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生活壓力超標,不少人都有「腸胃不好」的問題。研究發現,心理壓力大或情緒低落易誘發功能性腸疾病,尤其患病青年若處理不當,年長後便容易經常復發、難以改善。
兩成學生現「腸易激」症狀
中大醫學院和輔導教師協會最新研究指出,疫情下學生被迫在家網課、家庭及經濟壓力雙雙上升,近兩成半學生及一成家長出現中等至嚴重的「腸易激綜合症」症狀。患者腹部會經常出現疼痛、脹氣、便秘或腹瀉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學習、工作、社交等日常活動。
中大於今年4月邀請全港20間中學中三至中六學生參與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學生及兩成家長在疫情下出現焦慮及抑鬱症狀,而學生出現症狀的比率比成年人高出約一成。當中超過一半出現「腸易激」症狀,並且每月出現三次或以上,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例如無法搭巴士或出外食飯。
除此之外,早前已經確診的患者在疫情下的自制能力亦大幅下滑,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不少小學生已經出現「功能性腹痛」的問題,另外,不少留學生在外地經歷嚴重的疫情影響,回港時也開始出現「腸易激」症狀。
帶領研究的中大醫學院腸胃及肝臟科教授胡志遠指出,「腸胃是人體第二個大腦,和大腦以『腦─腸軸』相連,腸道微生物可以倒頭來影響腦部運作。」加上用於治療情緒病的血清素只有5%居住在大腦,其餘95%都是居住在腸胃中,因此當患者情緒低落時,也容易同時誘發腸胃問題。
疫情斷社交 家庭困獸鬥
進入青少年時期,「腦─腸軸」逐漸發展成熟,腸胃會變成情緒壓力的「信號燈」。因此,胡教授指出「腸易激」多在15-20歲時發病。疫情下,由於缺乏社交活動及朋輩幫忙,無法抒發個人情緒,容易對前景感到悲觀。而大腦對這些負面情緒久而久之便習以為常,若無法及時處理壓力,就會令「腸易激」症狀惡化,不少案例甚至連考試都無法完成。
家長與子女同現「腸易激」症狀的原因,除了遺傳因素,還有共同面對環境壓力,及兩者溝通帶來的壓力所導致。中大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陳雅文女士發現,「父母着緊孩子的品行和成績,在教養時無形中會把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而孩子也會擔心成績變差令父母不開心。」她同時指出,孩子也會仿傚父母應付壓力的方法,因為父母是子女首要的學習對象(significant others),所以子女出現腸胃問題,家長也應該注意自身的情緒健康是否已亮起紅燈。
患者應少吃高腹鳴食物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博士指出,當有病徵出現時,不可以單純尋求藥物幫助,學校需要為學生重建對情緒健康最重要的人際聯繫感(connectiveness),包括舉辦靜觀工作坊、推出家長和孩子可以共同完成的藝術習作,作為藝術輔導的媒介等。除此之外,班主任及駐校社工也需要多跟進學生腸胃不適的情況,並且互相交流。
胡教授指出,除了依靠抗痙攣藥物治療外,「患者也需要減少進食例如洋蔥、蘋果、西瓜、咖啡因飲品等這些難以消化的高腹鳴(FODMAP)、高脂食品。」另外,也要管理好自己的壓力,做適量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更要有充足的睡眠。
他續指,市民在辨別是否患有「腸易激」時,可意留意症狀和進食習慣間的關係。以腸胃炎為例,發病時間可能是在進食了一些不潔食物或大量進食導致細菌入侵時,症狀便會長時間持續;相反的,「腸易激」患者通常遇到一些緊張的情況便容易誘發病徵,例如搭巴士時長時間無法上廁所,又或者是飲了冷水之後。但這些腹痛的狀況都可以在排便後獲得解決。
如發現自己有相關徵狀,應該及早求診和接受治療,否則病情可以非常反覆。陳雅文女士提議,患者要善用社區資源,多參與聚會,享受私人時間,從而培養正面情緒。
中大提高檢測大腸癌機率
另外,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2010至2017年間本地大腸癌患者第一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達96%,相對第四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則不足10%,反映及早確診及治療,將能大大提升大腸癌病人的存活率。事實上,大部分大腸癌都是由瘜肉演變而成,若能在瘜肉生長階段及早將之切除,更可防止演變成癌症。
中大醫學院最近亦針對大腸癌,成功以全球首創用非入侵、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來偵測大腸癌和瘜肉復發的機會,是首個可準確檢測瘜肉復發的非入侵性測試,兩者的靈敏度均超過90%。這項技術可精準找出大腸癌及大腸瘜肉患者,讓他們及早接受大腸鏡治療。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解釋,細菌基因檢測只需要在家中採集糞便樣本,無需如大腸鏡般事先清理大腸,有望提升大眾對大腸癌篩查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