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電新里程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回顧歷史,港府曾於2000年委託顧問公司,主動探索綠能發電,研究增加可再生發電能源比例。從這方面反映,回歸早年的香港政府,曾經是積極兼有遠見的。

今時今日,環保已不止是潮流,更是大勢所趨。從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演變至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考慮,結合本身地理、財力及天然資源優勢,積極推動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石化能源,早已成為世界各國政策目標。

加快使用再生能源

當然,在能源儲存能力及安全程度考量,亦影響能源供應比例取捨。對於不同能源可靠度的相關分析,可參考由城大郭位校長與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潘欽教授,合著於2018年1月號期刊Joule發表文章〈從可靠度看七彩能源〉(A Reliability Look at Energy Development),這是一篇被視為世界頂尖學術期刊鮮見,系統分析能源環保問題的論文。論文中從使用能源的角度,探討對空氣污染和氣候轉變的影響,並分析「七彩能源」的分布情況。論文通過統計數據及未來的可持續程度,討論每項能源的利弊。

關於環保,香港政府於2017年底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並明言會在未來數年,加快廣泛應用更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特首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也提到要致力爭取香港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增加綠能風力發電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回顧歷史,港府曾於2000年委託顧問公司,主動探索綠能發電,研究增加可再生發電能源比例。根據當年顧問建議,把本地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目標,以1999年作基準,目標要在2012年及2022年可滿足1%及3%的電力需求。政府隨後諮詢公眾關於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從這方面反映,回歸早年的香港政府,曾經是積極兼有遠見。

港府於2008年與兩電簽訂10年期的《管制計劃協議》,容許兩電在投資可再生能源設施時,賺取該年度可再生能源固定資產平均淨11%的回報率,高於非可再生能源設施佔該年度的總固定資產平均淨值9.99%,及按電力公司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給予0.01%至 0.05%額外准許回報,以激勵環保電力投資。

香港首座具商業規模應用的風力發電機站,早在2006年2月已由港燈安裝並開始運行,位於南丫島大嶺的風采發電站,裝機容量為800千瓦。項目規模雖然不大,但每年可生產100萬度綠色電力,相應每年可減少使用350公噸燃煤,對環境保護有正面作用。為紀念香港進入風力發電新紀元,當年的港燈更宣布成立清新能源基金,資助本港學界研究及發展可再生能源。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