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港總領事唐偉康:華府重視中國經濟發展

談到本年度的熱話──中美貿易戰,唐偉康表示,從美國的角度而言,中國經濟變得愈來愈重要及有影響力。

中美關係是今年世界重大議題之一,兩國之間的貿易戰更是傳媒每日關注、探討的焦點,但美國總統特朗普經常轉變自己的立場,令人難以捉摸、理解。本社專訪第40任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唐偉康(Kurt Tong),了解他在香港的工作、對貿易戰及香港、中國、美國三者關係的看法。

對香港印象極佳

唐偉康首先表示很高興可以擔任這個職位,他認為香港一直是十分有趣的城市,總是有事情發生,總有人來做生意,香港一來較接近英國文化,二來又可以聯繫其他中國城市,與中國其他城市相比,十分獨特,也頗為複雜。

「香港難得在密集發展的城市中,仍然保留不少綠色地帶,也有不少漂亮地點,我偶爾也會去到新界區逛逛,我自己每天早晨都在位於白加道的官邸附近散步,我十分享受這個地方。香港也很受美國人歡迎,每次有職缺都吸引不少申請。」

被問及香港與中國的比較,唐偉康坦言分別很大,包括香港空氣素質更佳,污染較少,整體社會氣氛較好,尊重新聞自由、遊行自由、集會自由,對意見十分開放,使香港成為輕鬆的地方,而內地對資訊流通卻有一定限制。

除了官方網站列出的「率領跨部門團隊,與香港及澳門政府在多個領域合作,包括拓展貿易和雙邊投資、打擊跨國犯罪、環境保護、加強學術及文化交流」及簽證以外,他以何種態度在香港的工作?唐偉康笑道:「嘗試可以被接觸,令市民可以接近。」難怪近來在美國駐港領事館的社交平台中,他分享自己在港的活動,如光顧辣米線店、到「平民天堂」的商場購物、打卡等。當然,於他而言,最重要是維繫美國的利益,故他與不同商界團體會面、與傳媒溝通,「目標當然不是要成為頭條,這是十分清晰。」他說。

對中美貿易戰看法 希望達到共贏局面

談到本年度的熱話──中美貿易戰,唐偉康表示,從美國的角度而言,中國經濟變得愈來愈重要及有影響力。關於特朗普總統政策的變化,美國國內也有相關的辯論,即使大家有不同意見,但一致的共識,是中國經濟議題是重要的。

「想想與20年前的分別,中國無可避免要跟世界接觸,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遵守的都相同貿易和投資原則,要遵循全球規範(global norms)。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些統計甚至說是第一大經濟體,問題之大,不是簡單一句『我們不介意』就算,事實上,我們十分重視。(We cannot say “it’s ok, we don’t care”. Because we do care.)」

我自己也長期思考貿易戰這個問題,美國是否要製造零和局面?事實並非如此。也不是我們的思考方法。我認為美國的意圖十分簡單,是要製造一個雙贏的結果,雙方都同意的局面。」

說到中國的發展,這位曾出任美國駐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大使的外交官認為,中國正開放金融市場,並發展其可持續性。同時,中國的企業也希望政府可以更有效率,提高透明度,少點靠關係。「暫時中國對外來投資依然很嚴謹,但只要繼續開放,中國也會受惠。」對於中國大力發展基礎建設,他表示美國當局十分歡迎,因為可以滿足企業家的需要。

關於特朗普總統政策的變化,美國國內也有相關的辯論,即使大家有不同意見,但一致的共識,是中國經濟議題是重要的。
關於特朗普總統政策的變化,美國國內也有相關的辯論,即使大家有不同意見,但一致的共識,是中國經濟議題是重要的。

商界角色 至為重要

不過,這似乎是唐偉康的一廂情願,香港的商界似乎感受不到這種所謂雙贏的局面,去年(2017年)是回歸20周年,新特首上台,商界一片讚好,與之相比,今年卻充滿太多不確定性。唐偉康對情況表示理解,他認為香港作為金融市場,夾在中美貿易之間,對外界環境十分敏感是理所當然的,但他強調中美關係令香港人感到憂慮,並不是原意所在。「美國對香港的看法與回歸前一致。基於《美國──香港政策法》(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我始終認為香港經濟透明及開放,是做生意的好地方。我們最不想香港受影響。」他認為香港的經濟本質可以發揮中美貿易協調者(facilitator)的角色,故他以對香港政商界領袖建言,希望以不同方法令香港經濟變得更為堅實。「只要投資者對香港有信心,仍然願意投資,在整個經濟中尋找機遇,香港無論如何也會贏,可能是中美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案。」

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在香港有一定影響力,可說是是關鍵因素之一。唐偉康表示,他與四大商會及其他商會討論過,相信有時私營部門的溝通可以解決公共部門的問題,貿易議題也是其中一種。「企業家常有新主意,而且往往是不錯的想法。」

美國價值與中國模式的衝突

與前任總領事夏千福(Clifford A. Hart, Jr.)相比,唐偉康履新後,一直在香港政治議題上表現低調,但在2017年11月的一次演講中(註1),他主動提到了三個方面的普遍價值觀:言論自由,民主和正義,與北京當局近年宣傳倡中國模式、對黨的忠誠這套價值觀南轅北轍,中美意識形態上繼續衝突處處,唐偉康坦言:「我對此議題明顯個人有取態,我相信透明的政府、言論自由、資訊自由、政府要向市民負責、其存在是要服務大眾,這一向是美國的管治哲學。中國政府予我的感覺,似乎有種政黨(party)比人民更重要的想法。

我當日演講重點是如何保持不竭動力和具未來競爭力的的香港,與其他世界的市場更易合作,締造公平環境、開放市場,對未來香港發展尤為重要。我們是一國兩制構架的大粉絲,法律上令制度運行有效,普通法、資訊開放自由得以與中國不同制度共存,亦令中國得以發展。」

回歸21年,有人認為一國兩制走樣,一國味道愈來愈重,兩制卻相形失色,與回歸初期相當不同。唐偉康認為過去的歷史是十分清晰,從美國角度,一國兩制是大成功,亦希望一國兩制可以持續運作,也認為保持香港的生活情況,也是對中國的成功,令中國在經濟發展上變得更多元,有利外國人在中港投資,同時進行學術、文化等不同領域的交流,令世界、亞洲、中國成為更佳地方。「於我個人而言,對此我保持樂觀,一個制度行之有效,何不繼續?中國比諸20年前更強大,不代表香港失去價值。我始終相信本身的利益(self interest)會令北京、香港領導人重視兩制。」他補充指:「大灣區的規劃包含香港及澳門,正正加強地區優勢,使繁榮穩定得以持續。保持一國兩制框架是合理的,即使在北京的角度也是。」他頓一頓後道:「憂慮是好事,但我個人是樂觀的。」

從美國角度,一國兩制是大成功,亦希望一國兩制可以持續運作,也認為保持香港的生活情況,也是對中國的成功,令中國在經濟發展上變得更多元,有利外國人在中港投資。
從美國角度,一國兩制是大成功,亦希望一國兩制可以持續運作,也認為保持香港的生活情況,也是對中國的成功,令中國在經濟發展上變得更多元,有利外國人在中港投資。

政制發展 取決於香港人本身

政改在香港的步伐稍慢,過去一屆政府無法推行行政長官普選,美國作為民主大國,對輸出民主價值不遺餘力,唐偉康認為未來政制路程如何走下去,完全取決於香港市民如何做。他笑指美國覺得民主是好東西,美國對民主的支持、想推動民主發展,從來不是什麼秘密。如果實行雙普選,有更好的問責性(accountability)及管治(governance)的政府也是好事。他說:「我們外國人沒有票,問題要香港人自行解決。但要記得,美國自己走的民主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談到美國人,不少親中人士氣上心頭,相信佔領運動是他們在背後組織、策劃及推動的,以及支持學生領袖及激進主義者,親中報章也有一系列調查報道,指出彼此之間關係千絲萬縷。唐偉康反駁指:「你認為是可信的嗎?我認為沒有可信性。你不覺得十分奇怪嗎?當一群香港人表達自己對民主的喜好時,總是覺得這不是你本身的想法,而是有人在背後灌輸的。這不是世界其他地方運作的方式,大部分人都喜歡民主制度,不需要美國政府、NGO去賦予這個想法。」那美國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香港的民主進程?「十分低。我們抱持十分開放的態度,認為民主是好的,對我更是具吸引力的想法。但民主運動被美國操縱?我不認同這個說法。」

被問到對特首林鄭月娥的管治工作的看法,他表示自己對香港政治人物不太熟悉,但林鄭月娥是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反應快速,也出名勤力,他認為只要特首繼續發揮她的領導才能,展現超卓的溝通技巧,香港、美國關係會變得十分好。「我認為別人應對她友善一點。」

註1:〈美國對民主價值的看法,及其對香港具有的重要意義〉

唐偉康簡介

於2016年8月27日履新,出任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他將率領跨部門團隊,與香港及澳門政府在多個領域合作,包括拓展貿易和雙邊投資、打擊跨國犯罪、環境保護、加強學術及文化交流。總領事館為居於香港的美國公民和美籍訪客提供協助,同時也為前往美國觀光及商務旅遊人士,提供美國簽證服務。

此前,他在美國國務院經濟及商業事務局擔任首席副助理國務卿,是國務院處理經濟事務最高級別職業外交官。他亦曾於東京出任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副館長及臨時代辦。在此之前,他曾出任美國駐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大使,負責美國在該組織中參與的一切事務;在同一期間,他兼任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局經濟協調官。

1990年加入美國國務院出任外交官,曾於2006至2008年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以及於2003至2006年於首爾出任美國駐韓國公使銜的經濟參贊。在此之前,他曾是駐華大使館環境、科技和衛生事務參贊;美國財政部駐東京副代表;以及駐馬尼拉經濟事務官員。1995至1996年他在東京大學經濟學系出任訪問學者。成爲外交官之前,他在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東京辦公室擔任合夥人。

在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及國際事務學院獲得學士學位,並曾於美國外交學院學習經濟。他亦曾分別就讀於北京教育學院、台北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東京日本語文聯合研習中心及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