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有問題?

經濟學家預測失效及滯後,例子隨手可拈。以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為例,分析界大部分僅按以往中美貿易額計算潛在經濟影響,結果錯得很,事關完全沒有考慮到政治博弈因素。

如果全球中央銀行職責是維持就業及通脹穩定的話,過去10年以來,即使央行做了很多事情,推出不論超寬鬆及零利率政策等,它們都是失職。失職但毋須問責,這是因為市場都是見錢開眼。央行管錢而既然兩大政策目標一直都未達到,央行就唯有靠控制銀紙供應及利息成本,以證明自己尚有一絲存在價值。歐洲央行明顯是失職的典範,德拉吉任內未曾加息,歐洲經濟在其任內亦毫無起色,他別無選擇 ,唯有將經濟前景預測得更糟,重推一些工具,再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單靠數據與假設令央行失去價值

環球央行不單止沒有幫到全球人類,反而連累大家;貧富不均加劇,資產價格急漲卻反過來堅持沒有通脹壓力。以香港為例,沒有前瞻性只有短視被動策略,造就的是蚊型樓盤、市民恐懼資產價格升溫,而寧願轉投更大風險的槓桿途徑。或者,若干年前要靠其他機構造二按的市民,現在會多謝財仔而非我們偉大的金管局吧!

央行靠的是一批經濟學家,根據數據及假設做出不同預測及政策建議。所以,央行失職或缺乏存在價值,某程度上亦是經濟學家本身的問題。或者調轉問,未來人類還需要經濟學家嗎?撇除學術興趣及象牙塔式的鑽研,學院還要辦經濟學科嗎?人工智能及科技的冒起,只要預設一套既定程式,稍為輸入幾組重要數據,人工智能已很快可以透過電腦屏幕,提供即時評論。即使在股票分析界,其實很多海外市場的上市企業,亦配合人工智能發展,讓分析界可在極速時間內下載公司業績的一系列數字,並即時輸入系統,給客戶發出業績速報及簡評,根本是出自機械人手筆。

經濟學家預測失效及滯後,例子隨手可拈。以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為例,分析界大部分僅按以往中美貿易額計算潛在經濟影響,結果錯得很,事關完全沒有考慮到政治博弈因素。於是到後來,很多經濟學者都走精面,開始套用不同情況假設,帶出多個不同結論,立於不敗之地。21世紀已並非再是以往幾十年的自由市場、勞動及物價正面關係這麼單元。經濟學界沒有考慮過人口老化,更完全未有觸及科技及人工智能對工資及勞動力的影響,更加沒有嘗試去深入理解零利率及資金氾濫所產生的有害一面。或者不同經濟學家份屬不同學派,老早被視為牢不可破的家族傳統及教條,神聖不可侵犯及不作反思,到最後是拒絕進步然後隨時被淘汰。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