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26日
協助兒時好友小麒麟,拍攝他擔大旗的《麒麟掌》(原名《獨覇拳王》)。此片的出品公司曾以100萬港元高價,邀李小龍拍戲遭拒,但李反建議若讓小麒麟當主角,他便同意當武術顧問(不出鏡),只可惜在翌年3月公映時,未經李同意,便用剪接手法將李加插入片內(雖只幾秒時間),而其英文片名之一竟是 Bruce Lee & I(李小龍與我)!其實,在《唐山大兄》 之後,李便要應付排山倒海而來的真假片約,親戚朋友中認識與不認識的,似乎個個都有可能是中介人,一時間,在一個本是自家人的香港,李小龍便要無奈地六親不認!
《麒麟掌》在嘉禾片廠(租用)開鏡當日,丁珮、薛家燕、夏萍和眾多圈中好友都有到賀。此時丁珮正在《窄梯》中任配角(謝賢演/導/出品),而另一前邵氏艷星、丁珮舊同事金霏,亦同時在《麒》和《窄》两片中参演。《麒》片中有多位《猛龍過江》的綠葉演員参演,而任該片重要童角的歐陽德東,他的誼姐便是李小龍好友、無線電視名藝員「三毫子小姐」森森(黎小斌),她在李死後三年與他胞弟李振輝合組「四樂士」樂隊,一年後結婚,六年後離異。
1972年7月29日
舉家搬進九龍塘金巴倫道41號的「栖鶴小築」獨立屋(此「栖」字,是前屋主的日式寫法,屋內有日式花園),两層高和前後園的格式,與美國一般民居相約,但在當年的香港已屬豪宅,李小龍在此渡過他人生最後的一年。此屋距他兒子讀書的喇沙只半公里,距嘉禾片廠(牛池灣斧山道8號)三公里,距浸會醫院(十個月後進急症室的醫院)和廣播道「五台山」(當年主要電視台和電台的集中地)一公里,距畢架山道丁珮家一公里半。
1972年8月12日
致函《黑帶》雜誌社長兼好友Uyehara,多謝他由美國寄來的「群英殿」(Hall of Fame)獎牌, 該雜誌每年由讀者選出年度群英殿得主,李小龍是該年當選七人中之一,將在10月號公佈。李向Uyehara慨嘆現在的成功,實帶來不少壓力,而像他那樣的真心好友,在香港已買少見少。
此際或較早,李小龍協助已染病的摯友嚴鏡海,完成嚴的最後書作 Wing Chun Kung-Fu (詠春功夫),並以「技術編輯李小龍」名義助陣,由《黑帶》雜誌出版社出版。
同月,李小龍接受两份外國傳媒的英文專訪,其一是美國《君子雜誌》(Esquire),其二是新加坡的 New Nation 晚報,李以一貫率直的性格,坦然批評當時的香港影壇生態。而香港中文傳媒對李的報道,亦開始轉向嚴苛。
1972年9月
電召徒弟NBA籃球名將謝柏月中到港,拍攝新戲《死亡遊戲》的打鬥戲段,當時《猛龍過江》仍在後期製作尾聲,但謝柏在美國的籃球季度即將開始,當時是難得的空檔。這位身高7呎2吋(2.18米)的黑人籃球天皇巨星,早在他就讀洛杉磯加大(UCLA)時已是李的徒弟。估計謝柏的大師兄、洛杉磯振藩武館助教伊魯山度,亦於此際到港,拍攝《死亡遊戲》的戲段。
月尾,華納副總裁 Fred Weintraub 到香港,與李和鄒商討拍片事宜。李返港後,除了一直與華納高層保持聯絡外,更將《唐山大兄》和《精武門》的拷貝寄給 Weintraub(尚未在美公映),華納內部睇過後反應不大,此二片只屬傳統武打電影(羅維作品水平),與當時每月各片商送檢華納的港產片並無太大突破,與邵氏的只屬同級。但 Weintraub 對李小龍別具慧眼,認為機不可失,為了減低華納的風險,遂以自己公司(Sequoia,實是華納衛星公司)名義,毅然赴港與李和鄒洽商。
1972年10月5日
接受歐醫生(Otto Au)的檢驗,李小龍投訴四個身體問題:臉頰凹陷、出汗過多、暗瘡、體重下降,歐醫生遂安排李下個月做腋下汗腺切除手術。
1972年10月14日
李小龍憑《精武門》獲台灣金馬影展「最佳技藝特別獎」。是月(10月號)的《黑帶》雜誌,公布李首次被選入該年度的「群英殿」,两年後(李死後15個月)再次當選。
1972年11月初
李小龍與鄒文懷雙雙赴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