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人生七十古來稀」。卻多得電視台新節目命名,把千年觀念一下子提高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順勢而上:「當大家都有120歲的時候,60歲的人就是『中年』,剛剛是人生的中間。」小學生算術科,不得不給他100分。
在香港,我們稱老年人為「耆英」。「耆」是什麼意思?最單純的解釋是「年齡達60歲的老人」。《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不過,這個實齡的分界線,現在已經變得模糊了。在我自覺尚未身屬「耆」的那些年,這個字往往只是施於別的人,用起來覺得很自然。那好比稱朋友的爸爸為「令尊翁」。其人到底是否值得「尊」,已是無關宏旨。用上了這樣的措詞,只為了合乎對長輩應有的禮貌而已。及至我本人也取得「長者證」後,每遇到有人將我歸納為「耆英」,不期然萌生「過獎了、擔當不起」的念頭,頗有不自在的感覺。
試想想,多個與「耆」併合在一起使用的詞當中,大部分都帶有德高望重的寓意。例如「耆儒」(年高德劭的儒者)、「耆碩」(賢德的老人)、「耆艾」(師傅、老師)、「耆宿」(素有德行名氣的長者)。英國人管治香港時從老家搬過來的階級制度,有所謂Justice of Peace,香港師爺譯作「太平紳士」。古時中國也有類似的角色。遇上了地方區域性的橫禍,例如「闔境為災,或偏隅受害」,地方官「公呈舉報,便須傳集紳耆共議」。「紳耆」者,正是指「地方上的鄉紳父老」。
老人必然屬賢士?
然則並不能說,老人必然屬賢士。事實上,「耆」這個字也可解作「強橫」。《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楚國「郢城」一地的令尹(行政長官)想修築城牆。朝廷中的大夫沈尹戌並不贊同。他批評說:「夫正其疆場,脩其土田,險其走集,親其民人,明其伍候,信其鄰國,慎其官守,守其交禮,不僭不貪,不懦不耆,完其守備,以待不虞,又何畏矣?」只須釐定疆界,整理田地,鞏固戍守,親近人民,加強邊境監察;內則督促官員守法,外則保持外交禮節;不逾軌、不貪婪、不軟弱、不強橫;建立防禦設施,做好意外籌謀:哪還須感到害怕?現今美國的特朗普,老是老了,卻毫無德行可言,連他的國人中,不少都指摘他蠻橫無理,甚至屬下幕僚也紛紛掛冠求去。在與墨西哥的邊界築牆一事上,他至今仍然堅持,寸步不讓,與國會對着幹。好戲還在後頭。歷史上發生的事跡,何其巧合?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