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鮮人該學一學的人情世故

婉拒是在不傷人自尊心之下,堅持自己的原則,它需要高度智慧。

人有權利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不想做、不應該做的事,因為對別人說No就表示對自己Yes,例如,「你可以替我寫推薦信嗎?」「不好,我對你的認識還未深到能寫出好信的程度」「你可以投資我開的公司嗎?」「不行,但是謝謝你問我」「你可以幫我寫報告嗎?」「不行,這違反我的誠信原則」。

書上說你不必多加解釋,因為說No是你的權利,你不欠他理由。如果對方十分頑固,不接受No的回答,你就要像壞掉的唱片一樣,重複說不,直到他退卻。學生問:這不是跟鍥而不捨的觀念衝突嗎?過去老師都教我們要不氣餒、不放棄。老師不肯收你做學生對不對?沒關係,程門立雪,一定堅持到對方軟化。他們問:究竟是要很識相的知難而退,還是要厚著臉皮,死纏爛打,一定弄到對方點頭才干休?

我很高興學生終於懂得思考了,這兩個處理事情方法不衝突,它的差別在對象是誰。如果操之在己,你要把一件事做好、把一個技術弄通,那麼絕對應該鍥而不捨、精益求精,因為你的堅持沒有妨礙到別人;如果是操之在人,那麼人家拒絕後,就要尊重,不可拐彎抹角的去糾纏。

聽懂言下之意 不當白目人

婉拒是在不傷人自尊心之下,堅持自己的原則,它需要高度智慧。如「對不起,我那天家裡正好有事,不能參加」或「對不起,我現在不方便」。你不可以說「家裡有事?我可以改期」,或是「現在不方便?沒關係,我等你」。

其實這種察言觀色的技巧本來不必在大學裡特別開門課來教,小時候眼睛看著大人處理事情就自然學會了,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很多孩子都不曾跟在父母身邊,看過父母處理事情,又不曾讀過世界名著或其他刻畫人生的小說,所以他們對學校圍牆以外的世界陌生的很,無法從別人含蓄的言語中猜到他話背後的意思,就聽不懂別人客氣的暗示,因此就做出白目的行為來了。其實即使教,有時還教不會,因為這中間分寸的拿捏很不容易,要做到圓融而不圓滑、有骨氣而不傲氣,不是一天兩天學得會的。

其實,人生的幸福有很大一部分決定於我們能不能交到知心的好朋友,山窮水盡時,不要想「解脫」而要想「解決」,解決之道往往在我們累積的人脈中。假如我們訓練出來的大學生懂得尊重別人的空間、珍惜別人的時間、聆聽別人的意見、替別人著想,求助前,先反求諸己,不推卸責任、不怪罪他人,那麼22K不過是門檻罷了,他以後一定是所有老闆搶著要的人。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獲作者授權轉載。

洪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