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來投票

耳聞目睹的觀察經驗告訴我:家長首要考慮的是有意義的學習。

很多年前看過一篇文章,題為〈用腳來投票〉。因年代久遠,很多內容都遺忘了!不過還記得大概的觀點,如果有一些地方搞錯了,也希望原作者多多包涵。文章大概的內容是對當時學校的做法作了一些批判,家長就只好用腳來投票,帶着子女選擇其他學校。當時的我看完後有點大惑不解,還直接向一位前輩請教。我的觀點很簡單:自己在公營系統的學校成長,覺得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成功的一天。而從自己的學習經驗來看,自己能跨過一關又一關。教導過自己的老師亦很盡責,講解概念清晰。總之有問題的是自己,如果自己未能獲得理想的成績,就是自己不夠勤力。更重要的是自己接觸到很多成功個案,同學中有不少入讀心儀學府,修讀心儀學系,投身自己理想的行業,實踐人生的夢想。即使在公開考試成績中不理想,可是還有第二次機會。有人重考,於第二年就可以進入港大。有人直接報讀與工作職系相關的文憑課程,取得認可資歷。不管從甚麼角度來看,公營學校都有貢獻,家長選擇離開是他們的損失。

然而當自己年紀漸長,那就有不同的經驗。

印象中,我有不少經濟條件較佳的朋友是在子女準備升讀大學時才安排出國留學的後路,而在選擇升讀中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就選上了直資或私立小學的途徑,而且家長還很有主見及準備,很早就預備好了子女的檔案(portfolio),有些還安排入讀面試班,也有很少數認識的家長早早送子女入讀國際學校或送子女出國升學。至於不用付分文的學校嘛!除非子女能考入全港或地區最享負盛名的學校(俗稱名校或龍頭學校),否則就寧願排另一條隊。

作為家長的我,耳聞目睹的觀察經驗告訴我:家長首要考慮的是有意義的學習。先此聲明,這是沒有嚴謹的研究數據作支持,或者是筆者未博覽群書,遺留了一些學者的研究報告來申述我對家長選校的理解。

 

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

家長最渴望見到的是子女在學校系統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著名學者Ausubel提出有意義的學習就是把新知識建立在舊有的系統之上。他把學生的學習分為接受學習(reception learning)和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簡單而言,接受學習是比較單向的,由老師展示學習材料;發現學習是在老師不加講述的情況下,學生自行發現新知識。發現學習依靠學生的獨立發現。 發現學習在主流的學習理論觀點上一直備受推崇,亦比較符合學者Dale所述的經驗金字塔(Dale’s Cone of Learning Experience)的觀點。

不過我感受最深刻的有兩件事情:第一是佔中期間及之後的一段時間,我和一些中產家長朋友的討論;第二是一位公營學校系統支持者的轉軚。

先說前者,對佔中行動,社會上各有各的聲音。不過,就我認識的中產家長中,不論甚麼派別和觀點在佔中期間及之後的一段時間,許多(這個都沒有做簡單的數字統計)都展示了一種很想離開香港學習系統的傾向。這種傾向包括查詢海外升學的途徑,並把送子女出國升學的願望提早落實,具體化為行動;對已經早早送子女出外留學的家長俾個LIKE,是實實在在的見面讚好,認為有遠見,不是在面書上的虛擬LIKE。如果你不是屬於這類家長,那麼只是我認識的還是很有限的群體。子女放洋留學,花費不少金錢,即使中產家長能夠負擔,也未必願意。要年輕的中小學生,獨自在外地生活,香港的怪獸家長(英文接近的字彙是Helicopter Parent直昇機父母)其實很擔心。不過如果要父母一齊同意,然後遞表申請入學,搞簽證,買機票⋯⋯那就表示下了很大決心。

至於後者,我一位很熟落的中產朋友從來不願意為子女教育花錢,子女要在公營系統中學習。即使是暑期的興趣班,最好報讀社區中心或者和學校合辦的活動。然而,在早一兩年前,也急急趕着送兒子往外國升學,期望透過非大學聯招的途徑回流入讀香港的大專,能否成功還是未知之數。不過朋友的決定多少受另一位同儕的影響,眼見同儕的子女在香港有失敗的學習經驗,卻能在去了外地升學後轉化為有動機的學習,當然也會跟着成功案例的步伐前進。

這兩個經歷都是對香港公營系統說不,用腳來投票。雖然或多或少對受到限制或缺乏資源的公營系統學校不公平,但是現實是現實。作為現代家長,選擇了生育和養育下一代,未能改變大環境,都希望安排一個最理想的小環境讓子女學習。小環境由家裏開始,漸次進展至班房及學校。大環境可以指社區或甚至香港整體環境。

如果小環境中沒有「有意義學習」的元素,不能為子女提供愉快的學習經驗。作為家長不能改變環境,用腳來投票,是無可厚非。至於一些政治議題,在通識科都會作討論,不能逃避。而不願意離開公營或香港的教育系統,就希望學校環境能回歸學習,這也是人之常情。家長擔心的是評卷員能否中立持平看待一份中學生回答的試卷。大環境的氛圍是否有利學生的學習亦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這個有機會再談。

陳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