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課,早點修

讀大學的目的就是要學做人,是接受生命教育,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卻又不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作為一個全人,我們需要有多方面的成長和發展。

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在香港接受訪問時提及「生命的課,早點修」,説得語重深長,亦不無感慨,並説若對生命的課題能早一點開竅,必定能為她失智的媽媽的人生注入多些幸福養分。對於龍應台這一番説話,若能感到有點被觸動,大概都是對於生命曾經有所反思或有所經歷的人。

龍應台的説話,令我想到有些什麼生命的課題是應該學的,並且是應該早一點學;而作為教育工作者(也許有人會説大學教授是學者多於教育工作者),我們又如何幫助學生早點修讀這些生命的課題?

在大學學到什麼?

今天的大學生在大學裏究竟學到什麼?而大學生在大學裏又應該學些什麼?一些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學生普遍認為在大學裏除了學習學科知識和技能外,也學到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簡單的煮食、洗熨衣服、打掃房間、裝嵌家具、量入為出、甚至是與房東商討租約等;僱主則認為大學畢業生除了應該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外,亦應該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團隊合作精神、適應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的調查結果很合理,也很實際,卻不禁令人想到,「大學」的本義到底是什麼?今天的大學,能否履行大學應盡的社會責任?

「大學」在中國古時稱為「太學」,是國家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儘管「大學」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周朝或更遠古的年代,四書中的《大學》相信是最多人認識有關「大學」的記載。《大學》開篇第一句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徳,在新民,在止於至善。」這裏説的「大學」,根據宋代大儒朱熹的解釋,是指「大人之學」(相對於提供基礎教育的「小學」而言),大學的目的,是要弘揚光明的德性,並推己及人,幫助他人去除舊染,達到最美善的境界,亦即是朱熹所説的「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最基本學問,換句話説,大學是培養德學兼備的人的地方。

在西方,「大學」(university)一字源自拉丁文universitas,指的是由多物組成的整體,是合一中有多元的意思,因此,「大學」既提供「多元」的學習,卻又以追求「整全」為目標,即是透過不同領域的學習,培養學生成為「全人」。一般認為,大學是由中世紀的主座教堂學校演變而成,主座教堂學校教授的主要是七藝、神學和《聖經》,七藝是指數學、辨證、修辭、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目的是認識這個世界各種事物存在的最基本原理,培養整全的人格;亦即是現代社會所説的全人教育、人文教育或博雅教育。

接受生命教育

從大學的本義看,大學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全人」,而不是培養具備豐富知識和優良技術的機器;讀大學的目的就是要學做人,是接受生命教育,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卻又不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作為一個全人,我們需要有多方面的成長和發展。關於這一點,在基督教的《聖經》裏有一段有趣的記載;即使不是基督徒,也許都會知道整本《聖經》的中心人物是耶穌基督,但《聖經》對耶穌生平的描述,主要是嬰孩時期和30歲後的記述,對孩童耶穌的記載基本上只有一件事蹟和一句總結的説話:「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第2章第52節)。這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説話,卻有很深的含義。路加醫生作為當時的一個知識分子,正好用這一句説話表達出當時盛行的希臘文化所重視的教育果效:一個人身(身量)、心(智慧)、社(人的喜愛)、靈(神的喜愛)的成長。

今天,在一個講求生產力和效率的時代,大學教育容易走上培養學術和專業尖子的路向,失掉大學的本義。隨便問一個年輕人在大學期望學到什麼,或問一個大學畢業生在大學裏學到什麼,大概都是一些學科和專業上的知識技能和生活上的實務,正如上述問卷調查的結果所提到的。對於龍應台所說的生命課題,亦即全人教育的内涵,學生未必會理解,僱主未必會關注,卻是大學教育工作者應該策動的。期望大學能回歸本來的面目,幫助大學生在這個重要的成長階段,學會在天、人、物、我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對天要敬畏,對物要求真,對人要尊重,對自我要肯定,成為一個善良、謙卑、勇敢和智慧的人。

黃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