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另一作者林庭瑋為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研究員
相傳中秋時節,黃帝帶領大臣、衛士到野外狩獵。來到一個山谷,只見半山腰上有幾棵大樹,樹上結有拇指大的果實。士兵們吃後連聲說好,但不知其名,就請黃帝賜名。黃帝說:「此果解了我們飢勞之困,一路找來不易,就叫它『找』吧!」倉頡造字時根據該樹有刺的特點,用刺的偏旁疊起來,變成「棗」字。
棗文化源遠流長
棗是我國常用的五果之一。不僅味道甘美,而且是健脾之果,又因其鮮豔的紅色而被視為吉祥物。在我國的傳統婚禮上,人們以棗祈求多子多福、傳宗接代的心願,希望「棗」生貴子。中國人以棗果腹、治病、強身、改善生活,甚至發展經濟,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棗,經過長年累月的時間洗滌,棗已經涉及到人們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逐漸釀造了棗文化的誕生。
棗文化包括了棗的歷史和現狀。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先人們的生活與棗息息相關。他們種棗、管棗、用棗、研究棗、吃棗、寫棗、誦棗、唱棗、畫棗,形成了極其豐厚的棗文化。棗樹科學,即棗的自然科學知識、中醫學著作、文學作品、史書史料以至民間傳說,是先人們透過長期的生產實踐以及科學實驗中獲得並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瑰寶。
棗樹的栽種
中國是棗的發源地,根據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炭化的棗核推斷,棗的栽培歷史有8000年之久,而文字記載的棗栽培歷史為3000多年。而在山東臨胊發現的棗葉化石證明,我國至少在1200萬年前就有酸棗,因此由此看來酸棗、棗原產於我國。一般現代研究認為棗是從野生酸棗馴化而來,因為二者形態相近,都能長成喬木、果形相似,甚至連萌芽、現蕾、開花、落葉時間基本相同。古人選取少數優良品系來栽培並施以保護和管理。經過人類幾千年的培育和選擇,逐漸形成了現今營養豐富、香甜味美、種類繁多的紅棗植物群,因此有「金棗銀棗都離不開酸棗」之說。
古文獻中對棗的培育方法最早載於《廣志》、《齊民要術》、《廣群芳譜》。方法為「常選好味者留栽之」。周朝的《爾雅》記載了11個棗品種;後魏《齊民要術》達45個;元朝的《打棗譜》有73個,到了清朝《廣群芳譜》和《植物名實圖考》更發展到87個,到了後來經曲澤洲教授考證1742年以前古籍所載的累計109個。到了近代更是一日千里,隨着科技發展的進步,我國有計劃、組織地進行地方棗樹品種的選育工作,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金絲小棗正是當中的卓越成果。
棗的文獻歷史記載
我國最早的棗樹記載是出自《詩經・豳風篇》:「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豳是周王朝開國的地方,即今陝西省的彬縣,《彬縣志》中曾指出當地的產棗區在周朝稱作「棗林川」、「棗林坪」。《爾雅》中有「洗,大棗,今河東猗氏出大棗子如雞卵」的記載。河東猗氏指的是山西省臨猗縣,說明陝西、山西是我國棗樹栽培較早的地方。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棗的栽培地域以及規模有很大的進展,公元前1543年《韓非子》中記載「子產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桃棗蔭於街者,莫有援也……」,表明當時新鄭(即今河南省中部)棗已廣為栽培。《戰國策》記述:「蘇秦說燕文侯曰:『北有棗、栗之利……棗栗之實,足食於民』」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棗已成為重要的糧食。
漢代以後,棗的栽種規模持續擴大,向四方八面擴展。漢朝人常以棗作祭祀和饋贈之用。到了三國時期《三國・魏土》載有「冀州戶口最大,又有桑棗之饒,國家徵求之府」,棗已經變成國家很重要的經濟產業,甚至是國家賦稅的來源,棗樹的栽種不僅限於黃河中下游地區,慢慢擴展到長江流域。到目前為止,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為棗樹栽種的重點區域,而棗的品種已累計有700餘種,其中以山東、河北的金絲小棗、無核棗、河南新鄭大棗、靈寶的圓棗、山西保德的晉棗最負盛名,為「棗王之王」。
金絲小棗,分布於山東、河北交界處,主要在山東的樂陵、無棣,慶雲、陽信、沾化、壽光和河北的滄縣、獻縣、泊頭、鹽山、青縣等地。果實小,可曬至半乾,由於製成果汁後可拉出長長的金絲,故名金絲小棗。
藥食同源
相傳秦始皇外出游獵,在回京途中,在一棵棗樹下休息,這時御醫端上一碗「人參鹿茸大補湯」,秦始皇喝了一小口,感覺又苦又澀,不由心中火氣上竄,舉起藥碗就要向御醫頭上潑去。這時,一陣秋風吹過,從樹上掉下了一顆大棗,正好掉在藥碗中。秦始皇見狀一愣,心想棗自天降,認為此乃天意,於是轉怒為喜,開始用藥。這時,他明顯感覺藥湯的味道大變,喝完藥後,覺得一股暖流在胸中湧動,大有開始返老還童之感。於是御醫就記在心裏,自此每用補藥必定加棗,這就是大棗作為「藥引」的由來。
棗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為滋補強壯藥食。故歷代曾有「棗栗」、「棗栗飴蜜以甘之」的食品,並有上獻棗於漢武帝和「仙人食棗」的神妙傳說。宋代醫學家馬志關於大棗「久服令人肥健」的經驗,經近代的科學分析,大棗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白素、維生素 B、C、P 以及磷、鈣、鐵等微量元素,均為生活所需。另外含糖量、維生素 C 也較其他水果高至少10倍,因此也有「活維生素」的美譽,而當中金絲小棗的總糖類最高,可見「日吃三棗,肥健不老」。
《神農本草經》記載大棗主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平胃、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因此列為「上品」。漢代醫聖張仲景對棗更是情有獨鍾,在《金匱要略》一書中262條方中,以大棗、棗膏、酸棗仁入藥多達40條 ,而大棗用量更可高達百枚。《傷寒論》中113方, 65條用上了大棗。唐代藥王孫思邈能活到百歲,除了因為他對養生延壽有特殊理論方法外,據說他經常吃大棗。臨床用大棗治病,案內更是比比皆是。例如甘麥大棗湯對治療失眠、抑鬱的患者有顯著的功效。在《杏軒醫案續錄》一名身體瘦弱、食慾不振的中年男子,每日食大棗數十枚,當點心吃,一年後,身體較以前壯健。由此可見,大棗是藥食同源,既可果腹,又是治病的良藥。
棗的近代醫學探究
補氣血:結果顯示,大棗有助身體製造促紅細胞生成素以生成紅血細胞,在3毫克/毫升濃度下,效果可達致兩倍。
抗氧化及神經保護作用:抗氧化是指減少高活性的自由基分子傷害體內細胞,並逐漸破壞組織和器官的功能,進而導致細胞老化。抗氧化物有助保護細胞成分例如脫氧核糖核酸、蛋白質和脂質,幫助細胞修復,細胞再生等,防止衰老。實驗結果顯示,大棗在3毫克/毫升濃度下,細胞保護作用可達致50個百分比。每當受到自由基分子的攻擊時,抗氧化反應元件訊號通路會被激活,調控製造抗氧化解毒酶的基因以增加細胞對氧化應激的抗性,達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實驗結果顯示,大棗均可激活抗氧化反應元件訊號通路,在3毫克/毫升濃度下,可提高達150個百分比。
科技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雖然為近代棗樹的文獻歷史發掘,以至醫學功效上的考證帶來很多突破,但對於棗種之間的演化、親緣關係、棗樹的保育、選育工作等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期望不久的將來科學界會有更深入的探究,好讓棗能為全人類的糧食危機解困。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