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投資

儘管SRI資產規模日漸龐大,但投資管理風格之保守性、被動性、限制性的改善,仍需時間促進及整合。

藉投資同時實踐社會公義、環境保護、永續性經濟發展等正面價值因素,帶動近年社會責任投資(SRI)於全球成為快速發展的新型投資產品,造就SRI全球資產管理規模(AUM)高達23兆美元。然而SRI自2015年錄得強勁回報後,去年投資表現未如理想,引發市場對SRI投資風格的批評及誤解,但筆者認為這不失為重塑價值與發展模式的大好時機。

截至2016年底數據,安碩MSCI凱特400社會指數基金(NYSE:DSI)於過去一年(10.9%)、三年(8.1%)及五年期(14.2%)的年度化回報率都落後於標準普爾500指數(12.7%、8.5%、14.6%)及MSCI USA IMI指數(12%、8.9%、14.7%),因此有市場言論指,SRI投資風潮已經由熱轉冷,並批評其回報表現欠佳是因為投資過程缺乏透明度、追求財務指標及社會回報互相抵觸等問題造成。

SRI成主流投資趨勢

然而,與市場批評並存的事實是,SRI正處於不斷改善及發展過程中,而且有不少金融機構對其發展前景仍抱持樂觀看法,甚至落力推動相關投資產品面世,舉例去年12月全球著名私募基金TPG(德太投資)宣佈投放1億美元於社會影響力投資基金;Bain Capital(貝恩資本)預計今年內推出SRI主題基金;投資銀行高盛亦一直關注SRI行業的各種投資機會。

其實金融市場有不少機構都積極以自己方法來推動SRI,例如自稱慈善投資機構的Omidyar Network(歐米迪亞網路)便自行制定編纂框架,以評估不同形式的SRI投資方法,由於其評估內容跟一般資產管理報告相似,幫助投資者把SRI連結商業面向,從而大幅增加投資信心。

筆者相信,以上因素將能幫助SRI資本更具有流動性及趨向專業管理、重新調整市場及行業定位、加強大眾對投資信託義務的理解;吸引更廣泛性及複雜性的公私營機構(如銀行、家族團體、退休基金等)參與,使整個行業獲得更持久性增長。在此背景下,未來投資者對SRI的好感及關注勢必增多,當投資需求轉強,全球金融機構持續研發相關產品,供給可望大幅增加。

不過,改革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儘管SRI資產規模日漸龐大,但投資管理風格之保守性、被動性、限制性的改善,仍需時間促進及整合,期望SRI能進一步慢慢成為主流投資趨勢。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