請普通話老師補習了9個月。
曹Sir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由一個身無分文的小子,變成今天的億萬富豪。1968年他涉足金融業,當時股票是新興行業,曹仁超說:「當時有兩個選擇,去銀行做實習生,還是去股票行。全世界也認為做銀行工很拉風;相反,所有人也不知道股票是甚麼,親友形容是『偏門』。」但他逆流而上,選了股票行業。
數十年來,曹Sir都被誤會了。坊間大部分關於他的報道,都把他視為「股票財神」。然而曹Sir卻多次強調,他的「興趣」是「投資過程」,而不是「賺錢」。曹Sir說自己好勝,享受「強過人」的感覺:「嘩,我看市場比某富商更準啊!贏了就開心,最主要證明我是叻仔(厲害人)嘛!」曹Sir有個理論,當財富到了100萬,你覺得自己富有,但再到千萬甚至過億,你又會覺得自己「窮」,因為你想買的,不只是消費品,而是地產項目,甚至上市公司。曹Sir對「叻仔」有一種情意結,原因是曹媽媽。03年曹母過身之前,曹Sir每次賺到錢,會把十分之一給母親,母親就會用寧波話讚他:「梳豬du,頂刮刮」,「梳豬du」是寧波話「小鬼頭」的發音,是上海人對孩子的暱稱。
在曹Sir心中,母親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人。60年代末,曹Sir曾被「貪污探長」邀請一起開公司,送車又送樓,曹Sir喜孜孜收下,回家向母親報告,卻被狠狠責備,更替他出面談判,他才明白,不義之財不可貪。「我母親雖然是農婦,卻有『是其是,非其非』的傳統智慧。」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