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創教育之創業八步曲

在香港這個「後物質社會」,年輕人重視自我實現和自我表達,亦希望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及空間,所以部分年輕人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自僱人士,學歷較高又有一定的財務資本及社會資本的,甚至希望成為創業家。

社創教育包括社工教育及創業教育,社工的工作是由政府及基金會資助,主要是扶貧助弱;創業家是商人,提供産品或服務去賺取利潤,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市民獲得工作職位。創業風氣對社會有兩項得益,首先是增加工作崗位,提升就業率;其次是鼓勵創新文化,因為創業要成功,就要不斷推出新産品或服務,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勝出。所以創業教育受到重視。

創業教育是顯學  青年望成創業家

在2016年的全球創業觀察報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中,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在香港及深圳兩地各找了2000個受訪者,訪問兩地人們對創業的看法。調查發現,首先香港有56.8%的受訪者覺得充滿機會;而深圳有77.6%的受訪者覺得充滿機會,相比之下,深圳人對當地的商機比香港人更樂觀,多了20.8%。

其次,32.4%的香港受訪者覺得自己有能力創業;而在深圳,35.8%的受訪者覺得自己有能力創業,作為比較,香港比深圳少2.1%。最後,40.2%的香港受訪者害怕創業失敗,37.9%的深圳受訪者害怕創業失敗,香港比深圳多2.3%,兩地相差不大。

創業教育,現時可說是顯學,在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中,「創業」通常是必修課。在香港這個「後物質社會」,年輕人重視自我實現和自我表達,亦希望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及空間,所以部分年輕人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自僱人士,學歷較高又有一定的財務資本及社會資本的,甚至希望成為創業家。現時7個青年人中,就有一個想創業。

創業八步曲

創業的第一步是發掘、評估及開發商機。商機是指沒有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市場中現有企業留下的空缺。商機的出現是因為買家會覺得賣家的產品物超所值,而賣家從買家所得的價錢遠高於生産的成本,買賣雙方都滿意這個交易。這種雙贏的情況,多是因為賣家提供一些免費的附加價值給買家,但其實賣家所提供的附加價值成本極低。

商機是客觀存在於市場中,市場中的企業都是在追逐商機。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會産生弱肉強食的激烈競爭。舊的商機消失後,新的商機會出現。沒有商機,就不會有「交易」。所謂發掘商機有兩條進路:發掘沒有被滿足的市場需求;研發出性價比較現時市場中同類産品更佳的新產品。

第二步是市場研究,包括收集潛在顧客的需要及喜好,也去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特色、定價、口碑等。如果人脈廣闊的,可以嘗試透過朋友的朋友去認識想進入的行業中的前輩,從而瞭解有關該行業的知識或行規,甚至可以找到合作伙伴。最後是根據所收集的資料總結沒有被滿足的市場需求。

第三步是設計產品、服務或交易平台等。而這設計過程包括根據顧客喜好的研究結果,以及參考最強對手的產品,當中的重點是要好過對手的(Better than the best),而好過最好就是創新。能夠運用創意去創新產品或服務、甚至宣傳等,都是業務成功的關鍵。

第四步是設計產品。用精簡的物料及步驟製造一個原型(prototype),然後邀請可能的使用者分享他們使用後的感受,這些分享可令產品設計師藉着同理心,設計出令顧客更滿意的原型;然後這個改良原型再收集使用者的感受,過程要不斷循環直至使用者滿意,而這個循環應該是快速迭代的過程。

所謂發掘商機有兩條進路:發掘沒有被滿足的市場需求;研發出性價比較現時市場中同類産品更佳的新產品。(Shutterstock)
所謂發掘商機有兩條進路:發掘沒有被滿足的市場需求;研發出性價比較現時市場中同類産品更佳的新產品。(Shutterstock)

第五步是推算達到收支平衡所需要的時間。首先是計算每個月的支出,例如租金、職員的工資及福利、營運所需要的雜費、維修、折舊、稅項等。當這個每月總支出少過每月的營運純利,就是開始收支平衡。首先要為主打的産品訂價,及計算每單賣出的産品減去生産成本後,帶來多少純利,然後計算需要有多少客人購買産品。

客源分新客及熟客,吸引新客靠口碑和宣傳;吸引熟客是靠服務素質。如果每月的總支出是50萬元,而每次賣出産品給客人所得的純利是500元,則每月需要有1000個客人光顧。

第六步是計算所需要的總投資額,令營運有足夠的現金流,避免因為欠缺流動資金而倒閉。通常越快達到收支平衡,總投資額越小。若果遲遲未能達到收支平衡,營運會有危機,需要邀請朋友投資,成為新股東及董事,協助管理業務,例如找新客、改良産品或服務等。

根據2016年全球創業觀察報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香港創業的平均起動資金是$550000,深圳的平均起動資金是$590000。計算了總投資額後,便要接觸可能有興趣的投資者。

第七步是管理風險。在美國,每年有750000間新公司成立及倒閉[1]。其中60%的新公司可以活過第一年,36%新公司能活過第5年,25%新公司能活過第8年,只有12%新公司能活過第19年。這些數據顯示創業風險不容忽視,創業者要熟習控制風險的技巧,例如「潛在問題分析[2]」。

第八步是要編寫每年的策略計劃,包括3個部份:首先是形勢分析,主要是盤點及比較公司所面對的不同商機、風險、優點及弱點。

先找出利潤最佳及最有勝算的頭2、3個商機,然後基於所選擇的商機去制訂該年的業務目標,最後根據「潛在問題分析」及「潛在機遇分析[3]」去落實行動方案,包括指定行動的負責人、確定績效指標,及評估行動所産生的影響力大小和行動的成功率有多少等,而這個策略計劃應該每個月都要檢察,一些效益不佳的行動方案,在修改了1、2次後仍沒有改善,就要當機立斷剔除或換人。

最後,從創業經驗中學到的技巧及知識,比書本上的更實用。

註:

  1. Scott Shane (2003), A General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Individual-Opportunity Nexus,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p.5
  2. 潛在問題分析 (Potential Problems Analysis)及潛在機遇分析(Potential Opportunity Analysis), 可參考 The New Rational Manager. Chapter Six

紀治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