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AI科研合作 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人工智慧技術在環境、社會、管治(ESG)研究領域大有作為,全球有許多不同應用場景,與此同時香港政府亦大力發展智慧城市,因此這正是大學與產業界研究合作的大好良機。

上星期,我和香港中文大學多位高層與國際資訊科技界的香港研究中心主管開會,探討人工智慧(AI)方面的合作方向,筆者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多年,席上亦有參與討論,提供意見和建議。校方強調中大在教育及研究方面,積極支持聯合國於2015年推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DG所設定的17個目標建基於經濟發展、社會共融和平等、環境可持續性三大支柱。

「產學研1+」資助將推出

在教育方面,中大自2020至2021學年開始,透過校內通識教育,以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框架,推出「可持續發展目標學習計劃」。計劃以學科知識及經驗實踐相配合,鼓勵學生知行合一,目的是培養新一代的年輕領袖,裝備他們迎接未來世界的新挑戰。

在研究方面,中大是一所綜合型大學,注重多元化跨學科研究,範圍廣泛。以下是兩個出色的科研例子:工程學院的能源工程專家盧怡君教授發明了「電荷增強型離子選擇性膜」(Charge-Reinforced ion-Selective,CRIS)新技術,使電池在沒有明顯容量衰減情況下,運作時間大幅提高至逾2000小時,每次充滿電後可持續使用達15小時,解決了長久以來這類電池因使用壽命短、成本高,而未能普及應用於可再生能源大型電網儲能的難題。此外,生命科學學院有「珊瑚媽媽」之稱的崔佩怡教授,她一直致力研究修復和育養珊瑚,為保護香港海洋自然生態不遺餘力。

筆者在會上指出,人工智慧技術在環境、社會、管治(ESG)研究領域大有作為,全球有許多不同應用場景,與此同時香港政府亦大力發展智慧城市,因此這正是大學與產業界研究合作的大好良機。正值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將會推出「產學研1+」資助計劃,大學與有潛力的企業可以並肩協作,共同申請,一齊深入研究並把科研成果產品化,促進「從一到N」的科技轉移。

理論上,在ESG的背景下,落實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的核心在於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減少原材料使用、縮短運作時間、減少人手、節省能源等優化安排均能提高環境可持續性。而善用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有效地實現ESG這目標。環顧全球,人工智慧ESG的應用非常普遍,包括以下與香港發展息息相關的例子。

倘加深碳足跡得不償失

氣候變化是ESG最逼切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香港天文臺台長陳栢緯日前在一個電台節目中指出,全球暖化造成較強颱風比例正在增加,颱風移動速度較慢,令預測路徑更為困難。未來除應用衛星監測之外,亦留意到人工智慧預測的技術發展。他指中國大陸已實時使用人工智慧預測颱風,本港天文臺亦已試用相關預測能力。他認為人工智慧雖然未必一定比傳統預測方法好,但認為相關技術具有一定潛力。

利用人工智慧分析廣泛的實時天氣與地理空間數據,用戶便可以監測及預測天氣和環境的變化;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還可以深入瞭解此類事件可能如何影響運營,並幫助組織更好地應對惡劣天氣。對於運輸和物流、保險、農業和能源等行業來說,此類訊息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模型的研製(例如ChatGPT)需要龐大算力,因此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到,政府將投資10億港元興建人工智慧超算中心,今年內進行諮詢,筆者認為這對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舉足輕重。然而,專家一方面利用人工智慧分析ESG問題,企圖減少能源消耗,但另一方面卻因為人工智慧運算所花的大量運算力,而加深碳足跡,結果難免會弄巧成拙,得不償失。所以,香港政府應用超算中心時,在ESG問題上要取得平衡。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