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亞‧蒙特梭利(1870- 1952)是意大利首批少數的女醫學博士,曾五度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這位偉大的教育家以人類精神生命需求作為其教育本位,以觀察法建構出舉世矚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應是從人類的嬰兒期已開始。她表示:「人類必須匯聚所有生命價值及能量,去盡量發揮。」
以生活行為教育方式建構精神生命
蒙特梭利教育本質是生命教育的方法。對我們來說,教育的目的為協助人類從嬰兒期開始,以生活行為教育方式建構其精神生命,使之進入人格(實體化)的過程。蒙氏謂:「教育的基石在於人格的發展。」
蒙特梭利博士說:「人是有兩個胚胎的。」一是肉體胚胎(physical embryo),眼睛可見,手可觸摸,是具體的形而下;另一是精神胚胎(spiritual embryo),眼不能見,手不能摸,是抽象的形而上。由於是抽象,所以一般人只會照顧肉體胚胎,忽略化育精神胚胎。實體和抽象互相依靠着、並存着、影響着。這兩共屬一體(人),成人需要把這兩胚胎育好。因此乃個人的本源,這是生命最初的根本需要。如何影響個人發展基礎之大,不言而喻。
胚胎是有機體,亦是生命的載體。而生命是一種活動能力,生命活動(簡稱「生活」)是體現生命存在的方法。只有尊重嬰幼兒(精神胚胎期)的生命活動,才可成就其存在價值。
生命較胚胎抽象,它是正發展的、動態的、自主的。這是一種活力過程,是建立人格的媒介。人感受到自身生命存在之必要,主動用動態去發展出行為,內化到心靈的精神層次內,形成其人格。換言之,只有自身經歷內化成體會及經驗,用直覺頓悟去了解世界,才算完整的生命。對孩子來說,沒有活動代表沒有生命,因為沒有途徑體會自己的存在。人類早期生命要靠活動(生活)來理解或體現進入意識世界。孩子剛出世時較動物性,如何帶領他進入人性意識世界(入世),這便是幼教的目的。
「精神」是依靠與人互動、與物互動、與事互動而建構起來的,是全倚賴動態的狀況。這些個人經驗令自己出現的意識認知,如價值觀、意志力、無我超我等的心理狀態。精神萌芽期起初是倚賴家人與嬰幼期互動而出現,所以屬於哺乳類的媽媽,這首位照顧者有着這份天職使命,履行「做人」(建構人)任務。
教育應尊重宇宙規律為本
蒙氏認為教育應尊重宇宙規律為本,這符合中國的天人合一理念,是宇宙(大整體)和諧的實現。讓教育回歸自然,認同孩子本能、父母本能的同時,結合生物學、物理學、演化學、心理學、環境學、生態學、生命哲學、中西哲學,以及重要的家長教育和家庭管理學等。多維科學共同研發一門「生命教育學」。其實蒙氏早在100年前已研發出這門學科的方法,期望日後有更多有心教育兒童的人一起合作,惠及「教育」。
所以教育應該以「動態」來執行,以人與人之間互動方式的相互內化。在1月準備的教育環境外,形成一教育生態場,成人的角色是準備環境,先讓嬰幼能在沒有被束縛及阻礙,相對較自在的環境,讓其自然發展出本能動作,為日後建構優良行為作準備。教育應該以此,造就一批有精神力量的孩子貢獻社會。
以蒙特梭利博士百多年一句話作結:「如果希望教育能成生命的助力,成為提高生命價值的方式,我們必須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展開教育。」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