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天生便會自主學習,你相信嗎?如果,學校容許學生選擇學與不學成人規定的課程內容,孩子還會想學習嗎?
身為教師,經常遇見沒有學習動機的孩子,不願入教室上課,不想做功課,或者學習態度非常被動。身為數學教師,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孩子不想學習數學?我該如何辦,才讓孩子重拾學習的動力?
我相信孩子天生已具備自學的能力,只要是健康的孩子,都會懂得走路,也很會說話。這似乎都不是大人教的,是孩子天生無懼的探索精神,不怕犯錯的特性,有不斷嘗試的時間,令孩子能在錯誤中修正,學會走路和說話。
既然孩子天生都愛學習,有自主學習能力,何以今天還會遇見不想學習的孩子,而且數量不少?由愛學習,到不喜歡上課,孩子在學這幾年,經歷了什麼事情,令他們變得不愛學習?變得那麼被動?
最近,我開辦的第二次另類教師培訓班,我問參加者是否相信:
- 學生是否具備自主學習能力,關乎大人是否信任
- 建立自主學習能力的最大障礙:恐懼。
- 自主學習的教材是來自生活,而非教師設計的活動。
- 一旦有學習動機,大腦便開始活躍,才願意思考和解難。
其中,第二項是關於恐懼,同學回應說恐懼來自於大人的期望和要求,部分參加者表示小時候不想犯錯後,為逃避父母師長的責罰,在教室慢慢會變得不再回答問題。另一個參加者為現職教師,學校舉辦為期2週的秩序比賽,每一位任課教師下課時,都要為班級評分。原意是鼓勵同學,但後來老師演變成不夠8分的話,全班會被責罵。結果,同學選擇禁聲,秩序分是很高分了,老師很滿意了。但鴉雀無聲的教室,學習真的發生嗎?
我想,社會不斷變遷,隨時可以上網搜索資料,網上亦有很多課程,我記得我家細女便是在YouTube學會做羊毛毯手工,當孩子有學習動機時,自學便發生,學習的效能也是最好的。
我們還需要學校嗎?或者學校是不是也是時候要改革?教師的角色是不是也要轉變?
我相信,教育是要與時並進的,若果孩子都天生有自學能力,那麼把學校變得更開放,更自由,讓學生都為自己的學習,負上責任,為自己編一個學習時間表,教師變成為資源提供的角色,情緒支援的成人,會不會更為理想?我想,學校教育是時候要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