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方便成人,對生活大小事務都幫上很大的忙。舉凡冰箱、電話、電視、電燈、冷氣機、電風扇、電子遊戲、電腦、iPhone、無線上網及電子監控器等,都是現今家庭的基本設備。好像沒有這些東西,就不能算是「家」一樣!
「洗腦式教學」影響幼兒發展
從前收音機是聽歌解悶及收集資訊的途徑(從前文盲較普遍,電視又太昂貴買不起),現在被光碟取代,卻變成強逼幼兒「欣賞」音樂的工具。最過分的案例是:有家長竟然相信街上跑來跑去的「教育顧問」說,聽得光碟愈多,孩子日後更聰明。於是家長開始濫用光碟機,從孩子兩個月大直至二十個月,每日在家把同一隻光碟反覆播放六小時。
這樣「洗腦式的教學」只會令該孩子動作又急又亂,性情變得煩躁,一秒都定不下來,孩子根本沒有辦法、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用用手指操作玩具或教具,我稱之為「蜻蜓點水」。外界訊息輸送到大腦最少要一至兩三秒,還需時分析、儲藏及反應等。但孩子拿起玩具的時間,連一、兩秒都不足,其大腦根本不夠時間進行工作。相信孩子腦內仍是一片空白,只有「亂」字一個;兩秒前跟兩秒後孩子所接觸的東西完全沒有關係,急促轉換情境跟電視節目的畫面閃動的差不多。用蒙特梭利的術語來說,這是產生不了「工作/遊戲循環」(working cycle)的因果關係(cause & effect),腦子內只有雜亂無章的非邏輯東西,影響對幼兒的發展,絕不能輕視。
看見孩子的不正常發展狀況,極痛心!孩子的行為疾病如感覺統合症、學習障礙症、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等在本地爆發多年。但香港的醫療、教育系統沒有好好監察,任由一大群所謂的「教育顧問」(實際是商業推銷員)空口無憑宣傳「家長教育」,其強勢令我們少數專業人士的說話已沒人相信了!
向校內的家長說,嚴格禁止他們讓幼兒使用電子娛樂產品,如看電視、玩手機等。但常常有些新入讀的媽媽向我要求,可否從每天兩、三小時減至一小時的「電器教育」時間,其原因是怕傭人沒時間處理家務及不懂跟孩子玩,要給傭人少少方便及一些方法。
在加國多年,接觸不同國家的家長(土耳其、德國、西班牙、墨西哥、俄羅斯、日本及法國等) ,較少家長會犧牲孩子的發展去換取成人的方便,除了華人社會。
日常生活培育「心靈胚胎」
話說回來,聽光碟播出來的「音樂」,於成人來說可能是陶冶性情及紓緩情緒。可惜對孩子來說,試問「被逼的聽」能產生享受、陶醉、共鳴嗎?香港嬰幼兒不聽某首光碟歌曲或音樂就睡不了的例子時有所聞,依賴外物來調節自我行為最危險不過。常被外界控制,令孩子喪失了自我行為管理的能力。最怕是日後孩子不能靠自己來紓解自己,需要以高度刺激物或事。做任何事必須要思考對幼兒的心理發展,家長除了培養好肉體胚胎,更要培育好心靈胚胎。培育抽象的心靈胚胎是要靠日常生活,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音響器材的進步,令孩子聽覺可更敏銳,還是更遲鈍?聲音是有方位的,能夠根據聲源定向方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其中一項重要能力。例如孩子的左方有人打碎玻璃,孩子理應望向左邊(可能有些港人會稱之為「八卦」),這是正常本能反應,自我保護能力的一種,也是鍛煉這種以聲源定位能力的好機會。但是由於孩子長期每天被逼「欣賞」家裏環迴立體聲的冷冰冰「音樂」,磨滅了他們對聲源方位的敏感,不能理解聲源方向的孩子好像失去了聲音方位能力,已產生不了應有的本能反應。日後更可能影響逃生能力。
人若能自在地做與聲音配合的活動,如演奏、跳舞或歌唱,自然會產生興趣及享受的感覺,這種結合(association)對人類將來的音樂發展是重要的。指的是家裏物件的碰撞聲及真人的唱歌、跳舞,而不是看螢幕,是親身現場聽着音樂看着爸媽跳舞。沒有動作或碰撞,理應是不能產生聲音(formation of sound),然而用光碟機卻能播放聲音,令孩子不能理解非常混淆。一次,小小正在操弄電子琴,媽媽示範這一按鍵是結他聲,這一按鍵是鋼琴聲,這一按鍵是鼓聲。小小哭着說為什麼他沒有自己的聲音,小小只想聽的是電子琴本身的聲音!原來孩子最需要的是最簡單直接的聲音。
媽媽「哼」出「無敵之歌」
其實,世上沒有任何聲音美得過媽媽「哼」出來的搖籃曲(lullaby),用真人口部發聲系統發出的旋律是令幼小人類最能產生安全感及和諧感。胎兒五個月大左右在媽媽肚子內已能聽見了,若準媽媽常愉快地唱着一首歌,這首「無敵之歌」可在孩子出生後作安撫用,萬試萬靈!
為什麼常說「哼」搖籃曲,而不是唱?因語言對胎兒能起的作用不大,但人聲的調、節、律、韻、音等頻度可讓胎兒產生感覺,容易吸收成為記憶,可發展成從媽媽那裏得到安全感。這是人類語言及唱歌力量的開始,絕對能配合早期人類的發展傾向及發展內需。
幼兒教育需腳踏實地
記得在加國蒙特梭利幼兒園工作時,拍檔是墨西哥人,問她為什麼墨西哥人人都能歌善舞,她回答說因為國家較窮,孩子從小沒有太多錢,親友聚會時的節目是在家中唱歌跳舞,隨意在家中找到能敲打的東西,便用作打節拍之用,其他親友便隨之歌舞了。她說從小習慣的「家中音樂會」已內化成為音樂細胞了,這樣的傳統行為文化承傳下去,待長大後再用意識來「學」音樂,便較易喚醒其音樂細胞,學音樂的能力也似乎特別高似的。根據「人種誌」的研究所得,族人的音樂感強,是人類行為文化承傳的果效。這代代相傳的文化傳統真的要好好承傳下去,讓每位墨西哥孩子有機會享受這文化。
十多個月大的孩子最喜歡自發在家拿東西東敲西打或擲在地上,這是他們主動把死物發出聲音來認知物件質感的途徑之一,日後能發展出只聽其聲已能認知物件的能力。孩子要認知的是什麼物件跟什麼物質能發出什麼的聲音,而不是工廠製造的樂器的指定聲音。這是聲跟音的源頭認知,這是「聲之源」及「音之本」。主動認知物質聲音的「興趣」通常維持數月便消失。若無危險,由孩子做吧!家長更會發現孩子需滿足這「物質聲感」才願開口說話,尤其是男生!
幼兒是人類之本、人類之初、人類之源,授於幼兒的應全是所有東西的根本、起初、源頭。所有幼教的方法必須遵守這個原則,不拔苗、不跳級,腳踏實地走每一步,這才能令孩子日後有創造發展的無限可能。若成人能把範疇擴大,跟大自然規律連結起來的話,必能啟發孩子的創造性潛能。我們應把音樂藝術發展的機會留給孩子,不可將我們預期的成果強加給他們(例如催谷他們考音樂評級試),這樣孩子才能享受此發展創造(教育)的過程,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美。
現今流行的兒歌速度之急,應是世界之冠,尤其是華文兒歌中再難找到優美、柔和及平靜的音韻。現代的所謂「兒歌」重拍子,急口令式、節奏快、音量大,再配合高度刺激物,如七彩繽紛的物理環境。還有,現在一小時音樂課的「豐富課程」原則,急速的轉換令孩子瘋跳,耳朵被逼接受,難以有足夠時間享受。而在極滋擾的狀態下,孩子的音樂感應能力大大降低,此乃成人一廂情願幹的「好」事。“Less is more”真的太難明白?媽媽在家裏唱的歌,跳的舞是全世界最動聽、最優美的啊!音樂跟藝術是人性的產物,難道機器能夠取替嗎?
幼兒期是聽覺最敏銳的階段,其靈敏度是成人的最少四倍,不用太大音量孩子也聽得清清楚楚,但所謂的「音樂課程」卻吵得連成人都受不了,何況是幼嫩而又敏感的小耳鼓呢!成人要做的是保護,而不是破壞,耳朵屬人類非意識被動接收器官,不用刻意去用也可聽見,這對其發展的影響極其重要,請三思!若希望孩子保留靈敏的聽覺,只要帶孩子到郊野多聽大自然環境的聲音,與小鳥叫、流水聲、風吹葉子聲便是了。
機械控制人類的世界
我們的電子世界有了冰箱,孩子便沒有新鮮食物了;有了電子屏幕教學,孩子就不能記着老師在板上的筆順了;有了電話,人們便不用見面了;有了電燈,孩子便不能早睡了;有了空調,孩子的身體弱了;有了電腦及電子遊戲,家長沒有時間了;現在更有了無線上網、iPhone,孩子瘋了!是幼教落後?還是成人對幼教的無知?
已故香港教育大學榮譽院士陳陳淑安老師曾說:「現在是機械控制人類的世界,也可以說是死物支配生物的時代。無論醫療、經濟、軍事及教育等都迷信電腦。自幼開始把活的人腦埋沒,由死的電腦控制,可憂慮啊!幼教的電子教學及小學的電子課本則禍害更甚了。」近日聽到一個消息,得知某些小學實行電子體育課,需要用身體來操作的遊戲機代替到室外活動,實在可笑。難怪那麼多孩子有特殊需要,如感覺統合問題等。
希望日後所有的科技發明家能多認識一點幼教,在其製品說明書內文加上「家長提示」,好讓人類能有機會正常發展下去,我在此代孩子說聲謝謝!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