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綰綰
我和先生的行業裏有很多富二代、官二代,和外界認為他們一定過着紙醉金迷、非常開心的生活不一樣的是,很多二代並沒有繼承他們父輩的老謀深算和積極進取,甚至單純、天真,尤其在30歲之後步入婚戀時還保持大學時的單純與幼稚。
他們大部分都是名校畢業,從小學開始就一路名校的度過,和「學霸」們不同,父輩們的關係讓他們很容易進入優質的教育資源中,而且還有海外教育背景,全球排得上名號的那些大學應有盡有。回國後又理所當然的在父母的安排下進入最好的金融機構先練練身手。
贏在起跑線的富二代
然而在我們的行業,二代並未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順風順水。雖然一畢業大部分二代的家長都幫他們準備好房子、車子、起薪不錯的好工作,但是幾年下來,他們大部分表現平平;而一些二線城市的二代,反而很難融入上海的文化,最後又回到各個省會城市去了。女二代漂亮些的,容易門當戶對的嫁入豪門,相貌普通的容易淪為大齡剩女。
我一直都納悶,他們出生在這麼老謀深算的父輩的家庭中,從小的教育資源,以及待人接物的家庭薰陶,並沒有讓他們在日後的職場生涯中顯得比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高人一等。這又是為什麼?
教育的根本在於適者生存
和傳統的中國教育理念為了四代同堂,人丁興旺不同的是,現代人對子女教育的理想目標是希望他們將來能脫離自己,有適應這個社會生存的能力,甚至能成為比父母更加優秀的人,擁有健康的身體,充滿幸福感和安全感,但又永遠能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探索能力,充滿進取精神。
雄鷹會教育小鷹如何在天空翱翔以及狩獵;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一定也會教育小羊要想生存下去,跑得快,保持警覺是關鍵;但是我家的寵物貓和狗,只要懂得賣萌,不要隨地尿尿,我就會讓他們衣食無憂充滿幸福的過一輩子。也就是說,教育的根本在於達爾文的進化論,適者生存。
如果父母在育兒的時候,像對待寵物貓狗一樣對子女呵護備至,那等子女長大後,再希望他們擁有像雄鷹一樣翱翔在天空中的颯爽英姿,則顯得很不現實。
不要讓小孩太優秀?
我記得我剛生完女兒不久,婆婆陪我坐月子的時候,就再三叮囑我,不要把女兒送出國讀書,不要讓小孩成為太優秀但又離你太遠的人,將來嫁個銀行職員公務員什麼的就好了,最重要的是一生平平安安。這是當下流行的一種育兒理念,很多人希望子女只要幸福平安就好,畢竟,現在的中產階級家庭比比皆是,沒有過去那種物質上的匱乏,以及畸形的望子成龍的心態。
然而在上海這種競爭激烈的大都市中,這種心態下的孩子果真就會幸福快樂麼?當他們長大成人後,因缺乏競爭精神,在職場甚至婚戀市場顯得被動受挫時,已經年屆50-60的父母還能保持當年的那種呵護子女一輩子的心態麼?恐怕愛莫能助了吧。
身邊就有一個已退休的高官感嘆,年輕時太忙,沒有攔住子女投入一場錯誤的婚姻。也有一名即將退休的企業高管感嘆,沒能在孩子小時候將其帶在自己的身邊。
他們曾經認為,名校教育以及父輩的資源給予孩子之後,在那種環境下,子女一定會耳濡目染的像他們一樣,瓜熟蒂落般的掌握各種生存的本能。然而,驗證這個觀點的失敗,卻需要賠上幾十年的光陰。
你傳了什麼給兒女?
在我們步入為人父母的年齡後,看着身邊同僚的案例,不得不努力回想一下自己成長的環境,自己小時候的父母的行為造就了什麼樣的性格,然後再決定將自己個性中的哪些因素傳承給自己的子女。
我先生和我的個性完全相反,他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從來沒有缺乏過安全感,媽媽是典型的勤勞善良的賢妻良母,他找老婆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個像他媽媽一樣能幹的老婆,以及成為像他父母那樣恩愛且相濡以沫的夫妻。我非常羨慕我先生的家庭關係。我們每個月都會去公婆家裏住兩、三天,他們永遠都有話題聊,幾周前公公跟我說起村裏幾條名貴品種的狗是怎麼落難的,還逗得我哈哈大笑。有時候我會加入他們的談話,但每次我都會給他們一家三口單獨的時間聊天。
但我和父母每次見面的時候總是感覺無話可說,沒有那種親密感,可能是50後的父母性格中有太多的缺陷。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望子成龍,小地方的攀比心理讓他們把這種不安全感強加在對子女各種離奇的要求上,以至於我成長的過程中,不停的告訴自己,永遠不要成為父親母親那樣的人,甚至一度排斥婚姻。
但凡事有利有弊,我總覺得先生身上有一種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教育出來的小孩的通病,就是不夠積極進取,缺乏競爭力。和睦的家庭氛圍讓他養成的優良品德中,其中包括一樣,就是遇事喜歡和父母商量,包括大學的入學志願,以及選擇的工作種類。而問題家庭出生的我,則反而擁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獨當一面的能力,個性鮮明。而先生當年一眼看中我的,就是我擁有而他不具備的競爭精神。
為自己的決定「買單」
競爭精神的本質並不是凡事都衝衝衝,而是任何事情都要有獨立判斷,並敢於做決定,更重要的是懂得為自己的決定買單。尤其是錯的決定,只要及時止損離場,就不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遇到失敗的時候,安慰自己「漫漫人生路,難免錯幾步」,而不是否定自己,以致到好的機遇來臨時,都沒有再一次出手的勇氣。
而這些教育,則是需要在成長的路程中,通過每一件小事,父母「案例式」的教育慢慢灌輸給子女。當然,我們希望給子女一個幸福的家庭氛圍,這個過程需要以溫和的討論方式為主,而不是嚴厲的懲罰式,但是也要培養子女的競爭精神,這是他們成長到成年後,獨自面對人生時所必不可缺的技能。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父母也需要時時捫心自問,你自己能做到這些嗎?擁有健康的身體,充滿幸福感和安全感,但又永遠能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探索能力,充滿進取精神。畢竟,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也是父母和子女的交互式探索,是子女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新的責任感,鼓勵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周綰綰,從事金融投行工作多年,後投身知名中國及國際財經媒體,現正積極健身醞釀老二。
原文刊於留學媽媽教養女王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