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基於市場對債市的認知性,相比股票的互聯互通,債券通的開通,外界討論相對不多。債券通開通當日,除莊家銀行有專業認知外,市場要找個評論員談談中標價格、流程及當中技術細節等,都似乎非常困難。說穿了,香港過去十幾廿年,金融市場這口飯來來去去都是靠股票維生;至於匯市,願花時間看宏觀者從來是少數,獨到見解鳳毛麟角;對債市更稱得上毫無認識。對金融市場認知片面仍自封為神,面對真正懂掌握股匯債商品資金流向互動的投資專家與資深賓架,難免貽笑大方。
股市儼然被認定是金融市場的全部,從來是本港媒體為主的市場持份者牢不可破假設。為充撐時間及以為迎合市場口味,亦可能滿足自己,於是造就股票評論員成行成市;人數供應增加外,亦邁向年輕、美男及美女化。以港股每日平均600億至700億元成交、從成交以至散戶參與度都攤分每名評論員比例衡量,香港可以說是走在世界最前列。
非持牌評論員應受監管
在什麼也要講求監管的大前提下,非持牌評論員有否需要因隨時可能牽涉或已有潛在利益衝突而亦要一併接受監管?十幾年前,當證監會醞釀加強監管分析員時,話題有觸及討論,惟時代不同,以前不需要,現在情況也許已是兩回事。筆者是非持牌人士,但對於要接受監管,絕對舉腳贊成,為的是希望市場更有規矩、更加乾淨。
香港資金市場發展繫於內地,在現行互聯互通機制底下,範圍已超越股票。試想,論內地股票及行業分析,內地肯定比我們強;債券以至人民幣研究方領域呢?對不起,內地專業及精於買賣人等也多的是。評論質素及涉獵範疇不提升,仍甘於局限在流於股票討論,說的卻是搬字過紙的內地媒體報道,哪還有資格說香港市場比內地強,國際市場地位鞏固非常呢?說實在,評論界及媒體的單一着重,某程度是膚淺而且簡陋的表現,媒體是有責任,它們沒有需求就一直都沒有供應壓力,繼而陸續引申。
債市的投資局限或被動性較大,事關長期資金涉及配置規定,這亦理解為何國際級保險公司不斷提倡大搞基建,讓它們有更大的資金配置出路,而非單一續投放於債券。債券通的落實,市場共識是有助納入更多國際債券指數,不消幾年,累積流入內地債市資金規模動輒二、三千億美元。同時內地債市規模雖達68萬億美元,惟相對GDP比重仍低,高盛相信10年後國內債市規模有條件推升至數百萬億元人民幣,經互聯互通流入的債券資金反而有較股票更高上升潛力。多了產品、更新的投放對象資金,香港持份者及媒體是時候眼光擴闊一點,學多一點點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