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與深圳大學去年合辦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今年5至7月,又首辦「深圳初創實習‧交流計劃2019」。本社記者早前已報道部分參與計劃的外國學生的心得體會,最近更有機會「直擊」理大深圳基地,訪問參與交流計劃的深圳大學學生,了解有關計劃對他們的幫助。
設產學研基地 培育創科公司
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的香港理工大學的深圳產學研大樓3樓,設有PolyUInnoHub@Shenzhen,是理大在深圳成立的創新協作空間。進駐這裏的初創公司,不但享有免租期,部分可獲創業種子基金資助,而且擁有強大的網絡,與內地名校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的數碼港、香港科學園等都是合作夥伴,目前已吸引多家初創公司進駐。
思考方式差異 開闊彼此視野
參與「深圳初創實習‧交流計劃2019」的學生,首先接受訪問的是兩位深圳大學學生,分別是熊曉君(市場營銷一年級)和羅毓熙(工商管理二年級),以下為訪問內容:
記:記者 熊:熊曉君 羅:羅毓熙
熊:我們深圳大學的同學,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同學,加上海外的同學參加了一個為期兩周的訓練營,包括為期一周是創新創業培養課程,還到了深圳市內一些高科技公司和創新創業基地進行參訪,周末亦到深大創業園上科研前沿課程。之後一周會跟同學組隊參與項目,經過展示過程後便結業。
羅:參加交流,能夠與香港的同學一起學習、一起交流,一起設計創業計劃,同時也接觸到不同於內地的教學方式──內地相對來說比較「填鴨式」,香港的教學方式,同學的參與度很高──邊學邊玩,其實是很funny(有趣)的。
熊:由於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面臨和想解決的問題也不一樣。我們在組隊討論的時候便發覺,香港同學想找的商業「痛點」,跟內地同學要找的並不是一回事。有些問題香港同學會比較着緊,而內地同學則未必,但在這種思維碰撞中,能開闊彼此的視野,也讓我們能夠從多個角度看問題。
香港泊車位緊張 內地不感到「痛」
舉例說,有些(內地)同學跟香港同學組隊構思商業點子(idea)。鑒於香港車位緊張,香港同學想做一個停車場定位應用程式(app),內地同學則認為這種app在大陸早已有了,應用也相對成熟,因此便覺得這「痛點」不太「痛」,但香港似乎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因此便覺得開發這個app有價值。
羅:我就是泊車app小組的成員。當初提出的時候,我們覺得內地大概沒有車位緊張的問題,不過最近也興起智能泊車的新行業。我們由最初認為沒有必要做,經過不斷磨合、討論,才決定開發這個app。
記:內地的智能停車場的確很方便,你們是如何找出痛點,又如何突破這些痛點?
羅:主要是我們一開始就針對香港市場,香港經常塞車,停車場卻沒有足夠停車位。於是我們才會想到開發實時(real time)提供停車場車位的資訊平台。
記:香港有政府經營的停車場,也有私人經營的,你們這個項目的方向是怎樣的?
羅:我們商談的主要對象是大型商場,人客泊車同時可以接收到商家的訊息,一方面解決人客需求,一方面可協助商戶宣傳。我們替商戶承擔開發app的成本,讓他們以更低的成本達到推廣的目的,同時這個app也方便駕駛者作為資訊整合的平台。
羅同學認為,通過交流計劃,他覺得香港同學考慮問題比較實事求是,而內地同學考慮問題則比較廣泛,思考的是整個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而香港同學則會多考慮針對個別地域、市場、行業的問題。他強調,作為一個創業團隊,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思考問題,兩種成員都需要,可以起到互補作用。
羅同學坦言,團隊有意讓這個app「落地」 (推出市場),目前正在進行UI(user interface,使用者介面)設計。
服裝公司配對設計師 妙計減庫存
至於熊曉君同學則明確表示,她的團隊由四位深大同學和一位香港同學組成,是「三個商科一個服裝設計一個工業設計」的組合,旨在開發以內地市場為主的「服裝行業去庫存訊息交換平台」。她說,團隊成員有學習服裝設計專業的,知道服裝行業的庫存問題很嚴重,因此有意打造一個配對服裝設計師與有庫存問題企業的平台。其概念是把有問題或已經退潮流的服裝與自由設計師對接,讓設計師重新設計該等服裝,以便重新投入市場。
熊同學坦言,起用自由設計師是因為成本較低,等於按件計酬,同一款設計可以「改造」多件庫存成衣,加上主打環保概念,相信市場應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