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看中國新秩序

本文,是「第三只眼睛,看中國新秩序」系列文章的前言。系列文章,將對中共的思想組織路線、內政外交、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方面進行分析梳理,批評、建言。
3,000年來,中國華夏文明的歷史就是一部帝國王朝興衰史。秩序基本是通過對國內的統治而建立。儘管北方游牧民族或局部或整體威脅到中原中央王朝的穩定,甚至曾發生改朝換代的歷史大激蕩、大變動,如蒙元、滿清取而代之建立100、200年新封建王朝,但也算是中華帝國王朝興衰歷史劇一段插曲。基辛格在其《世界秩序》(World Order)一書也是這樣敘述:「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但每一個新的統治集團均自稱是在正統地重建頹敗的合法體系。」
 
中國原有秩序體系被挑戰和摧毀始於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大炮和戰艦對準老中華帝國,「鴉片」僅是敲門磚,隨後湧來的是一切「洋貨」——工業舶來品。經過較量,中國人終於「承認」工業、技術、經濟、軍事、政治、教育、文化等「事事都不如人」。國土淪陷,山河破碎,整整100年,血和淚的教訓使中國的知識分子和各階層精英,都在思考、學習、探索如何重新建立「國家安全」的「新長城」,如何構建中國新的「社會秩序」。
 
滿清的同治中興、洋務運動為什麼失敗?這些年來歷史教科書幾乎都一致認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錯誤的「國策」。我們暫時不做「概念」的分析和「哲學」的思辨,反正洋務「已經」失敗,滿清也已消亡,歷史也做了終極的結論。但,我們必須看到東鄰兼仇敵的日本,它們的「洋務運動」非常成功,在後來的100多年,一次又一次在軍事上和經濟上侵略亞洲各國,甚至挑戰「世界秩序」的締造者——歐美國家。
 
無論日本口頭都多「普世」的描敘,但它從來並沒丟掉「和魂」。洋務運動和滿清政府為什麼徹底失敗?無論如日本天皇維持「道統」,還是英王室維持並遵守憲政,成敗與否在於統治者集團在關鍵時候是否真正以國家利益為首位。滿清對廣大民眾,對代表主流價值的漢族知識精英和官員處處防範,內心潛在雙重驚慌與深層敵意,「寧贈外敵,不贈家奴。」的思維習慣最終是毀滅了滿清統治集團。
 

20世紀是變革、動蕩、發展的偉大世紀

 
任何有意有志構建中國新秩序的社會集團、黨派人士不能沿襲建立新封建王朝的老思路。辛亥革命護國護法運動的革命黨人,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仁人志士,他們自己都不敢或不想當「皇帝」,也不准再有人想當「皇帝」。任何中國新的執政集團必須考慮世界新潮流,為中國的新定位當然必須考慮歷史—時間的縱坐標,也必須考慮國際——世界空間的橫坐標。不考慮國情新政治結構比較不穩,國家缺失競爭力,無法立於國際民族之林。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民族、民生、民權揉合了國家利益的立場,資本主義的手段和民眾全體與個人的權利。當他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節制資本,平均地權的外交內政組織路線,更是包含了中國模式的社會主義思想意識。
 
其實,民國初期許多地方軍政強人,也如同孫中山先生,在各省推行「新政」,教育、衛生、實業、交通,諸多領域發展都取得可喜的成績。救國與愛民都是地方領袖人物施政的主旋律。這些人大多有舊學功底,又出過洋留過學,靠槍桿子保住地方政權。不少人也接觸接受各種社會新思潮的時髦東西,同時也聘請俄國人、日本人、英、法人士當軍事經濟顧問。不過,孫中山先生及其追隨者希望的是國家的統一和富強,地方軍政強人在未成為或無法成為國家利益代表者的時候,他們看重的是地方利益與保住自己個人的實力。現在回頭看,地方軍政強人即以往稱之為地方軍閥者,他們在全國各地如東北、山西、雲南、四川、廣東、廣西有效管治,確實促進地方經濟、文化、教育進步與發展。但,因為他們各自的地盤利益,妨礙和影響了中國統一的有效管治,拖住了國家真正的強大與復興。因而,外國列強伺機侵略中國,特別是日本軍國主義,更得以在東北、華北展開一連串軍事行動,甚至赤裸裸對華發動全面戰爭。
 
蔣介石作為孫中山先生之後的國民黨領袖,提出一個國家、一個命運、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口號,雖有其個人獨裁之野心,都也有中國內部政治分裂現實的考慮。蔣介石與中國共產黨和蘇俄決裂,不是將工農大眾做為自己和國民黨的執政基礎,他重視的是江浙資本和各地實業資本家。應該承認,中國30年代民族工業飛速發展,是日本侵華中斷了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在展開整合各半獨立半自治的地方政權和「剿共」的連串軍事行動過程中,國民黨拋出「軍政」「訓政」「憲政」三段論。認為中國國民素質低,中國國情特殊,中國社會發展之階段結合國家管治方式有效實施的過程,在國家內外不存在軍事危險和威脅之前,必須實行軍事管理政治。在此之後,也必須經歷訓導監督政治管理的過程。最後,才可以實行真正的憲政,按中華民國國家憲法程式和程序進行管理,全面接受西方現代國家政治模式,黨派輪選,還政於民。
 
20世紀30年中期,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到最危險的時候,各地軍閥和國民黨內部不同派系,(除了汪精衛投日派之外)都自動自覺參加抗日,服從中央政府和蔣委員長領導。共產黨與國民黨也實現第二次合作,共赴國難。此時,中國執政當局難得在分散分裂各自為政的26年後,在國難當頭的大背景,在共同抗日的前提下,實現了國土雖大部分淪陷,全國軍民卻有效團結統一的戰時秩序。抗日浴血苦戰的14年,前六年是半內戰半抗戰,後八年是槍口對外,一致抗戰。中國軍民頑強鬥志和旺盛生命力,向全世界各民族證明了自己的智慧、勇敢、堅毅。中國幾千萬民眾傷亡,幾百萬戰士犧牲,國民黨和共產黨有幾百名將軍灑血沙場······這段歷史證明,告別傳統封建國家模式,在近似於現代的國家模式下,中國政治家、軍人、人民有建立自己「秩序」的新能力。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又被共產黨打敗。這,證明中國國民黨和蔣介石構建的中央政權和社會秩序脆弱、不牢靠。歷史學家可能有100條理由證明共產黨光榮、偉大,反之或者證明共黨只有卑鄙和陰謀。同時,又有100個案例假設國民黨可以不輸,或者假設如果怎麼樣,就可以如何改寫了這一段歷史結局。其實,這些都不重要。貪污、腐化、五子登科,金融混亂,地方勢力又伺機而起,打敗中國國民黨的是國民黨自己。敗走台灣後,蔣介石與蔣經國痛定思痛,奮發圖強。台灣的土改成功,工業化產業化成功,歷史的機緣又使它成為亞洲四小龍。蔣經國留學蘇俄十來年,社會主義理念的情結從江西贛南到台灣都表遺無余。在他手裡,國民黨結束了「軍政」,過渡了「訓政」,又倉促快速地實現了「憲政」。本來,從單純時間因素看,沒所謂「倉促」。只是中華民國只剩下「在台灣」,隨着蔣介石走了,蔣經國也走了,整個大中華的憲法根本暫無法實施。結果,中國國民黨的「憲政」夢,演化為「中華民國在台灣」,演化為從半獨立蛻變為獨立的台灣「憲政」夢。且不談其積極和消極的效果,中國國民黨現時已喪失了構建整個中國的秩序框架的自信心和能力。
 

中國的努力方向

 
1949年,「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毛澤東透過麥克風,用濃烈的湖南鄉音,鏗鏘有力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是中國新秩序的再一次開始。67年來,共產黨的中央管理架構幾次調整,但整體基本不變。共產黨的成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現在已成了「正統地重建頹敗的合法體系」。中共中央和共和國中央政府一直掌握大局,一直是統一進行管理,所以中國的社會大體上秩序基本穩定。但是,67年來中共中央和年青的共和國已經經歷若干大危機;現在,也有許多困惑的問題。分析這些危機,剖析這些困惑問題,將有助於完善和鞏固中國新秩序。
 
本文,是「第三只眼睛,看中國新秩序」系列文章的前言。系列文章,將對中共的思想組織路線、內政外交、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方面進行分析梳理,批評、建言。中國新秩序的建立非常重要。中國「不可能單槍匹馬地建立世界秩序」,但是,只有世界各主要國家、地區「保存自身價值」的體系秩序,才能在這基礎,建立「一種全球性、結構性和法理性的文化」。這也是基辛格博士所認為的「超越任何一個地區或國家視角和理想的秩序觀」。當然,做為中國知識分子,我認為不管世界風雲如何變化,中國「必須堅持自己的努力方向」。
 
(圖片:亞新社)

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