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月的疫情下,世界各地的大中小學為了「停課不停學」,紛紛開展各種各樣的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而各種各樣的線下培訓機構,也紛紛將教室搬到了互聯網上。本文將集中探討中國大陸在這方面的情況。(註1)
在2003年「非典」(SARS)的時候,空中課堂的學習在互聯網上開展了,不過當時影響面比較小;而當年互聯網的發展遠不及現在發達,沒有產生今天這樣的影響力。根據這個趨勢,「肺炎疫情」僅僅是線上教育發展的催化劑,因為線上教育被廣泛應用是必然趨勢,它的爆發只是早晚的事。
線上教育的深度、廣度在未來都會發生變化,將不會拘泥於直播、錄播和線上研討等形式;以線上教育為代表的教育資訊化,將進一步融入教育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環節,促進教學創新、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分享、推動教育組織變革、重塑教育流程、打造未來教育,從而實現以教育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
從實踐來看,雖然這次大規模線上教育暴露出不少問題,但也有力支持了全國範圍的「停課不停學」,成效相當顯著。這次大規模線上教育實踐,既是一次全球最大規模的資訊化教學社會實驗,也是一次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對運用資訊化手段推進教育教學方式改革具有革命性意義,最重要的是以最大限度促進了教育觀念和實踐的轉變。
教育界在每個教育變革議題上,都會關心教育素質(Quality)和公平(Equality)兩個問題(Fabian T. Pfeffer, 2015)(註2)。根據筆者的觀察,教育觀念和實踐的轉變至少包括下列兩方面:第一,在課室/學校層面和教育制度層面上,是否促進了不同組群學生之間的「公平」;第二,對改善教學素質起了什麼作用?本文將首先處理第一個課題,第二個課題要留待下一篇文章去處理。
線上學習的效果
著名的喬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教授曾經聯合世界各地的7位著名學者,在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資助下,開展了「MOOC(大規模開放線上教育體系)研究計畫」,並與2015年發布了《迎接數字大學:縱論遠程、混合與線上學習》的研究報告(註3)。在報告中,研究者基於系統的文獻綜述,梳理和分析了線上教育研究和實踐現狀。西蒙斯在報告中指出,大多數研究都證明線上學習至少跟面對面學習一樣有效。進一步明晰了技術促進教育變革,即大學教學改革將日益聚焦於混合教育新趨勢,人類學習方式將邁向「泛在學習(U-Learning,是一種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獲取所需的任何學問的學習方式)」新生態。因此,有學者提出「泛在式大規模開放線上教育體系(即 uMOOCS)」的概念以及實踐框架,以適應符合時代發展的學習者「數位化學習」。
基於上述研究,學習者如果有條件,一定希望跟着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好的教師學習,而線上學習可以算是提供了這樣的「條件」。
在課室和學校層面的公平
內向的學生在傳統課堂以及日常生活中通常不說話,但是他們在網上往往會更踴躍、更活躍發言。在課堂中讓每一位孩子有發言的權利屬於教育公平;而線上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互動的空間,而這樣的互動有助於內向的學生發言,可見也屬於教育公平的一種。
如果不用這種方式上課,中國大陸西北部很多地區的學校,均難以成功甚至無法開辦音樂和英語課程。要招聘水準高的師資,不發達地區比起發達地區的學校困難得多了。靠什麼方法才能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盡可能在短期內享有差不多的學習條件呢?線上教育這類課程不就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嗎?
在制度層面的公平
北京大學的尚俊傑教授在中國大學MOOC上建設了「遊戲化教學法」MOOC,從2016年開始,迄今已經開完了7輪,大約有66568人入選修過,還被評為首屆國家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在開這個課的過程中,他進一步體會到了視頻課程的力量,雖然最後拿到證書的學員是少數,但是有什麼課堂能夠讓數萬人都能快速了解一下遊戲化學習呢?如果要他一間間學校去開課,要經歷多少年呢?他和上海戲劇學院的朱雲老師、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的曲茜美老師等人基於後台資料進行研究,了解到MOOC確實可以給那些真正想學習的人提供很好的機會。
自2013年左右,尚教授開始參與北大張海霞教授牽頭的「創新工程實踐」課程,當年有來自172所高校的4萬餘名學生選修,2019年春季學期則有219所高校的將近6萬名學生選修。一直堅持到現在,每期都有將近200所高校共數萬學生參加。所以,他再次感覺到線上教育課程似乎也可以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在互聯網時代,因為可以讓幾百萬數千萬甚至上億的人來觀看同一個視頻課件,這樣就可以投入鉅資去拍攝優質的精品課件,是否就可以讓大量的人都有機會和權利分享好的視頻?尚教授便提出下列的問題:這樣,人們是否就有條件且願意跟着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學習呢?至少在某些課程的某些環節上是否可以呢?
幾年前在講課的時候,尚教授曾半開玩笑地說,對於中小學那些知識比較固化的內容,可以請最優秀的教師、最優秀的攝製團隊,每學期每門課花上千萬(甚至一個億)精心拍出來,之後這些視頻課件作為「國家基本資源」,可以無門檻無條件地供任何人使用,以期達到制度上的公平。
小結
線上教育嘗試處理在課室/學校層面乃至教育制度層面上,不同組群學生的「公平」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課題。
註1:本文和下一篇文章〈線上教育與促進教學素質〉均獲得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學習科學實驗室執行主任、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尚俊傑教授的同意,引用他在「俊傑在線」所發表的如下文章:
1. 如何正確看待線上教育
2. 如何有效開展線上教育
3. 如何看待視頻課件的價值
4. 如何看待線上教育中教師的形象
5. 如何促進線上教育中的互動
6. 如何看待線上教育中的學生角色
7. 如何讓線上教育更科學
8. 如何讓線上教育更快樂
9. 如何超越線上教育
非常感謝他!
註2:Fabian T. Pfeffer (2015)Equality and quality in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19 countrie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Volume 51, May 2015, Pages 350-368.
註3:韓錫斌、王玉萍、張鐵道、程建鋼(2016)《迎接數字大學:縱論遠程、混合與線上學習》,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