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故事中的真善美

繪本是一道橋樑,連繫父母和子女的心。愛和陪伴是親子關係的核心價值!

學校邀請到「故事人生」的Helen姨姨為我們分享「小繪本,大力量」的主題。Helen在當全職媽媽之前是一位幼稚園老師,現在,大女兒已升上中一,小女兒是五年級,她和孩子們講繪本已有3、4年的時間。她接觸繪本的緣起是她女兒的學校多年前辦了一次台灣生命之旅的活動,有幸接觸過「花婆婆」繪本,之後和志同道合的Desmond等家長朋友成立了「故事人生」組織,每月舉行繪本分享會,也應邀到幼稚園及小學分享經驗。

Helen和志同道合的家長成立「故事人生」組織,每月舉行繪本分享會,也應邀至幼稚園及小學分享。
Helen和志同道合的家長成立「故事人生」組織,每月舉行繪本分享會,也應邀至幼稚園及小學分享。

Helen 是個很有心和富經驗的講者,她先和我們進行熱身遊戲 ──(四人一組,在一張紙上各畫一筆,然後畫出一個人來),帶出繪本可帶給小朋友及家長想像的空間,交流的機會。之後,她講了兩個繪本故事,分別是《史賓奇生悶氣》和《胡蘿蔔的種子》。

繪本《史賓奇生悶氣》
繪本《史賓奇生悶氣》

第一本繪本的小主角是6、7歲的小男孩史賓奇。有一天他不知什麼原因總是悶悶不樂的,之後,姐姐、哥哥、媽媽和爸爸都想盡辦法去哄他,但也沒他辦法,最後還外婆來探他,聘請小丑來哄他,但也是不得要領。後來,史賓奇生病了,在病中赫然發現自己不應該再生悶氣下去。一個早上,史賓奇為一家人準備了豐富的早餐,大家又開心愉快地生活。

愛與陪伴協助孩子走出情緒低谷

Helen分享她多年前曾和兩個女兒讀這本書,兩人頗有共鳴,因為大囡的性格有點像史賓奇。其實悶怒bored和憤怒angry很不同,悶怒大都是沒有明顯的原因觸發,有時覺得是「不可理喻」。但這也可説是心理學所說的「冰山理論」露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角,水下的潛意識更深層次,孩子有他的心事,包括擔心、不安、恐懼等,自己不懂表達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要大人的接納、聆聽、等待,讓孩子走出情緒的困擾,給他愛和支持,陪伴他,讓他有力量走出谷底,就好像史賓奇,一家各人都願意去「遷就」他,讓他的情緒有出口最重要。

講完這個故事,Helen 和我們講解了不同繪本的功能和類別:有關於情緒的如《派弟是個大披薩》、有關於關係和愛的《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有關生死的如《回憶樹》、社會的如《不肯沉默的公雞》、有關夢想的,如《叔公的理髪店》,有關大自然的……

不同類別的繪本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類別的繪本有不同的功能。
《胡蘿蔔的種子》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只有150個字,十多幅圖畫,但帶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故事的主角是一個3、4歲的小男孩,他得到一些小種子後便嘗試在屋的外園一角栽種,每天都去澆水,可是過了很多天,種子仍然未見長出嫩芽,期間,爸爸、媽媽、哥哥都説應該種不成了,可是小孩沒放棄,每天繼續澆水,把旁邊的雜草清除。最終,小種子長成一棵極大的紅蘿蔔來。

故事是1945年的作品,那年剛是二次大戰的結束,歐洲百廢待舉,人民對將來沒有太大的希望,這繪本能為小孩甚至大人帶來希望!

享受與孩子的親子共讀時光

最後,Helen分享了她多年來在家「親子共讀」的心得,包括要用心讀、真誠的態度、不催趕,慢慢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時光;不説教,讓子女自己感受和思考;不必急於教生字講大道理,如《胡蘿蔔種子》的故事一樣,父母已種下真善美的種子,所以並不需要太心急,揠苗助長、或太早放棄,只要到適當的時候,在泥土下的紅蘿蔔會稍然成長成熟的。

「小故事,大意義」我是相信的,潛移默化,在現今「滑」世代,孩子都少了機會和時間接觸有益、有愛、有趣的繪本,希望大人和小朋友都可以慢下來,靜靜坐下來,拉近彼此距離,付出時間,互相交流交心:繪本是一道橋樑,連繫父母和子女的心。愛和陪伴是親子關係的核心價值!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