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香港大學讀書,未有地鐵站,上課要搭隧巴。早上9時巴士到達紅磡,定必擠塞,下午6時在灣仔再塞一次。不過,若在非繁忙時間上課,紅隧大致暢通,車程縮短10至20分鐘。經過政府多年來討論、諮詢,擠塞情況依舊:現時紅隧平均每日汽車流量近12萬架次,遠超出其設計的容量近五成。紅隧擠塞成為港人的「習慣」。
政府8月初收回東隧經營權,兩年後再輪到大老山隧道。大權即將在握,運輸署於是開始招標聘請顧問,把所有過海隧道及九龍連接沙田的隧道合併研究,望能找出一個解決擠塞問題的整體分流安排。
這個結構宏大的研究最遲於2018年完成,再安排到立法會討論。到最後建議實際執行,應該離2023年收回西隧的日子不遠。
等到2023年太久,民望只爭朝夕的政府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擠塞問題?
有交諮會成員建議劃一三條過海隧道收費,令駕駛者按目的地而非價錢選擇隧道,有助解決隧道擠塞問題。也有學者建議政府把握機會,落實「紅加東減」。
我不知道劃一收費是否最有效的做法,但肯定的是駕駛者因價錢一樣而不按價錢選擇是違反常識:難道三條隧道齊收25元或60元,駕駛者的行為毫無分別?
繁忙/非繁忙時間 分別收費
我也不知道平均流量已飽和的東隧在減價後,東隧紅隧加起來的擠塞時間是升是跌。
知道的,是每條隧道的需求在不同日子、時段有規律的變化,而經濟學中的高峰負荷定價(peak load pricing)可以派上用場。高峰負荷定價,指的是收費隨使用量而改變,非繁忙時間有「特價」優惠,繁忙時間有「加價」措施,在時間上達到分流的效果。
對,在科技未算發達的時代,全靠人手收費價格的加加減減隨時引起爭執,執行高峰負荷定價有實際困難。不過,以香港今天的科技水平,問題不難解決:用機器取代人手收費(如香港的停車場使用八達通),配合固定的收費時間表(如平日繁忙時間收費以每單位5元逐步加減),以駕駛者到達收費站的時間作準。更先進的,可透過量度汽車流量,即時調節收費水平。
政府提倡聰明城市(smart city),與其講多過做(甚至帶頭打壓共享經濟),不如著手改善隧道收費這個亟需聰明起來的舊制度。以高峰負荷定價加上現有科技解決紅隧問題,不用等到2023年!
原刊於《am730》,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Wiki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