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重要 常用於扶貧 對全港有利

——論 TSA 爭議(二)

監測總是會暴露了系統內大大小小的各類問題,也是要求政府扶貧助弱的依據。很多事物總是雙刃劍,有利亦有弊。綜觀來看,甚至結合亞洲的經驗,有監測仍是比沒監測好。

監測的重要性

 
監察不同年級、跨年份、及不同類別學童的成績改變,就如檢測血壓、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數,是所有國家都希望建立或已在進行的教育評鑑系統。
 
美國在1960年開始建立他們的 NAEP(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來評量全美學生的教育水平,香港亦在70年代建立學科測驗(HK Attainment Test,HKAT;TSA 的前身),小學一年級至中三,每級均設中、英、數測驗,算是先進單位。
 
到了這個年代,不單止西方國家,甚至非洲多國,或太平洋的小島國(如:Fuji 斐濟,Tuvalu 圖瓦盧)也設立教育監測系統。
 
因為如要了解教育在不同階段所產生的問題或成效,便要由較低年級開始,所以大部份系統都由小學生開始進行監測,有些國家甚至一、二年級學生(如,芬蘭小學一至六年級)也參加。
 
英國、澳洲、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國家,甚至考試壓力巨大,有着極多操練的韓國及日本(部分省份),在完成這些監測後,都會向公眾公布各學校的成績,提供學校排名榜。
 
相對來說,香港教育局過往只向學校提供達到基本能力的達標人數百分率,實在是十分「體貼」及「低調」的了。直到去年,在優化措施出台後,甚至不向小學提供達標百分率,如此看來,對學校的壓力可說是微乎其微。
 

監測往往用於扶助弱勢社群

 
內地近年也投放很多資源,參考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建立的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很多時候,有了全國各地學生各級成績的表現,知道那些學校有所不足,如貧窮線的建立。國家之後要面對的,就是如何改善表現較差的地方教育,提供援助。
 
所以對中國及其他國家而言,完成監測的下一步,往往就是投放資源做扶貧,也是政府勇敢面對社會差異的起步點。雖然監測各省市教育部門的表現,可能引起如香港學校類同的操練,但如缺乏數據支持,我們的扶貧工作是否足夠,便會無從得知。
 

薄弱學校更需要監測察

 
頗多專業、中產人士、學者等,經濟資源足夠讓孩子各展所長,也不希望將孩子「逼瘋」了,他們也樂意四出推銷這思想。政府不監測,中產專業人士當然有時間及能力監察他們子女的學校,甚至用腳投票,改送子女到其他學校或海外升學。可是那些忙於工作的低下階層,要是缺乏政府這類監測系統,便只能望天打掛。從這個角度看來,更需要政府監察的,似乎是弱勢群體學生更多的薄弱學校。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侯傑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