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之旅 跨越中西

——霍世潔專訪之一

接受其他媒體訪問時,霍世潔老師曾以《野蜂飛舞》等曲演繹方法屢見創新為例,提及二胡在技術上的提高和進步往往由行內人集體追求而得,說這種藝術形式既繼承音樂傳統,又講求突破。

短片音樂:《爵士·胡情》——〈酷〉、〈閑〉    二胡:霍世潔/作曲:許治民(苦瓜老師)/音響顧問:Hi Fi 德(劉賢德)

霍世潔將於2017年12月24日「中西樂頌平安夜」音樂會中獨奏二胡,在音樂會前,本社有幸邀請霍老師談談她嘗試將二胡與不同元素揉合的過程,分享她對二胡藝術的集體性、現代性和傳承推廣之路的看法。

商業化嘗試——走進爵士、流行音樂

霍世潔老師最為人樂道的,就是打破二胡的傳統想像,將胡琴的聲音帶到爵士樂和流行樂曲,重塑二胡的角色。

霍老師在2011年發行了《爵士‧胡情》專輯,收錄「酷」、 「紛」 、「閑」、「競」、「昔」、「悠」等10首主題各異的樂曲,爵士風格除了參考Yanni和The Secret Garden外,音樂養分甚至從音樂格律截然不同的印度釋他(Sitar)音樂中攝取。

她也曾參與多位流行音樂歌星的演出及唱片配樂灌錄,合作歌星有李克勤、張學友、劉德華、劉美君、鄭少秋、 汪明荃、盧冠廷等。

嘗試這種跨界的創作、游弋現代與傳統,霍老師同時還面對要把文化概念推出市場、最後一步的商業轉化挑戰,當中心態如何調節?

霍老師認為,商業供求其實很簡單,一種音樂在市場而言只有行或者不行這兩個可能,沒有其他過於複雜的情況。而且,想知道音樂創新的好壞,並不是身處時代中某一個立足時間點就能客觀評斷的,她相信在事情仍進行中時,一個人做的音樂孰好孰壞根本無從論起,一切要留給歷史判斷。

《爵士‧胡情》專輯的監製、錄音、混音都由霍世潔一手包辦。
《爵士‧胡情》專輯的監製、錄音、混音都由霍世潔一手包辦。

不再在職業樂團中擔任樂師,改為在商業界闖蕩,她一開始如何開拓市場、建立口碑、緊抓機會?

她憶述,跟一些人相熟就能得到一些(演出)機會,但是機會一來,創作成果是要受全香港市民檢閱的:「一個人的音樂行還是不行,不是一兩個人說的,是大家能聽出來的。」

霍說第一首流行音樂配曲紅了以後,便有機會做第二首、第三首,才有後來更多的機會,然後再延伸到演唱會表演(為流行歌手伴奏),到有了經驗後,別人會給你機會在紅館獨奏一分鐘、三分鐘, 或者幾十秒,比如說替藝人製造氣氛。

霍老師指,在李克勤《演奏廳》專輯加入二胡元素也是很新穎的想法,形容當時參與其中的音樂人(包括小提琴黃蒙拉、洞蕭譚寶碩、敲擊龍向榮)一起跟巨星合作,出來的效果也非常理想。

她說自己是通過這樣從配樂到表演到跨界融合的不同階段來嘗試創作的,希望二胡有一天真正融入流行音樂。

為時代留聲──拒絕同質化表達

霍世潔指,如何演繹同一首樂曲這回事本應人人看法不一,不過現在因為網絡資訊太豐富,大家都是copy的,在消化網絡上流傳的演奏片段之前,便盲目複製仿效。

「現在的二胡人會不斷重覆播放網絡上片段,聽了又聽,聽到記得每個細節,別人演奏某個樂音時震動多少下、怎樣處理便成了自己的演繹方式,這樣子來分析、拆解音樂,自然容易覺得人人都這樣奏的話,好吧我也如法炮製,同樣處理某個樂音、某一樂句。」

注意到這種情況,霍希望嘗試用自己的手法來表現樂曲感情,雖然知道這也有一定的先入為主,因為(學習拉奏樂曲)那時候也是不斷有錄音可以去聽、參考仿照。

她指現在那麼多人上傳演奏二胡的片段至網絡,為音樂的演奏方式帶來改變,這就是網絡世界有好有不好的地方。

結合新元素──推廣胡琴 突破界限

霍老師說自己想做的東西第一是推廣,並說這是所有二胡人、中樂人、音樂人都想做到的。
霍老師說自己想做的東西第一是推廣,並說這是所有二胡人、中樂人、音樂人都想做到的。

霍老師說,普羅大眾從不同媒體開始接觸到二胡時可能先是發現「咦?這也挺有趣的」,然後慢慢就想「這是什麼呢?」、「噢!原來是二胡。」到他們思考到「那為什麼這種聲音聽起來這樣?」,可能愈來愈有興趣接觸二胡。更多人想接觸認識的話,二胡就在香港推廣開去,進而普及。

她指要踏出推廣的一步,如不借助流行音樂或者尋找多一點媒介例如演唱會或者電視來傳播,只是在自己家裏奏、在文化中心演奏,那麼別人不聽就是不聽,不買票就不買票──「不過,如果你運用流行歌,進入了某件事或者進入了某種場合,那麼他們便不聽不行。」

「要推廣你自己在做的事情,就不要將自己或者各人放大,比如說覺得一定是某個人才能做到怎樣怎樣。不要有這種框框。」霍老師說到此處語重心長、眼神堅定,似在想像有一天享譽國際的是二胡本身,蜚聲遠揚的是悠悠樂音,二胡的婉約多變延續千年傳統,不住訴說幕幕人間悲喜。

三種聽眾──完全不懂 反而最好

「完全不懂的觀眾是最好的。他是很直接的,(音樂作品對他來說)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如果聽着聽着沒有睡覺,那就是好。」

問及會否擔心未必熟悉中樂和樂曲曲式的聽眾會缺乏音樂知識理解作品、難以進入敘事曲(Ballad)所敘述的故事和內涵,霍老師稱她演出時,反而最喜歡將音樂中的感情傳達給那些沒有接受過音樂訓練、入場只是想接觸音樂聽聽看的人,說這是因為他們「腦子裏並沒有(固定的)模式」,能最直接而純粹地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感覺、進而認識甚至欣賞音樂。

她又說有一種聽眾很厲害、是頂級的,她很喜歡,因為他們能全然從音樂角度思考、知道演奏者在做什麼,聽到樂曲會想「演奏者有沒有奏出某個神髓?」、「你奏出來的東西我能接收到嗎?」,所以在演奏過程中可以跟台上的演奏者「在腦袋裏交流」;她直言最怕的是一種半桶水的聽眾,指他們可能從入場一刻已經抱着挑剔的心態,邊聽邊想「這一段誰誰誰不是這樣拉奏的」、「這裏某某某是這樣拉奏的」、「這個音有點走調」、「這邊快了一點」,心裏不斷批評但未必有最紮實的音樂根柢。霍老師覺得這種情況最為可惜,因為這種聽眾出席中樂活動未必是出於喜愛、甚至可能出於想要顯示自己懂得聽中樂的一種優越心理,演奏者難以在音樂上與他們達到真正的互動交流。

「不過這也不打緊,因為始終只有一件事,就是把你的表現力做到盡善盡美,完全達到自己要求的話,那麼大家都會支持。」她補充說,眼神中透露出自信。

細說琴緣──樂隊演奏 音宜清亮

二胡既是如此緊隨演奏者表達技巧和選用手法而變化無窮的樂器,在這次的「中西樂頌平安夜」音樂會,不知她為了營造西北故事《蘭花花敘事曲》的氣氛、為求音樂感染力達到最強,會選用一張怎樣的琴?琴音會有什麼特色?

霍說奏二胡的人偏好用一些比較老一點的琴,覺得琴聲特別有味道,但是若要跟整個樂隊一起演奏,便需要音色較明亮的琴。不過,每個演奏家手上的琴通常是自己慣用那一張,因為每一把胡琴、每一件物件都帶有自身的能量,需要不斷不斷跟它磨合。

她指演奏者要很敏感、留意自己跟選用的樂器有沒有共鳴、一張琴奏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我現在很開心,手上那一把琴能量很對,所以我一彈,根本不想停下來。」霍老師指的是故人親製、送贈予她的老琴,只是物料都是隨着氣候變化的自然有機材質,而且故人過世後要修理胡琴很不容易,所以最喜收藏的上海師傅王根興製琴、慣用的愛琴不到關鍵時刻也不捨使用。

霍老師提到前幾年去上海探望王師傅,王師傅因為跟她的老師閔惠芬和前夫蕭白鏞認識,對她非常關照,給了她幾張紫檀木的琴,材質是印度小葉紫檀,木頭紋理和蛇皮質素都是頂級的。只是2012年至今,她還沒有閒暇逐一拉奏、培養好新琴,所以她這次選用的胡琴是一把拉奏慣了的琴,琴身是明清舊料老紅木,由蘇派名師陸林生製琴。

「他廠裏出產的琴是比較高音一點的,偏向甜美明亮,比較適合西北音樂。」

霍世潔將於音樂會獨奏二胡,《蘭花花敘事曲》樂曲講述陝北女孩蘭花花從一開始與青梅竹馬對象相戀,到後來被土豪強搶、出逃、最後不幸身亡的故事。
霍世潔將於音樂會獨奏二胡,《蘭花花敘事曲》樂曲講述陝北女孩蘭花花從一開始與青梅竹馬對象相戀,到後來被土豪強搶、出逃、最後不幸身亡的故事。

近年不同樂種的跨界合作愈來愈流行,關注中樂的團體和朋友的音樂評論也愈見於不同平台,有人唱好世界音樂融合趨勢,也有評論指中樂發展正陷入美感失落,莫衷一是。

霍世潔老師對胡琴藝術的珍視和對新創作的熱誠,讓人渴想在世事繁蕪、變幻不休的香港,帶着最簡單而好奇的心,細聽二胡之音,體驗一趟跨越地域時空界限之旅。

霍老師專訪的第二部分將圍繞「爵士精神」、「忠於傳統」、「鑽研演繹」、「淬煉成形」、「中樂的多樣性」、「再思融和」、「霍老師心語」、「專業與業餘」幾個主題,進一步探討香港中樂的發展。

本系列文章:

胡琴之旅 跨越中西——霍世潔專訪之一

音樂無邊 二胡悠揚——霍世潔專訪之二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