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疫情一年多的洗禮,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愈見清晰。電子學習因面授課堂減少而成為焦點,但長遠發展牽涉廣泛的教育模式改變,除了需重新審視傳統教學方式,還要建立一系列專業且全面的電子教學平台和資源。因此,推動教師協作、集腋成裘將成致勝關鍵。要成功推行電子學習,往往離不開兩大範疇:硬件與電子教學方案。
前者主要提供基本的電子設備和網絡,只要有足夠資金,一般不成問題。然而,更大的挑戰通常落在電子教學方案,涵蓋電子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法及電子評估等。這些均與傳統教學模式截然不同,需要投入大量創新方案及工具,發展過程甚具挑戰。
電子評估平台崛起 協助評估學生程度
疫情下,學生在校的時間銳減,令筆紙考試同受衝擊,不少教師除了以電子工具教學,也透過電子評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上學年為例,全港逾十萬學生透過香港教育城(教城)的電子評估平台「STAR」,利用平台上數以千計的評估內容,鞏固中、英、數的基礎知識。相較於筆紙評估,STAR平台能夠為學生提供即時回饋,提升學習的互動性;而對於教師而言,不但可減輕繁重的改卷工作,還可從平台獲得學生的學習數據及報告,分析學生的弱項,以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重點跟進。
上述的學習數據在傳統教學中甚為匱乏,像STAR這類的平台正好帶領教師、學生以至家長邁進電子評估的康莊大道。傳統紙筆測驗及考試,主要提供一個分數讓家長知道孩子的表現,其實並不全面。網上評估重視的不是分數,而是根據題目設計去分析學生在不同範疇的強弱,更立體地顯示子女是否已掌握各個評估範疇的能力。根據評估結果,老師可提供更針對性及有效的教學策略,學生無須不斷重複操練。
STAR平台能達致上述的效益,因其評估系統擁有非常專業的系統設計,以及載有龐大且經過研究及驗證的題目庫。現階段,香港的電子評估發展仍未能覆蓋所有學科及年級,且未能照顧所有學習差異。要深化其發展,還需要更全面和廣泛的發展策略,建立數以百萬計的題目庫,引入更多科技如人工智能評卷及分析等。如此巨大工程,除了要解決科技的樽頸外,還要讓數以千計的老師共同參與及協作才有望達成。
共建電子資源 推動「教育數碼化」
電子教學、電子評估等趨勢,反映教育正在經歷數碼化變革,當中還有一個重要關鍵,就是需要大量電子學習教材,並能容讓所有人均可使用。筆者於2014年有幸從埃及教育部官員的分享中,了解埃及推展了「埃及知識庫」 (Egyptian Knowledge Bank, ekb.eg) 的計劃,旨在為全埃及國民免費提供適合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甚至研究所使用的電子書籍及期刊。該計劃非常進取,因為埃及官方須負責支付全球各參與的出版商相關訂閱費用,代價不菲;同時也突顯了要掃除數碼世界的學習屏障,先要讓所有不同學習需要的人都能掌握及運用最新最有價值的學習教材。
香港學界現在仍非常依賴紙本教科書, 而網上教材的版權、收費模式、教材的格式標準及學習管理平台等環節尚未成形。政府、大學及教育團體均有製作大量以輔助教學為主的免費網上教材,和教科書互補不足,但與內地及新加坡等有系統地建立電子教材,可以全面覆蓋所有課程的做法截然不同。其實,香港有不少教師耗盡心血製作適合自己學生的校本教材,如能投入資源,把這些教材進行篩選、優化,並且集中管理、定期更新,便能為學界提供一個龐大的教材庫,彌補現時的不足。
此外,大部分的校本教材仍然是紙本教材,或將紙本教材轉換成數碼檔案,未能配合多媒體或互動學習等的最新學習設計,所以長遠而言,社會仍須投入額外資源,開發具高學習效益的電子教材庫,免費開放給學校、學生、家長,甚至出版界使用。
教育大數據不是夢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國際上少數國家,擁有教育專屬的大數據分析部門。該國自2016年開始,進行涵蓋千多所學校、超過100萬學生的教育大數據計劃,並配合TIMSS、PISA等國際評估計劃的數據, 對學生每個學習範疇及能力進行分析,從而優化教育,提升學與教的效益。
坊間,充斥著不少學習平台,聲稱可以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學習效益。可惜,只有少撮系統能真正達到如期效果,因為當中牽涉很多技術問題,其中一個關鍵元素是如何獲得大量且有質素的學習數據。有質素的學習數據是指能夠準確地判斷學生能力的數據,這是需要一個有專業系統設計,配備優質題目庫的評估系統,就如上述提及的STAR平台般,加上大量師生的積極使用,累積了多年大量學生的數據,才能建立真正有價值的大數據。
香港雖然在這方面起步較遲,但在評估技術方面卻在世界名列前茅,只需透過有系統的規劃,將不同系統的數據標準化及進行互連互通,教育大數據分析便能夢想成真。相反,沒有適當規劃,讓學習數據散落在不同的商業平台,或由個別商營團體獨家擁有數據,而沒有分享概念,令學校或政府未能使用相關數據,不但學校喪失利用數據改善學與教的契機,更影響學界將來發展教育數據分析及優化教育的能力。
致勝關鍵 繫於老師
加拿大的著名學者Michael Fullan教授曾在其革命性的研究指出,要達至成功的教育系統改變,需建立一個能加以實踐的社群,從教師個人到同儕團體,乃至全校性的改變;從學校之間相互協助,地區之間相互仿效,促進校內、校外協作。在社群中,教師可互相分享及建立資源,以團隊合作發展教師的專業能力,以提升學校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Michael Fullan教授的研究進一步說明,學校領導者是教育變革的關鍵。全球教育界已預期「混合式學習」(即結合面授課堂與電子學習的模式)將延續至疫情後,不論發展電子教材、電子評估資源和創新教學法,領導者必須對新轉變的價值、目標、內容及預期成果有充分了解,同時也要擔當評估與分析其效能的角色。
疫情正好促使本地電子教學突破多年瓶頸,往後學與教的模式肯定不再一樣,各校的管理層或教學人員如何在芸芸電子學習工具中,為學生建立最適合的學習模式?此有賴教育界乃至各個教育夥伴,共同協作、不斷反覆實踐驗證,持續評估,在專業社群分享,才能將成功的教學法逐漸普及至全香港。
在過去20年,教城致力促進教師交流、跨界別的協作,推動教育創新,包括舉辦了十屆的「學與教博覽」及本學年首度舉行的「創新教師獎」。「學與教博覽」經過十年發展,已躍身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年度教育盛事,每年吸引逾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來港交流,同場並展示嶄新教育科技。而「創新教師獎」則凝聚本港中、小學的創新教育先驅,並將其創新教學策略推而廣之。各得獎教師月前拍片分享其理念,部分更獲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上載至其”Global Teaching InSights”交流平台,啟發世界各地的同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