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人皆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乃《美國獨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中最膾炙人口的傳世名句。不過以白人地主階級作主導的美國獨立戰爭中,不少學者如理查德·B·伯恩斯坦(Richard B. Bernstein)卻指出當年美國立國之父(編按:筆者指湯瑪斯·傑佛遜。雖然他是美國第三任總統,但為美國精神上的「立國之父」)的《宣言》中的「人」,是特別指具納稅能力的白人男性地主階級,卻不包括女人和黑人。美國立國之父反英抗暴之因由是「無代表,不納稅」(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納稅人必須擁有向政府問責的權利。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公民的權利和責任必須匹配,對社會沒有貢獻能力的女人和黑人不配擁有投票權,否則社會只有淪亡於民粹主義中。
羅斯福新政大玩財技救國
當年修讀古典經濟學時,象牙塔理論均把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式的自由古典經濟理論奉為圭臬,由此推論任何形式的大政府小市場或國進民退政策最終必然失敗。如果回顧美國自立國以來的歷史,國家以其上帝之手干擾市場手段不絕於耳。其中最令筆者佩服便是在當年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之後由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所推行的新政(The New Deal)。羅斯福總統新政的房屋政策中首次引入按揭(Mortgage)這一項金融「創新」的技術,並確立了日後美國房地產政策的基調,和日後一場又一場的美國房地產泡沫和爆破風潮。
房地產本身並非純粹是一間用來「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廣廈」,而亦包含了其本身融資及因此而衍生的經濟活動,因此房地產的產權能否受到法律保護而便利交易,乃至按揭市場能否配合放水,是房地產市場能否搞活的主因。在羅斯福新政之前,房地產只有社會中的貴族和精英階級(aristocracy)才能擁有,當中亦一般只有農地和上流社會世家大族房產才能做按揭,而住宅亦只能獲得年息至少8.00%的短期還息不還本的信貸。因此在這種情況普羅大眾基本沒有可能購買「廣廈」以免「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之苦。
羅斯福新政中的房屋政策由 The National Housing Act of 1934 定調,成立三所政府資助機構(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簡稱 GSE)以支持樓市和「天下寒士」上會,包括屋主貸款公司(Home Owners’ Loan Corporation,簡稱 HOLC)、聯邦房屋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簡稱 FHA)和房利美(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FNMA:US)。HOLC 統一了全國估價的方法並簡化房貸的手續,FHA 則創立了全國性的住房建造標準和替按揭擔保,至於房利美(FNMA:US)則主要功用是在美國房屋抵押貸款二級市場中收購已經受聯邦房屋管理局擔保的按揭貸款,並通過向投資者發行機構債券或證券化的按揭抵押債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簡稱 MBS)。
由房利美(FNMA:US)這間由國策主導的「國企」中顯然易見,羅斯福新政中的房屋政策基本上是大玩財技以救國。當年美國政府五行欠水,安有資金推動行福利房屋政策?用房利美(FNMA:US)這間政府資助機構,以表外貸款和 MBS 這兩種金融工程學絕技,令羅斯福總統可以空手入白刃推行逆周期福利房政策。之後美國人可以以低息做30年按揭大量上會,造就了日後樓升帶動消費再推高經濟的美國夢。值得一提,當年羅斯福新政中亦同時成立了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簡稱 FDIC)以擔保房貸的違約損失。
經濟民主化助廣大公民致富
回顧自1952年至2015年期間,個人或非牟利機構按揭總值(Household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Home Mortgages; Liability, Level)由美金53.44億美元上升至美金9,379.2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8.55%。而同期美國GDP年總值由美金360.20億美元上升至美金17,649.2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6.37%!按揭總值佔 GDP 比率由1952年的14.84%上升至2009年高位73.49%後下降至53.14%。由此可見按揭總值佔 GDP 比率長期而言愈來愈高,而後次按金融危機後這比率卻一直轉勢向下。只要美國超級大國地位不變,終有一天按揭總值佔GDP比率會重拾升軌成為下一波以信貸帶動內需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動力。
美國能夠在立國僅不足300年而躍升成為世界首席超級大國,除了因為一個成功的民主和資本主義市場體制外,歷代偉大總統人材輩出亦是主要成功原因之一。羅斯福新政其中一項偉大之處便是透過按揭為主導的金融創新推行經濟民主化,令廣大美國公民除了擁有公平的投票參政權外,亦同時透過按揭擁有房子攀登上致富的階梯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雖然後來諸金融風暴令人質疑按揭及其他金融創新的價值,不過按揭及 MBS 為美國百年盛世立下基石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價值已經蓋過所有詬病!
近年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爭取普選和政治改革呼聲愈來愈高而行動亦愈來愈激進。以羅斯福新政為鑑,香港人要爭取的除了政治民主化外,同時更要爭取經濟民主化。基層及年輕一代倘若失去住屋和社會向上游的機會,他們最終會被邊緣化而衍生離心之意而不能融合於社會,不同社會階級的矛盾亦只有進一步激化。特區政府空宣傳「獅子山下精神」和鼓吹融和,但實際上在政治和經濟上卻日漸封殺基層及年輕一代攀登向上的階梯。縱使明天能爭取到理想的民主參政的體制,在經濟未能同時民主化下選舉,只會把社會推向民粹主義和貧富對立的深淵和末路!
(聲明:本文所涉及之有關財經之文章,絕粹是筆者研究之筆記,刊登於此以祈拋磚引玉吸納各方指正,目的是以文會友而非就任證券、期貨合約、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工具買賣提供意見。文章內引用的資料及分析,筆者雖盡可能覆核,惟對其真確性和可靠性不予保證。各位人士任何證券、期貨合約、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工具買賣均應自行判斷並承擔自身之投資風險及損失,筆者概不負責。)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