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社會世界中,孩童的研究是非常缺乏的。對我來說,孩子並非白紙一張,成人對他們的認識才是白紙一張!
孩童發展是在一系列階段的展開
日內瓦的哲學家捷克斯‧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 -1778)強調兒童本身就是兒童,不是一張白紙,我們應該以尊重及認真來對待他們。根據大自然規則,孩子童們絶大部分是靠自己來成長和學習。今天,我們把這個規則稱為生物的成熟(biological maturation)。盧梭建議,發展是在一系列階段的展開,在每一階段,孩童用不同方式來經歷世界。孩子們在每一階段的思考和行為方式,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特色。兒童的本性就是順理自然,還未被成人社會污染。所以幼兒教育應是保留他們的最佳自然狀態。他們有着已被安排的一切本能,去適應世界及學習世界,我們應善用孩子本能的積極主動,而並不是只顧及課室管理及教育系統制度的配合。
用評估表格評判孩子並不公平
其實,要做到配合傳統教育制度系統並不難,只要成人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紙上即可,但是要把動態學習的孩子放在紙上似乎有點難度吧!他們的超強學習能力以快速吸收以至內化,而所吸收的能力又似乎不易被察覺。孩子的觀察能力及技巧不佳的,真是難以把他們以系統的理性「記錄」下來。若這樣來用張表格紙來評他們,似乎不太公道!
閱覽傳統的評估表格,很難發現有「孩子是否一位喜樂兒童」的一欄,是否表格不重視孩子的內心嗎?孩子的內心需要什麼,作為父母的知道嗎?怎樣執行我們懂嗎?怎樣來配合我們懂嗎?其實媽媽本能是懂的,只可惜女傭的角色太早取代了媽媽的作為,令媽媽的本能被慢慢減退,被理性的世界取代了。當然母愛仍在,但母親本能不再!
當我們要當上某個職位時,我們可依靠以往的經驗或參與學習班來履行理應的職務。但當成人當上父母這個「職位」時,他們沒有以往做家長的經驗可參考,真是白紙一張地做起來了!幸好你的服務對象是不會開除你!
而我對「白紙」的理解是,上天(大自然)安排的人類潛能決不是白紙。而人為的,對孩子來說才是一張白紙。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謂「心就像我們說的白紙一樣,沒有任何污點,沒有任何思想。而它如何被裝飾呢?……為甚麼它有理性和知識這些材料呢?對於此點我的答案只有一句話,是從經驗來的;基於經驗,我們的知識被建立,而且從經驗本身,知識就被獲得。」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