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薇
曾在北京、奈羅比(肯亞首都)、曼谷、倫敦就學,在校一直學習藝術,也習歷史、數學、經濟。2014年碩士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得到該校的 The Chadwell Award,闢出藝術工作室邀她駐留一年。並曾得過 Riverlight Award,受邀為住宅大堂繪製大型畫作。
有些藝術家擅長美和情感,總是不可言傳的神秘。有些藝術家卻擅於自省,思考緻密如織,創作的目標與過程理路分明。如張月薇(Vivien)。
撰文、攝影:何敏盈
「Vivien,你的畫很冷。」朋友說。Vivien 問記者覺得如何,記者說不見得你的作品情緒化。她說,很好。她覺得純粹的情感表達,價值不夠,「情緒起伏,干世界何事?(Why does the world need to go on your emotional ride?)」所以她創作不為抒發情感,乃為觀者能思考她呈現的概念(concept)。
藝術於她是認真的學習。碩士畢業後仍讀期刊,研究線上線下的資料,一面了解理論,一面用社交媒體,留心世界留心什麼。藝術也出於她本性一段鍾情,從小選擇科目總選藝術,「反叛期老是和媽媽吵架,不開心,我會躲到房間畫自畫像,然後就完全平靜下來。」她說自己耐性不多,只有畫畫,她最耐心。
藝術家生活比較自由,卻也全靠自己。畢業後全職畫畫,足足用了半年,才調整到自己的工作步調。好在迷惘時獲頒 Riverlight Award,受邀為一棟住宅大堂繪製六米油畫,可以專心從事,不必猜度未來。「規模這麼大的創作,我也曾問自己做不做得來。最後做到了,也更了解自己。」不過相比起私人展出的受託繪畫(commissioned works),她還是比較喜歡對外開放的展覽,因為看到的人更多。
如今在上環舉辦第一個個人展覽,作品都是近一年的畫作,大部分繪於近四個月,幾乎每幅畫都重複至少一種圖案(repetition)。她說重複是為了多走一步:用其他圖案中斷(interrupt)重複。
展覽詳情
畫廊:Galerie Huit,西營盤地鐵站步行五分鐘
地址:香港上環皇后大道西189號西浦189地下及一樓二號鋪
展期:2016年1月15日至2月25日
中止你的期望
觀者看見重複,會期望圖案一直重複;中止重複,揭示這期望不一定符合現實。當代藝術一直着眼未來,而不僅停駐當刻。畫家挫折觀者的期望,是為了讓他們多看一眼,想深一點。為了做一塊重複圖案,有時需要一整天。「畫家也有體力勞動的一面。」她笑說。
Vivien 的重複,教人想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探索過的詮釋問題。因看見重複而期望圖案繼續重複,可算是一種隱藏的偏見(hidden prejudice)。其實 “prejudice” 直至文藝復興之前,都不帶負面意義,僅指在慎思所有相關因素前的判斷。我們詮釋過去的藝術作品,總難避免先入為主,以自身的文字用法與文化修養,理解作品的用心。問題是,我們如何覺察既有之見,妨礙了我們理解作品?德國哲學家 Hans-Georg Gadamer 說:
I think we must say that generally we do so in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pulled up short by the text. Either it does not yield any meaning at all or its meaning is not compatible with what we had expected.
Truth and Method p. 270
期望受到挫折,我們就不得不停步思考,不得不正視自己已經先入為主。Vivien 在重複圖案中,出其不意加插其他圖案,我們正是因此被 pulled up short ,突然察覺自己的成見。重複中的中斷,也呈現了重複本身的張力。圖案是手繪的,即使重複的構圖看似完全一樣,新圖案的位置與繪畫時間,必然異於原圖:重複不可能完整。中斷令圖案間的區別更為明顯。
重複,也會令圖案成冗(redundant),讓 Vivien 有空間設計新圖案,思考新理念,繪就新作品。有時一幅作品,不足以完整表達一個理念,可是電子世代,新知容易吸收,容易傳播,人們發掘藝術家的耐性大不如前,藝術家只好不斷創作新作品,難以專注一個題目。「但藝術不是這樣的,藝術家不會時時刻刻都有驚人的主意。」
全職藝術家必須找到可以持久的工作方式。Vivien 覺得比較合理的做法,是長期用心於同一個對象(object)。她以《衝浪》命名的作品,如今有三幅,花時間鑽研伊朗人與巴基斯坦人如何編織地毯:「我既然選擇這個圖案,便應去了解它。」地毯圖案都有名字,源於部落或民族的稱謂,地毯本身則以村莊或市鎮命名。「我覺得很有意思。我住過許多地方,也傾向以地方(location)定義自己,不是民族。」
開始創作時
問她如何開始畫一幅畫,她會答道看到什麼,然後決定(decide)創作,選擇(pick)繪製哪個圖案。很少聽到她用被動語意,說何種靈感啟發(inspire)她。自小跟隨父母,住過北京、奈羅比、曼谷、倫敦,領略過各種視覺和文化衝擊。「在肯亞時,母親駕車,我在車上會看到外面的野生動物。雖然是我在看動物,但其實我很被動。」小時候在國際學校遇見的美國小孩,都衣著隨意言行活潑,教這個規行矩步的中國小女孩為之驚奇。
不過她說,這些是影響而不是靈感,靈感始終來自日常所見。〈深咬一口〉的圖案,她仿照 Whatsapp 的栗子 emoji 創作。「但沒有人認得出來,很有趣,我喜歡這種模棱兩可(ambiguity),大家能夠多想一點。」《衝浪》(Surf)系列,則將家中有過的異國傢俬化為圖案。如今遊歷豐富的人多了,她覺得可以透過異國的圖案,與觀者對話。(見上圖第二幅)
Audience(觀者)從未在她的創作中缺席。她不介意大家感性觀畫,但這不是她最想做到的。想做什麼,她說仍在思考。記者提到 Viktor Shklovsky(俄國作家,1893—1984)說,藝術是為了讓我們重新感覺以為早已熟知之事,比如一塊普通的石頭,藝術家能夠 make the stone stony again。如今 Vivien 設計 trompe l’oeil (視覺陷阱),亦是要人多看一眼,挑戰習以為常的假設。比如〈萬花筒〉(下圖),驟眼看去是鋁片和紙,其實是 Vivien 在畫布上,刻意讓油彩呈現不同的質感,油彩仍是油彩。視覺未必是真相。
不過,誤認〈萬花筒〉的顏料為紙,只是種表面的假設,她還想挑戰更深層的假設。「了解事物蘊藏的故事,問從來無人問的問題。」例如英國人本來許多家中有地毯,大家卻理所當然不會過問地毯的來歷。這也是種深層的既有之見。
創作中
有些圖案參照實物繪成,其實 Vivien 一直以概念創作。「抽象並不是說看起來抽象,而是指抽象思考。」累積與組合元素,看它們能夠翻出何種新意。這些元素可能互不相干,她希望觀者可以自由聯想(freely associate)。
她每畫一層油彩,都有意義與抉擇(meaning and decision)。開始畫時,只有模糊的框架,最終顏色、形狀如何,是創作過程中一系列決定。正成形的作品,也能夠輔助她發展概念。「如果你想創造一些比你自己更大的東西,你必須思考為什麼——為什麼要用這圖案?為什麼那圖案不可少?」受過正式藝術訓練的當代畫家,會探索自己真正的創作意圖,然後謹慎精準地表達。畫中的元素都不會毫無作用。
畫好了
畫作繪成,即創作過程或實驗完成,她也就不特別留戀。畫作得人買去,永不相見,亦不傷心。她時而希望退後,讓觀者與畫作單獨交流,而如今世界總把藝術家推向台前。辦展覽,她覺得畫家應該缺席,讓觀者自己領略畫作,卻又明白親自闡釋創作理念,觀者可以少一點疑惑。社交媒體自拍上載、自我宣傳,她不舒服,但 Facebook 和 Instragram 又確實能讓作品在場(present)。
有人告訴她,今人看藝術作品,平均只看六秒;策展者說,她的作品要花時間欣賞。記者說,要引人駐足,除了模糊,還可以是美。她說,與其說美,不如說品味(taste)。作品何時完成、完成時有多完美,取決於她的品味。有朋友說,她的作品若有弱點,可能就在於此。仔細看〈岡果果〉,重覆排列中缺了一行。「當然我也想繪出美麗的作品,但不僅此而已。」如果她沒有讀過藝術學校,作品或者會更漂亮,卻會少些批判(pretty,but less critical)。覺醒與思考,從來都是不歸路。「如今我的畫仍有許多裝飾,我希望未來可以更簡潔,批判更深。」
[there] hidden a positive possibility of the most primordial kind of knowing, and we genuinely grasp this possibility only when we have understood that our first, last, and constant task in interpreting is never to allow our fore-having, fore-sight, and fore-conception to be presented to us by fancies and popular conceptions, but rather to make the scientific theme secure by working out these fore-structures in terms of the things themselves.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p. 153
延伸閱讀
人物志:從華爾街出走的大提琴家:李垂誼
人物志
張月薇網頁
展覽專頁
(封面圖片:灼見名家傳媒;作品圖片:Galerie Huit)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