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長陳吉寧—從來就不是傳統的學院派

熟悉他的人說,這個轉身毫不奇特,因為陳吉寧「從來就不是傳統的學院派」。
而另一方面,陳吉寧作為導師,並沒有太大的架子。開始時,梁葉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自己說錯話、做錯事。實際上,私底下的陳吉寧和正式場合上西裝革履的那個他完全不同。他穿着普通,夏天的時候,也會穿着短衣短褲大喇喇地坐在辦公室裏,言談舉止沒有什麼距離感。
 

不是單純的學院派

 
鄒驥和梁葉都記得陳吉寧在21 世紀初參與發起的「水業沙龍」。這個沙龍一兩個月會召開一次,主要探討行業的發展、企業的發展、管理體制和政策的創新等。
 
梁葉參加了多次沙龍活動,水行業是國家相對壟斷的行業,只有國家授權的企業才能經營自來水或進行污水處理,而陳吉寧提出,是否可以在行業內引入民間資本。他將國企、外企請到沙龍中來,請大家共同探討水行業的問題。
 
讓鄒驥印象更為深刻的是另一點。在英國時,陳吉寧就不是單純的學院派,他那時就與英國的各式企業密切交流,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鄒驥認為,在沙龍時期,陳吉寧不僅請來了各種企業代表,還將建設部、環保部、水利部等官員請到場,企業、政府、學者共同討論行業問題,並給出答案。「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後來,梁葉並沒有在環境行業內就業,但也始終關注行業發展。她發現,水行業確實在按照當時他們討論的,或者涉及過的一些模式在發展,而工程技術出身的陳吉寧,能在十年前預判到其中的一些發展趨勢,梁葉覺得他十分有遠見。
 
作為一名學者,也作為中國最頂尖大學的環境系主任,陳吉寧和政府始終保持着專業上的往來。
 
鄒驥對陳吉寧在2005年參與兩個社會公共事件時的表現頗為讚賞。
 
2005年3月22日,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客座教授張正春參觀圓明園,發現園內正在進行大規模鋪設防滲膜的工程。因擔心鋪設防滲膜會破壞圓明園的整體生態系統和古典園林風格,張正春將此事告知了媒體。
 
媒體報導後,圓明園防滲工程引發了極大的爭議。一片質疑聲中,環保部門介入調查,發現圓明園此項工程未按國家相關法律作環評報告,也未通過北京市環保局的環保審批。
 
工程被叫停之後的40多天裏,仍然沒有環評單位願意接手圓明園整治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有分析者認為,圓明園防滲工程環評技術難度較大、涉及面較廣,而且環評報告直接關係到圓明園防滲工程的「生死」,環評單位對其環評報告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許多環評單位不願冒此風險。
 
而風口浪尖上的相關部門,非常希望中國的科學家以及學術單位可以站出來。有人找到了清華大學環境系,陳吉寧就拍板承擔了這個環評項目。
 
此次環評不僅風險高,經費還很少,總費用7.2萬元,幾乎全部花費在分析、調查、資料打印上。清華大學環境系大概有二十多位老師投入到項目中,另外,北師大、農大、首師大等多家單位也參與其中。
 
後來,陳吉寧解釋了自己接手的原因,他覺得清華大學本來就負有這樣的社會責任。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一車間發生爆炸。爆炸發生後,約100噸苯類物質(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嚴重污染,沿岸數百萬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
 
陳吉寧再次臨危受命,帶領團隊前往污染現場做環評。曾有媒體報導,當時,陳吉寧不僅迅速從技術上幫助政府出謀劃策,還給在建設部擔任專家組成員的劉文君打電話,讓他聯繫相關領導去現場參加應急供水工作,及時緩解哈爾濱市民飲水緊張的問題。這件事給劉文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為陳吉寧既有專業知識,又看得很長遠,考慮的問題和提出的對策都很有遠見。
 
鄒驥也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了一個細節。離京很久的陳吉寧剛從污染現場回京到家,現場方致電陳吉寧,需要他回去,陳吉寧二話沒說,調頭回機場。「有的教授會講究待遇、職稱,陳吉寧不是,他有一種使命感,有一種擔當。」
 

「明顯有一種推背感」

 
在清華大學校內,校長、副校長的選拔均要進行民意測驗。
 
中層幹部、老幹部、各學院工會組長、教師代表等,均要從一份各學院正處級幹部的名單中,海選出自己覺得可以成為校級領導的人。
 
那些年,環境系的發展十分突出。年輕教師成長快速,教學、科研等都在學校統計中遙遙領先。
 
環境系主任陳吉寧的名字自然被人提了出來。據相關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那時,大家有共識,清華大學60後的干部中,有幾人比較突出,包括後來的校長陳吉寧、書記胡和平和陳旭,他們都在清華讀的本科,均是優秀畢業生。
 
2006年2月,42歲的陳吉寧、44歲的胡和平成為清華大學副校長,43歲的陳旭成為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
 
一名知情人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赴任前,陳吉寧經過了一段時間較為痛苦的思想鬥爭。一旦做了副校長,學術精力必然會被分散,繼而遠離學術。他思考了很久,仍然決定赴任。
 
半年後,陳吉寧任黨委常委,2007年末,任常務副校長。2012年2月,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剛過十個月,48歲的陳吉寧接棒顧秉林,成為新百年的第一任校長,也是少見的非院士校長。
 
清華一名教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陳吉寧與前任顧秉林不同,顧秉林更像是學者型的領導,這或許也和他將近70歲的年齡有一些關係。陳吉寧則不同,他敏銳、果斷、雷厲風行,放眼全局後,能在具體的事情上迅速抓住癥結,並作出判斷。他一旦決定實施某件事,並做了廣泛的調研之後,會目標明確地去推進此事。
 
當時在校內任中層幹部的張樺(化名)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陳吉寧給下屬傳達的,是來自領導決策之後強大的推動力,「明顯有一種推背感。」
 
接受采訪的每一位清華校內教職工,均對《中國新聞周刊》談及陳吉寧上任後主推的人事制度改革。
 
知情人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改革前,清華大學歷史負擔較重,用人制度按資排輩,「優秀的留不下,不適合的淘汰不走」。從講師到副教授,再到教授,年輕人難以走上舞台,相應的職稱和待遇也始終跟不上。
 
張樺則用「大鍋飯」來形容過去的情況,學科帶頭人、跟隨者、邊緣化的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績效激勵機制還沒有發揮出這支隊伍本身的潛力。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是最早探索這一改革的試點院系之一。從2006年開始,經管學院設計和實施了人事考核制度。
 
首先,他們將教師分為長聘和非長聘,所有教師入校後均為助理教授,均為非長聘。之後升為副教授,分為非長聘和長聘,然後才是長聘的教授。該院規定,一位從助理教授開始的教師,應在九年內獲得長聘的副教授或教授。如果到期不能獲得長聘,則不能延續其合同,即「非升即走」。
 
而評聘長聘的學術標準,是與同一學術領域內、同一學術資歷階段(通常是從獲得博士學位時間開始算)的學者作比較。只有在一定範圍內最高水平之一的教師才能獲得長聘。一旦滿足這個標準,則不受名額的限制。
 
其次,教師的薪酬改為年薪制。學院取消了課時費、論文指導費、論文獎勵等,只確定一個年基本收入總額,以及工作任​​務組合。
 
經管學院的這項改革顯然推行得較好,成為學校改革的模板之一。
 
2013年,校黨委常委(擴大)會討論通過了《清華大學關於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幾項主要舉措,包括:突出崗位​​職責導向,建立教師隊伍分系列管理制度;科學制定選聘標準,實施教研系列教師崗位準聘長聘制度;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全面深化薪酬福利制度改革,引導教師從項目導向轉向學術導向;根據學科特點,探索相應的團隊建設模式。
 
張樺回憶,人事制度改革推進時,校內各個層面都阻力重重。「關涉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可以說,陳校長當時力排眾議推這個改革。」
 
改革有兩種思路,一種可以像已經進行了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些高校一樣,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可以規避很多矛盾,靠折中曲折前進。「整體改革被肢解,很可能你的分步走並不能達成最終目標。」另一種思路則是直接推進,不讓整體方向​​發生偏移。
 
最終,校方選擇了第二種思路。
 
拿個別理科院系開刀的時候,校內傳聞四起,報以悲觀消極態度的人很多,院系改革時反彈力度很大。陳吉寧帶着校領導班子深入每個院系,和不同層面的人分批次探討適合該院系的改革方法。
 
環境學院分外支持這項改革。院領導表態,他們要支持陳吉寧的工作,環境學院必須要向前走。之後,環境學院成為校內38個院系中第14個啟動改革的院系。
 
當全校各個院系拿出改革方案時,張樺發現,沒有兩個院系的改革方案是完全一致的,所有院係都結合各自學科的特點,拿出了適合本院的改革方案。張樺把陳吉寧的方法稱為「啃骨頭、釘釘子」。
 
改革中出現了一些教師離開教研序列,進入行政序列的現象。但其中的部分教師,是因為專注於教學,鮮有科研成果,而被迫轉崗。有人因此詬病此項改革仍然把科研作為評判標準,而不注重教師的教學質量。
 
或許是為了回應此前遭人詬病的改革評判標準,2016年4月,清華大學決定設立「基礎教學年度教師獎」,專門面向在學生中享有良好聲譽的基礎課和公共課教師。每名獎金五萬至十萬元,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五到十名基礎課教師。
 
但《中國新聞周刊》(亦在這份由校領導轉發給記者的通知裏註意到,候選人必須滿足在清華大學教齡滿20年以上的條件。在2014年曾轟動校園內外的因「非升即走」規定而不得不離開教學崗的清華大學外文系教師方艷華,當時37歲,顯然無法滿足這個條件。
 
如何更加平穩而有效地推進人事制度改革,仍然是擺在校領導面前的難題。
 
但張樺認為,這並不妨礙離開清華校長崗位的陳吉寧可以自豪地說,自己堅持住了,並且已經努力做到了最好。
 
他回想,如果陳吉寧當時不這麼大力推行此事,最終會帶來改革結果的異變。在觀望的人群發出種種消極聲音時,他猜測,陳吉寧及主推此事的校領導,或許也產生過動搖。
 
當校內傳言四起,說陳吉寧即將去環保部任職時,陳吉寧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勢頭,繼續努力推進這項改革。而當陳吉寧離開清華大學時,所有人都在問,校長都走了,這個改革是否還要繼續。「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改革,如果不是陳校長這麼推,到不了今天。」
 
(請於下一頁繼續閱讀)

清華EMBA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