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雜交水稻之父」尊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袁隆平教授與世長辭,全國哀悼,不少與他素未謀面的老百姓,包括中、小學的教師和家長,長途跋涉到靈堂敬禮悼別,場面動人。可是袁教授去世的消息在香港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學生對他在科學上的貢獻所知不多,筆者認為以後科技教育應與國情教育增加互動。
推動地球持續發展,與中國發展息息相關
袁隆平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發明了創新的水稻生產方法,挽救了當時受饑荒之苦的中國人民。據統計,中國可種植的耕地佔全世界的7%而已,要在這偏小的範圍內生產足夠的糧食,來養活14億人民,殊不容易。
事實上,袁教授的農學研究成果更惠及全球,尤其是對面臨糧食不足的第三世界國家,更是貢獻極大。雖然香港對饑荒問題冷淡,國家卻不敢鬆懈。國務院總理李克强在今年「兩會」時指出,國家「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是中央的重點工作之一。
與此同時,總理亦建議「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繼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等大型自然科學工程。一般人會視這些工程為典型的環保及保育任務,目的是推動地球持續發展,提升人類生活環境質素。例如大家特別關心空氣中存在大量PM2.5而造成霧霾,而這些只有2.5微米的懸浮微粒可穿透人類肺部氣泡,隨着血液在身體內循環,對人體的健康會帶來很嚴重的威脅。
此外,這些工程實際上與中國糧食生產也息息相關,因為被污染的空氣、水源及土壤,必然影響糧食質素。如人民吃不飽,又怎能維持經濟發展步伐?若無法維持發展勢頭,國家又如何與強國競爭呢?
加強學生對國家先進科技及國情的認識
最近教育局宣布高中通識教育科將於下學年進行改革,改名為「公民及社會發展科」,當中設有四大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及「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加強國民身分認同及國情元素。
筆者建議在課程中,多注重國家科技發展,加深香港學生對國家先進科技,例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500米口徑全球最大的球面無線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促進5G應用的「北斗衞星導航系統」,以及認識科技策略,包括為什麽國家要自主創新?為什麽要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國情教育+科技教育」可使學生從科學角度了解國情,例如深入認識袁隆平的農學科技研究 ,如何對解決國家糧食問題作出貢獻。
筆者另一建議是,學校在推行STEM教育中也可加入國情元素,例如向學生介紹大灣區建設及國家面對的挑戰,然後教導他們如何利用科技去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適逢政府撥款五億元,推出「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向每所資助中學提供100萬元,讓它們自行添置所需的資訊科技設備和專業服務,以及舉辦更多相關的課外活動,加深學生對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大數據等技術的認識 ,政府可以考慮利用這計畫,鼓勵學校落實「科技教育+國情」的建議。
此外,筆者希望新設的「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及增潤的STEM教育可以雙管齊下,增加本地高中學生對科學、科技的熱誠,為香港培養更多立志承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光纖之父」高錕教授等科技偉人的未來新一代,為香港、國家、全人類作出貢獻。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