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產品隨社會發展層出不窮,近年英美國家開始興起的社會影響債券(Social Impact Bond,SIB)便是一例,理念是引導資金投向有利社會整體效益的項目。據英國非牟利諮詢組織Social Finance報告推算,自2010年起全球發行社會影響債券共有98隻,募集金額約26億港元,受惠人數約11萬人,主要集中歐美地區。
SIB的運作模式
究竟什麼是SIB?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定義,SIB涉及7個步驟:(1)投資者先向指定中介機構買入SIB;(2)中介機構把投資者的資金撥給非牟利機構;(3)非牟利機構提供援助服務予社會上有需要人士;(4)當社會機構提供完服務,第三方獨立評估機構便會評估它們的服務成效;(5)待評估完成並取得分數合格;(6)政府及其他公共投資者會向社會機構繳付款項;(7)最後中介機構再向最初投資者支付利息及本金。
投資者買入這種債券有否「錢景」?筆者認為,SIB是新式投資產品,強調投資獲利同時為社會做好事,令投資行為肩負社會責任,直接協助解決社會問題。觀察資料,現時英美國家較為重視及發展SIB,部份主流金融機構例如高盛就十分支持有關項目。
與一般債券的純商業運作有別,SIB特點是直接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舉例說,以往投資者用100元買債券,實質是借貸給企業,並不能左右其營運決策;但投資者用100元買入SIB,假設社會服務機構拿去支援減少青少年犯罪的項目,藉此減少他們判入兒童院或坐牢的數字。重點就在此,從政府角度,一個人坐牢是牽涉社會開支,若SIB真的達到目標,減少青少年坐牢,而政府減輕200元成本,則它絕對願意回饋150元給投資者。如果項目失敗,投資者的100元就會虧掉,而政府就不用為這個項目埋單。
官商民合作更具意義
故筆者認為,SIB有助政府節省社會成本,分擔社會風險,實踐「官商民」(政府、商界、公民社會)的合作模式。當然,若項目最後失敗,政府或會拒絕繳付款項,投資者則面臨損失,故要考慮箇中風險,小心選擇提供服務的機構。現時SIB市場規模與全球金融市場份額比較,只是小巫見大巫,但任何創新債券都需要時間培養風氣及推動發展,過往金融界一直渴望開拓新興投資領域,而SIB兼具正面理念及投資趣味,預料未來投資市場上將有更多討論。
原刊於 iMone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