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度過了人生其中一個重要日子:65歲!從那天起我擁有了長者卡、以兩元乘車及提取強積金!其實除了這筆儲了接近20年的「退休金」外,我從開始工作的第一年已購買各式各樣的保險,到了真的退下來的時候,就決定一次過把這多年的儲蓄整合,並找尋更符合退休人士的保本增值投資方案。
理財知識與習慣應從小培養
筆者接受了12年中小學及4年大學教育,之後再完成了2個深造文憑、3個碩士及1個博士學位,20多年的教育裏從來沒有上過理財方面的課,多年來只是奉行「量入為出、不使未來錢及要儲蓄」的簡單道理。但是,現代理財不止於此,直至到要處理退休金等資產時,才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
於是,正好趁此機會也湊個熱鬧,談談一些關於理財的題目,並與家長分享如何協助孩子們建立理財的概念及行為。
建立任何良好的生活習慣都要從小培養,理財知識與行為也是一樣。在網路上只要打上「幼兒」、「理財」的關鍵字,家長們很容易便會見到很多來自幼兒教育及財經界有心人士的文章,提出了不少方案供家長們參考。筆者先在這裏總結一下這些方案的內容,在之後的討論再加上一些個人的意見。
首先,有文章介紹了不同國家理財教育所着重的要點,如美國一些教材主張教育孩子認識金錢是要靠勞動才能獲取的,因此自小便建立起「自力更生」的概念;日本的家長會幫助孩子學習及養成管理自己金錢的習慣,如給孩子一些零用錢,讓他們自己規劃如何適當地運用。
英國政府在2005年成立了「兒童信託戶口」計劃,為2002-2011出生的兒童開設儲蓄戶口,並存入250-500英鎊及以免稅方式鼓勵家人為孩子儲蓄,孩子在18歲後才可以提取該存款[1]。 以上的例子說明孩子在建立理財概念和行為包含三個要素:以勤勞獲取報酬(金錢);規劃好資源(金錢)運用;為未來而儲蓄。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幼兒教育中心)夥同金融管理局設計了理財學堂,以培養兒童正確及負責任的理財價值觀。計劃內容包括:讓兒童認識金錢的演變、工作與工資的關係、金錢的分配及儲蓄行為等等[2]。此外,金融界人士(李錦先生)更成立了專為推廣兒童理財教育的機構,多方位推動家長與兒童盡早學好理財的概念及相關的行為。
其中的「4S小學課程」更設計了10堂課,教導兒童四個重要的理財概念:有效儲蓄(effective saving)、精明消費(wise spending)、分辨投資與投機(distinguishing investment and speculation)及與人分享(sharing)[3]。
理財最基本概念:收入與支出的配合
家庭和學校教育從小便開始灌輸「勤勞工作才會有回報」、「世上沒有不勞而獲」及「自力更生」的概念,因此孩子多能學會要工作才能賺取收入。然而,理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讓孩子學會分配「支出」,如以上提及過的日本和英國都主張孩子盡早學習管理好自己的資產及為未來而儲蓄;李錦的4S理財課程也強調有效儲蓄和精明消費。筆者在以下也討論一下關於如何精明地分配有限的資源。
筆者最近接觸了一些國外投資專家的理財概念,出名的如畢菲特(Warren Buffett)和伯格(John Bogle)的投資分析和建議,此外也觀看「財務自由」網站的金融評論人貝格(Rob BERGER)的資料,他們都一致主張長遠儲蓄與理性投資是理財最重要的環節。如果一個大學畢業生,從第一份工開始便有紀律地進行理性的投資與儲蓄,那麼他/她的經濟生活不但有保障,到退休後更可以過無憂的生活。
貝格更指出無論個人收入多少,只要有效地管理和分配好支出的部分,一樣可以達到財務自由,他建議我們採用一個「50:30:20」[4]的概念來管理和分配支出。簡單來說,如月入10000元的話,那麼5000元應該用在生活「所需」(needs)、3000元用在生活「所想」(wants)、2000元則用在儲蓄/投資(savings and investment),為未來的財務自由做好準備。
「生活所需」是指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不可或缺的支出;「生活所想」則是指有了這些消費便會令生活多點色彩和樂趣,如多買一對自己喜歡的運動鞋、一個手機、高檔晚餐或舒適的旅遊等等;而「儲蓄和投資」是一些有長遠利益但卻沒有短期享受的支出。
筆者十分認同這種分配概念,但比例不一定是50:30:20,譬如在某些退休福利不太豐裕的社會,也許要減少「所想」而增加「儲蓄」的部分。此外,年輕家長在物質豐裕的年代長大,對生活情趣也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會不自覺地將資源多投注在「所想」方面,而減少了「儲蓄/投資」的投放。
當家裏有了小孩,家長們可能更要有紀律地投放資源為長遠打算。經歷了多次的金融危機及近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大家更會感到要未雨籌謀,為突然而至的下行經濟多做準備。
因此筆者認為50:30:20裏的「30」可以分為兩個部分:「20」仍然用在「所想」項目,而另外的「10」則作為「應急儲備」。與「儲蓄/投資」不同的地方是「應急儲備」是在經濟環境有改變時作為短暫救援的基金,如在失業期間也可以有些應急錢協助過度困難的日子,有了這筆錢,有緊急需要時也不會因動用了「儲蓄」而打亂了長期的投資計劃,因此我建議的具體分配是:「所需(50):所想(20):儲蓄(20):應急(10)」。
我更鼓勵家長們從小便向孩子們灌輸這套「所需:所想:儲蓄:應急」的理財槪念,甚至在農曆新年過後便讓孩子身體力行地用這方法來分配「利是」。
教育孩子由自身做起
筆者在退休前的數十年裏,一直忙於工作和照顧家庭,甚少關注理財方面的安排,只知道努力工作、量入為出、不使未來錢及要儲蓄等等。基於這些「良好」習慣,筆者可說是老來也有所依,但是在理財方面的知識反而是靠成年的兒子「教返轉頭」,真是活到老學到老,也有感而發地希望家長們能盡早協作孩子建立理財的觀念和行為。
如筆者一直以來與家長分享的「飛行安全守則」: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同行小孩。在理財一事上,「飛行安全守則」也一樣適用,家長先要學會和實行如「所需、所想、儲蓄、應急」等相關的理財概念和行為,以身教成為孩子的榜樣。當我們希望孩子能遵守紀律時,我們自身也必先要規行矩步。
時間要管理,健康與情感要投資
其實要學會管理的不止是財務,人生不少東西也是財富,例如寶貴的時間。我們要鼓勵孩子學好如何有效地分配和運用寶貴的時間。家長不妨與孩子一起制定有某種比例分配的時間框架,如何把一天(或一星期、一個月、一年)的時間分配在各種活動上(如學校學習、課外活動、親人/朋友間的聯繫、個人的愛好等等),也可以參考以上的「所需和所想」的分配方法。
此外,健康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終身投資」,需要從小建立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的習慣。建立健康生活像儲蓄財富一樣,要盡早開始及長時間地、有紀律地進行。筆者從多年的輔導經驗中發覺,很多成年人追求健康人生是知易行難,因此甚少能為孩子做到「以身作則」。財富管理是重要,但健康可能比財富更重要,如果我們要學習理財的話,那麼我們更需要學會建立健康的身心。
最後,我們除了要懂得管理好金錢、時間和健康之外,我們也要對「情」作長遠的投資。「情」包括:親情、愛情、友情和一般的人際之情。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一項長達70多年關於「健康與快樂」的研究,從研究參加者的人生故事中得到的啟示是 : 健康快樂的人生來自美好的人際關係。
我們可能想當然地認為情是垂手可得的,但原來情與金錢、健康一樣,是要有紀律地投資才可有回報,因此我們需要與孩子一起灌溉「情」, 如對家中的老少及身邊的人常加關心、對不認識但有需要的人也要施加援手、定期參與義務工作等等,均是對「情」的投資。
簡單而言:財是重要,但健康的體魄和豐盛的人際關係才是快樂人生的要素。
註:
[1] 理財概念從小培養起,各國都怎樣教導孩子理財的呢?
[2] 「童心親親理財學堂」教育計劃
[3] 理財啟苗:4S課程
[4] Berger, R. (2021). “50 30 20 Rule of Buddegting, a powerful way to build w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