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亞精神到馬雲的未來世界

不一定要做到天人合一,但也不要害怕人機合一的未來。是為禱。

筆者一篇〈由致新亞人公開信到《人生十論》〉居然成為熱門文章之首多日,可見這個問題是受人關注的。影響新亞人最多的當然是新亞精神。新亞精神是甚麼?何以2017年居然出現了這封信中如此表現的新亞人?自然有其深層的原因。但最主要恐怕是歷史哲學不再受今人的重視!新亞自1949年創校以來,因為有錢穆、唐君毅等大師在校,在那個以理科為主的時代,仍然吸引不少學子。「桂林街一代」的師生們的艱苦,確是有如新亞校歌所寫「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筆者是「農圃道一代」,環境已好得多,最少住宿舍是4人一房,各有書桌。要動時有籃球場,要靜時有圖書館。打橋牌有canteen,捉圍棋有圓亭。能入大學不知有多幸福,從來沒有為將來的職業而擔心,師生仍是打成一片,沒有隔閡。新亞校歌每周開會唱,大家琅琅上口,畢業後數十年仍不忘。「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趁青春,結隊向前行」,果然大家都創出不同的事業。但新亞精神是否如此簡單?「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有聖人」,怎麼會是新亞精神呢?問題困惑了數十年。第一屆新亞大師兄唐端正,在2009年的新亞60年紀念刊物提供了答案。

不朽的新亞精神

新亞精神多年來由錢穆和唐君毅兩位創校人闡析甚多,唐君毅談「人文精神」,錢穆談「歷史精神」。而真正要了解新亞精神,要研究錢穆所著的《中國歷史精神》。在研讀這本書之際,又發現了1953年在新亞校刊中的〈新亞學規〉,編輯是唐端正。老實說,這份〈新亞學規〉在筆者時代,已經無學長介紹。和諸位同屆的老同學們相問,最勤力跑圖書館那幾位也未知。不過我輩是商學院同學,理應不知。也許文學院的同學們會被耳提面命也未可知。這就是當年(1968至1970年)的現實,錢穆已經離校了,兩番重要演講,〈中國歷史上的道德精神〉(1951年)和〈中華民族歷史精神〉(1971年)都是應台灣之邀而講的,但都收集在《中國歷史精神》中。〈新亞學規〉如今懸掛在農圃道新亞中學的走廊中,反而在沙田的第三代新亞人未必有所知。但總結那廿四條學規的原意是:「凡屬新亞書院的學生,必先深切了解新亞書院之精神」。但條目雖多,只講三條事。一、求學與做人,齊頭並進。二、完成自己的人格。三、憑學業與人格來貢獻於你敬愛的國家與民族,人類與文化。敬與愛是錢穆一直強調的,人生的最高滿足,不在錦衣玉食、家財萬貫,而「在享受到人心的愛與敬」。不論「人愛我,人敬我」或是「我愛人,我敬人」,得到的快樂和滿足,是一樣的。學術是自由的,但「要養成不咒罵,不意氣的正當態度」。新亞人又怎可以粗言穢語,漫罵無方呢?錢穆在書中提出「不朽論」和「性善論」,作為中國道德精神的最高涵義,只有永遠活在別人心中才能不朽。

「不朽論」是指春秋時代魯國上卿叔孫豹和晉國上卿范宣子的對話而來的。范宣子認為范家上自堯舜時代,經夏商周三代,相傳2,000年而不倒,可謂不朽了。叔孫豹說,那只是世祿,不是不朽。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言」,而立德第一。後世大概只有孔子家族,如今2,568年了,但不朽的仍是孔子的學說和德行。范氏家族也算厲害了,如今安在哉?富不過三代,所以錢穆主張中國文化精神,是「道德精神」。「中國歷史乃由道德精神所形成,中國文化亦然」。道德精神是中國人內心追求的一種「做人」的理想標準。至於孟子的「人性善」的理論,「善」便是「道德精神」,那亦不必多說了。孟子指出,人性雖善,罪惡亦多。原因有三:環境不好,和教育不良,人不為善,為外勢所逼所誘。筆者職業生涯,沒有「三不朽」,但有「三不受」:「不受不義之財,不受飛來艷福,不受嗟來之食」。總算安全度過那個環境不良的金融海域,多少人喪生於此!

知識份子待人處世要保持謙卑

錢穆談到民初以來各種運動和知識分子所作所為是有微辭的。總結有五點:一,中國輕言民眾革命(諸如佔中),往往發動既難,收拾不易,所得不如其所期,而破壞遠超於建設。二,中國歷史常於和平中得進展,而於變動中見倒退,不在變動之不劇,而在暫安之難獲(終於等來1978年之改革)。三,自居「文藝復興」(Renaissance)和「宗教改革」(Reformation)之健者,不明國史真相,肆意破壞,輕言改革,悍於求變,忽於謀安,當有其應食之惡果(今日香港亦見之)。四,民初知識分子,誤讀西方理論(百年來代代有之),認為中國「民無權,國無法」,已2,000年了,要相信「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不知道世上無一事可以永續的。五,忽略中國有「考試」和「銓選」兩大制度足以達到全民共治。「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西方制度所不能及。如今歐美已百病叢生,西方再無政論家了。錢穆在書中指出政論家是:「必將於傳統文化深知其義,又能深切瞭解世界之大趨勢,斟酌中外,權衡古今,乃能盡其高瞻遠矚發蹤指示之大任」。

談到教育之不良,錢穆嘆惜「新生代青年」的精神世界沒有成長,形成「有理想沒方向,有個性沒主見,有學歷沒學問,有知識沒文化」。補救之道,唯有敬愛。〈新亞學規〉中就有「敬愛你的學校,敬愛你的師長,敬愛你的學業,敬愛你的人格」,有「人格」才得謂之「人」。錢穆主張「不論任何環境條件都可以做一個理想的完人」,中國歷史證明不論治亂興亡,不斷地有一批人永遠在維持「道」。這就是錢穆認為「新亞人」的歷史使命和努力方向。錢穆去世27年了,中國正由開發東南沿海,到開發大西北,更由開發國內到「一帶一路」,向全球發展了。有何忠告呢?「不要驕傲,要謙虛;要謹慎,要憂患;要有禮貌,要退讓。與人相處,與全世界相處」。最後天人合一,中國仍然處於世界第二,但觀乎美國總統在聯大的表現,正是最佳反面教員。中國人要慎之。中國不必有敵國,要應付是疾病、貧窮、環境污染。那天下就差不多太平了,就是那「兩個100年」的來臨吧!當然再過卅年,就是馬雲所說的互聯網世界了!

科技時代的「人機合一」

民初流行的「德先生」不成了,「賽先生」呢?勇往直前。根據馬雲的說法,世界已由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進入DT(Data Technology,數據科技)的時代了。錢穆若在世,也不會了解科技如何由「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一蹴而變成「服務大眾,激變生產力」的世界。DT的大數據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局面。馬雲更說30年內,將是機器人時代,取代大部分人類的工作。所以教育要適應,新時代學子不能再學機器人所具備的知識了,只能學會機器做不到的事。智商(IQ)不管用了,現代流行情商(EQ)亦不管用了,要愛商(LQ)了。原因是機器人是沒有感情的,不知道錢穆所說的「敬與愛」。機器人會對歷史存着溫情和敬意嗎?科學是不會教人「做人」的!機器人可以滿胸載滿歷史資料,可以成為世界圍棋冠軍,但會學識仁義忠恕孝悌和合嗎?恐怕艱難!機器人可以「三不朽」,可以「行性善」嗎?看來都不會。「生命不可以用知識和權力來衡量,只有行為和品格,道德精神,才是真生命」。所以說,機器人是沒有生命的,也不會得到快樂和滿足的。現在的科技專家們,要追求「人機合一」,要人和機器合為一體。事實上,人類要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人要和自然合為一體,才是道理。所以馬雲所說的不論IT或DT,只會帶來效率和方便,而不會帶來「敬與愛」,而「敬與愛」卻是人生「最高的愉快,無上的滿足」。這也是科技的缺失。

30年內,香港將面臨老人社會。老人們如何優雅地、體面地、從容地走完人的一生,在科技變幻莫測之下,亦少很大變數。子女們空有敬與愛,卻未必有時間和精力。機器人能否代替子女盡孝,成為人人心中的疑問。要將機器人兼備「智商、情商和愛商」能成功嗎?希望會。但無論如何,中國歷史5,000年,也就是如此過來了。每一代人都有其所背負的歷史使命和應當努力的方向。錢穆的新亞精神,亦即歷史精神、道德精神,不外乎如何做一個人,有「修養、文化、眼界、智慧、涵養、氣度」,修身齊家,敬愛父母,是必然的。放眼世界,人類前途命運所繫,錢穆認為「有賴於東西兩大文化體系之綜合與調和這一番大工作之成功或失敗」。這當然不可能在11月特朗普訪華所能決定,只要不變壞,就萬事大吉了。

總而言之,錢穆離去快30年了,馬雲描述的未來世界30年内就到了。錢穆留下新亞精神的火種。要大家無忘歷史精神和道德精神,做一個有人格的人,知道自已的位置和使命及方向。敬愛自已的祖國民族。不一定要做到天人合一,但也不要害怕人機合一的未來。是為禱。

張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