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奇怪的經濟展望

根據聯儲局官員展望的中位數,長遠會回到2%的目標。奇怪之處,在於聯儲局展望通脹將會重回正軌,經濟增長亦會先升後回,何以在這3年裏,政策利率仍然接近零?

經濟學者從來不善預測,只是傳媒和大眾都想對未來有點把握,學者也就樂於滿足需求,什麼也預測一番了。預測(forecasts)有異於推斷(predictions)。

聯儲局展望通脹率達標

推斷,指的是在某些局限改變之下,市場現象跟着改變,牽涉的其他因素較少,例如長者2元優惠搭車,繁忙時間公共交通會更擠迫。預測,則比較虛無縹緲,例如預測香港未來5年,甚至10年的經濟增長,又例如預測股市在今年的去向,經濟理論或有點幫助,但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結果往往是憑感覺亂猜一通。

美國聯儲局定期發表的Economic Projections,稱為「展望」而非「預測」,相信是為了作出區隔,講明這只是在一連串假設下(包括個別官員認為合適的貨幣政策)最可能出現的情景。

聯儲局最新公布的經濟展望非常樂觀,預期美國經濟將會在今年大幅反彈。不過,在樂觀之餘,報告中還有奇怪的一個地方,只有少數傳媒提及,值得跟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根據聯儲局官員展望的中位數,由今年到2023年,通脹將會是2.4%、2%及2.1%,長遠會回到2%的目標。也就是說,今年反彈之下通脹會稍為超標,但明年開始就可達標。至於未來3年,聯邦基金利率的中位數,則維持0.1厘不變,長遠水平為2.5厘。

如何調整利率及貨幣政策?

奇怪之處,在於聯儲局展望通脹將會重回正軌,經濟增長亦會先升後回,何以在這3年裏,政策利率仍然接近零?換句話說,若果聯儲局展望正確,實質政策利率將會連續3年為負數,寬鬆至極,而同時通脹、失業、經濟增長又相當正常,恍如兩個世界。

更令人疑惑的,是長遠來說政策利率將會回到2.5厘。若果「長遠」指2024年,那利率就會突然由接近零大幅上升,似乎不太可能;若果「長遠」指5年或更遙遠,期間讓利率慢慢回升,那其他經濟指標在這段寬鬆無比的漫長時間內,又如何能保持正常水平?

另一問題,是聯儲局如何執行其通脹目標。根據去年訂立的新框架,貨幣政策要「矯枉過正」,曾經低過目標的話,就要有一段時間超標,以求平均通脹回到目標。今年通脹展望是2.4%,只是輕微超標,是以利率展望可以維持接近零。若果通脹超標更多,例如超過3%,聯儲局會否按兵不動?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人懂得回答,因為何謂「矯枉過正」,根本沒有明確準則!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