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香港社會反修例風波的陰霾籠罩下,歷時兩星期在香港舉行的中國古董拍賣會於10月的第二周落幕,各大拍賣行普遍對國內及外國潛在買家到訪與否均持觀望態度。然而,事實證明雖然香港經濟面臨衝擊,很多行業正艱難面對困境,唯古董及藝術品市場卻做出了亮麗佳績,為當下局面打下了重要的強心針。
這期間如走進不同拍賣公司的專場,你會發現來自中國內地及世界各地買家的足跡,人數彷彿比去年同期的多。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說,起初還各自以為是少數「勇敢到香港購物的人」。大家皆認為中國古董一向是環球藝術品市場的重要部分,其價格不應受個別地區負面環境的影響。
香港蘇富比拍賣會成績斐然
這次秋拍的重點落在香港蘇富比上,其六個古董專場拍賣會成績斐然,總成交價達6.97億(港元,下同)。當中成交價最高依次為清乾隆料胎黃地畫琺瑯鳳舞牡丹包袱瓶(2.07086億)、明宣德青花海水雲龍紋高足碗(7496.2萬)、明成化青花萱草紋宮盌(5673.8萬)。此外,這次拍賣行推出的5件宋代瓷器亦全數成交。
而中國嘉德、保利等拍賣方面,其各專場的成績亦同樣振奮,如保利的「十面靈璧山居甄選中國歷代名瓷」、「玫茵堂及重要私人珍藏明代瓷器」、嘉德的「中國古代陶瓷」等專場的明、清官窯,以至唐、宋、元時代的高古瓷均錄得高價成交。
在另一邊廂,香港佳士得推出小型拍賣「古今」專場,重點包括新加坡已故藏家郭克禮(1920-2018)的珍藏。據相關資料顯示,郭氏建立其收藏絕非作投資用途,他將所有藏品置於家中,且差不多為每件藏品作記錄。因是小型拍賣的關係,這專場的郭氏珍藏系列拍品大多較為「非主流」,且起拍價亦不算低,但在163項的拍品中,成交數量仍逾75%,反映收藏界對真品的認同。
即使是一些本地小型拍賣行如誠昌國際,這次亦推出了近百件從漢代至元代的高古陶瓷。據拍賣行負責人透露,這是澳門昔日古董老字號永大古玩公司的藏品。本次拍賣這部分算不上有很多精品,唯整體看起來卻是無疑問的真品,再一次反映在膺品充斥的市場下,真品確是難求這道理,最終擁有高成交率並非偶然。
觀乎香港的中國古董拍賣市場,明清官窯瓷器為主要品種,得到中國內地、港、台藏家的追捧。唯唐代至元代的高古陶瓷經過這些年來的發展已變得成熟,受歐、美、日等藏家的國際認同之餘,近十多年來更有中國國內龐大的生力軍進入巿場,故在價格上一直走好。且不少高古瓷精品的價錢到了現在還遠遠不如明、清官窯瓷器,其市場價格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若論藝術及歷史價值,這類高古瓷卻代表了唐、宋、元等黃金時代的燦爛文化,當時的中國在繁華的經濟之外,其生活文化、審美觀念、以至政治制度亦被其他各國所效法,成為中世紀世界歷史的里程碑。所以,收藏這類器物不只是了解歷史,還透過藏品來學習古代盛世的文化素養。看到唐三彩器物上的西方特色,與中國本土的設計互融,不禁見到「國富民強」的藝術表現:在經濟富足的同時,在文化上擁有海納百川的強大胸襟,並對國際文化交流表達認同與尊重。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