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起跑線」這個名詞一點都不陌生,許多廣告都以此招徠。究竟這條線怎樣畫?幼兒的學習又涵蓋多少範疇呢?而當中的認知範疇又以甚麼理念作依據呢?
能力的起點
顧名思義,「起跑線」指的是能力的起點。協康會在2012年出版的《兒童發展評估表 (修訂版)》是一個很好的參考。評估表列出六大學習範疇(Domain)的評估表、評估紀錄及發展進度表。六大範疇包括:大肌肉、小肌肉、自理、認知、語言及社交與情緒。至於另外一本出版物《兒童學習綱領》是一本合適的指引,讓幼稚園老師和幼兒教育工作者有效地編訂兒童訓練課程,家長亦可作為參考。我最感興趣的是認知及語言兩部分,語言是思考的工具,「認知部分」和「語言部分」是發展幼兒智能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兒童學習綱領》「認知部分」陳述了感覺知覺、因果關係、空間概念、物件概念、顏色概念、形狀概念及數學概念等的兒童訓練課程;而「語言部分」的課程內容包括語言表達及語言理解兩部分,而貫徹「認知部分」和「語言部分」的核心理念,就不能不提其中一位著名學者皮亞傑(Jean Piaget)的觀點 。
幼兒階段的觀察
皮亞傑這位瑞士心理學家最著名的研究就是觀察女兒的成長過程(註1),並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綜合其他的發現,得出我們一致認同以年齡階段區分的四個認知發展階段。認知發展階段的其中特色是發展具有普遍性、發展順序不變,但具有個別差異。這四個認知發展階段其中和幼兒教育有關係的是「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及「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感覺動作期」這個階段是指0-2歲的幼兒,「前運思期」(註2)這個階段是指2-7歲的兒童。「感覺動作期」的幼兒在這個階段由本能的反射動作發展至目的性的活動,以各種感覺器官進行探索;「前運思期」的幼兒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能思考但不合邏輯,不能了解事物的全面性。這個最著名的實驗就是把盛載在高身玻璃杯的一杯水倒入一杯矮身玻璃杯內,水的容量不變,不過這個階段的小朋友不能分辨:雖然容量一樣,但是認為矮身杯的水份量較少。
皮亞傑提出認知發展過程有四個核心概念,包括基模(schema)、同化(assimilation)、調適(accommodation)和平衡(equilibrium)。「基模」指的是把新掌握的概念形象化,也是人類汲收知識的基本架構;「同化」指的是以既有的基模解釋新經驗,把新經驗納入既有經驗架構中;「調適」指的是既有基模不能同化新知識時,就必須改變基模來整合新訊息;「平衡」指的是經由「同化」與「調適」的功能,而達成的一種自我調節的歷程,倘若既有基模無法適合新經驗,無法產生同化作用,在心理上即失去平衡。幼兒智能的發展過程,乃因應自己在適應環境的歷程中,為求心理平衡,不斷同化、調適,納入新經驗,修正既有認知結構,經歷平衡、失衡,智能得以持續發展。
皮亞傑的理念影響深遠。對家長來說,許多擦身而過而被忽略的事情,都是引證理論的活生生例子,有機會都可以跟大家討論一下。
註1:讀者如果有興趣了解這四個發展階段,可在網上Youtube頻道自行輸入關鍵字Jean Piaget作搜尋索引,那就更清楚了解當中實驗的實施。
註2:「前運思期」可再細分「運思前期」及「直覺期」,這裏不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