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灣區又是一個新名詞,背後有着東京灣的影子。趁櫻花盛放的季節,隨香港城市大學郭位校長及胡曉明校董會主席去了東京,於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官邸晚宴。他為人誠懇,願他對中日人民友誼長存的期望可成。
東京給人的印象,市民素質良好,東京灣的成功,媲美著名的紐約灣和舊金山灣。深入了解,可明白國家3月底推於《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給予香港發展粵港澳灣區的願景與理由。
灣區經濟模型由創新帶動
灣區的地理特徵是一個海灣,背靠幅員遼闊的大陸,外通汪洋接七洲各國。人群集結、貿易流通、商品匯聚、市場形成、金融興旺,孕育出頂級名城商埠。
核心城市,周邊多元發展,包括政治經濟、康樂文化、旅遊休閒、學術研究等等。套進這三大灣區,東京便是政治首都、金融中心、最大城市、科研中心、工業產值核心區等等;紐約也是美國金融中心,鄰近的華盛頓是首都,波士頓是研究和高科技區,享有東海岸硅谷的美譽。
硅谷的所在地當然是西岸舊金山灣區,它是美國西岸金融中心,也是排名首位的高科技產業區,谷歌、雅虎、微軟、蘋果電腦、英特爾、甲骨文、Facebook等等頂級科技公司都設址於此。
硅谷的成功,能夠出類拔萃,應歸功於科技創新。除了擁有五個國家級研究實驗室外,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等頂級學府皆設立大型研究院。筆者曾於硅谷修讀了一項課程,眼見無數頂尖大學畢業生嚮往前來,匯聚的印度裔和華裔的青年們充滿夢想,努力奮鬥,創立屬於自己的事業,著名的雅虎創辦人楊致遠先生就在這裏寫下成功的華人傳奇。
灣區創新有助離岸地位
香港所處地當然是一灣區,亦取得金融中心的稱號。但她並沒有完全與周邊地區全面聯動合作,這是第一缺陷。澳門是度假勝地,廣東省地闊人眾,若三者加強合作,減低影響互聯互通的人為障礙(或簽證要求等)是首要考慮。
香港也有科研及科學園區,亦有多所世界級名牌大學,但氣氛並不熾熱,沒有國家級的研究實驗室,政治阻擾也明顯。希望社會能盡早消除開設創科局的障礙,大學於金融、管理和專業外應大幅增加科研投資,利用深圳設置國家級研究院,給年輕人多一個夢工場。
今天,倡議「一帶一路」,改變人民幣由「走出去」轉向沿線地區「走進去」,有了更細緻的布局;創建亞投行,改變國際只重美元轉向增加採納人民幣,創了新的使用和支付習慣;推行經濟新常態,提升轉產業轉型,鼓勵全民創新以保持經濟增長,多了人民幣强勢的理由。綜觀各方面的新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已成國家以至全球不可逆轉的新趨勢。
在這樣的國際新形勢下,要確保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整個灣區必須合作,以保持及提升國際競爭力,國家願景的粵港澳灣區應多加探討,找出合適的行動方案。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