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當前的社會狀況,血緣之親尚且因為政見分歧而撕裂,那些萍水相逢的同窗之誼不是更加脆弱嗎?世情紛擾,朋友之間”unfriend”對方已非新鮮事物,而「管寧割席」竟成為千古佳話,更被逆向使用作為凝聚抗爭力量的思維,實在耐人尋味。
故事本來出自《世說新語》,後來《資治通鑑》只提及管寧、華歆二人「見地有片金」的不同反應,並謂「人以是知其優劣」。「割席」也許只是軼聞,又或因為與治國之道關係不大,所以未獲司馬光垂注,補上戲劇性的了斷。
小時候那是個聽來的故事,在老師引導下,管、華二人,一個路不拾遺,一個心存貪念;一個專心讀書,一個心不在焉……於是,結論呼之欲出:一個是好孩子,一個是壞孩子。
後來細讀原文,才發現字裏行間有許多細節都錯過了。
從古人的生涯規劃說起
先看第一節:「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
古人常以「漁、樵、耕、讀」概括庶民的生計。前二者付出較少,不必細意經營,隨機而有所收穫。且活動遠離居所,親近大自然,後來發展為世外高人的借代。古琴曲有〈漁樵問答〉,《三國演義》的卷首詞有「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等句,可見其超越世情、從容得道的義蘊。至於「耕」和「讀」,一個是家庭生計的倫理責任,一個是「學而優則仕」的使命成全,都是積極有為的個人承擔。
原來他們年輕時一起在園子裏耕作、坐在同一張草蓆上讀書,可見關係之親切。在成長路上,二人好應互相勉勵扶持,彰顯友誼的意義。可是一對好同學,就因為一片終於並沒有放進口袋裏的黃金而產生芥蒂,這算不算「道德潔癖」?
且看下文──原來面對不明來歷的那片黃金,管寧視之如同瓦石,華歆則「捉而擲去之」。「捉」有抓緊之意,比「拾起」更認真、更在意;「擲」是刻意把東西拋到遠處,與輕輕放下有所不同。就今天來說,華歆的表現大致可理解為人之常情,不過就反應而言,那個「捉」字反映他的渴求,而之後的刻意拋棄,實在是介意旁人目光的反應。按常理推想,如果當時管寧不在場,華歆很可能會將那片黃金據為己有。因為管寧,他有所顧忌,若論行為結果,應不算是什麼大過失,再體諒一點,他的品格雖然未符合「慎獨」的要求,卻一定程度體現了「知者利仁」的道理。
這一切,管寧大概都看在眼裏,不過心中尚有所寬貸,所以還沒有作出割席的決定。
可是,再看下文:「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看。」這一回不再是對眼前利益的取捨,而是端坐讀書之際,有達官貴人的車馬喧嚷而過其門,華歆竟然不再顧慮身旁好友的觀感,跑出去親自體會那飛黃騰達的風光。他連刻意的矜持也不顧了,那份雀躍之情,就在「廢書」二字表露無遺──上次拋擲的是一片黃金,今次丟下的不只是那卷經書,還有那份不為俗世所動的情懷和薪火相傳的使命。
也許「學而優則仕」對普天之下的讀書人來說,都是個神聖的願景,但先決條件尚待琢磨,一心以為鴻鵠將至,可以做個「後進於禮樂」的「君子」(註),那是孔子所不取的。於是,管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不過,割席只是拉闊了距離,疏遠了關係,他們仍有同門、同窗的緣份,與我們今天同室操戈的unfriend畢竟有所差別。
割席之後的故事
管寧、華歆生於漢末至魏朝的亂世,前者持節避禍,為士林所敬仰。他以傳道、授業為職志,謝絕一切官爵提拔,甚至令舉薦他的人都感到為難。假如「割席」為真實情節,絕非矯情飾行之舉。
至於華歆,並不如幼童版的故事那樣只是個反面人物。他是個事功型的讀書人,懂得審時度勢,見機行事。雖然依附權貴歷任漢魏要職,但仍頗有清譽。可惜助紂為虐,奉曹操之命報私仇,親手逮捕狼狽躲藏的獻帝皇后,令他留下千秋罵名。
以下兩件小事頗能還他一點公道:
他始終認為管寧是個高人,不以曾被割席為忤,向曹丕推薦他。不過管寧無意出仕,拒絕了。
據《世說新語》記載,華歆和王朗一同避難,有難民想登上他們的船。華歆要拒絕,王朗則堅持接納。後來強盜來了,王朗卻要丟下那後來者好讓自己及早脫險。華歆說:「既然已允許他搭我們的船,怎可以因為情況危急而把他扔下呢?」於是仍與那個後來者一起逃難。
如果將華歆一生的功過連繫絕交一事,或者可以推論管寧眼光獨到,判斷準確。而華歆不念舊「惡」,對他的崇敬始終如一,也許彰顯了割席的正面作用。
選擇朋友與絕交的意義
在傳統的五倫之中,朋友是可以自由選擇而不必受嚴格規管的後天關係,「言而有信」是維繫友誼的紐帶,一諾千金的對象絕對不可能是泛泛之輩。
成長的考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無友(結交)不如己者。」
朋友是基於氣味相投的而建立的感情關係,一旦誤交損友會掉入種種陷阱,招致實際的傷害和損失。而且友誼只是雙方的事,沒有客觀的社會規範予以約束,一旦遇人不淑,難以追究。
「未觀其人,先觀其友」,誤交損友會影響個人的形象。
誤交損友會被叨光、被利用、被裹脅做出違反個人利益的事。
畫清界線,避免株連惹禍上身。
絕交可視為當頭棒喝,令對方懸崖勒馬,收歛不當的言行。
不割席的理由
強者對弱者的包容體諒,既往不咎,重新上路。
彼此為刎頸之交,絕對信任和支持對方,願意無條件犧牲一切。
贊成對方的特立獨行,雖千萬人吾往矣。
凝聚士氣,形成統一戰線,壯大團隊陣容。
絕地之戰,同生共死。
弱者與強者結盟,以赤誠委身為代價,尋找避難所。
公信力欠佳的團隊攀附公信力較強的夥伴,賺取認受性,抬高身價。
小結
將古人的言行以童話方式傳授給孩子,許多時是一種罔顧認知水平的糟蹋。更有甚者,孩子長大了自以為已懂得箇中道理而再沒有興趣細讀原文,變相把經典的精華束之於高閣,實在非常可惜。
許多關心語文教學的社會人士都主張推廣性情之教,讓學生自幼多讀經典篇章,汲取文化精華。這些建議用心良苦,不過在編寫教材和施教方面必須堅持「學不躐等」的原則,以達致預期的效果。
此外,「割席與否」本來是朋友之間的倫理思考,如果將它移用到抗爭團隊關係的論述要非常小心──因為前者只涉及人際關係的狀態和素質,好歹都由雙方承受;而後者則涉及抗爭的客觀成效,就主流價值而言,「割席」未必只有負面作用,需要權衡得失,作務實的檢討和總結。
註釋:
「後進於禮樂者,君子也」:貴族世襲了官職之後才學習禮樂。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