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與中國歷史發展

黃河、長江、珠江三大流域對中國歷代王朝的影響,有助於加深我們對歷史的認識。

人類歷史的發展與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係,中國歷史亦不例外。但地理環境在歷史中的作用,相對於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因素,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以致一些重大的歷史現象反而為人所忽略。黃河、長江、珠江三大流域對中國歷代王朝的影響,有助於加深我們對歷史的認識。

農業是中國文明發展的基礎

中國先秦時期的夏、商、周三代,都位於渭河流域及其以東的黃河兩岸。黃河兩岸都是農業地區,草原在其北面且有山嶺阻隔,在夏、商兩代,沒有遊牧民族入侵、取代王朝的記載;西周末年犬戎入侵雖導致周室東遷,史稱東周,但犬戎並沒有取代西周,亦沒有佔據渭河流域不退。

秦統一中國以後,所控制的地區已經從黃河流域擴大到長江流域,並向珠江流域發展。秦以後的各個王朝,或多或少都受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強大的遊牧民族甚至建立了地區性或全國性的政權,但由於在中原環境孕育和成長的華夏文化具有較大優勢,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不得不接受在農業社會中形成的中原政治制度、經濟模式、社會生活和文化形態,從而融入華夏文化之中。

總的來說,農業是中國文明發展的基礎。早在新石器時代,黃河與長江流域就開始了農業區的發展與擴大,出現了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長江三角洲等農業區。由於旱作農業技術的發展快於水稻農業,北方旱作單位面積產量高於水稻,所以夏、商、周三個王朝,出現於黃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春秋戰國時期楚與吳、越的興起,反映出長江中下游的水稻農業已有發展。

南北農業區延續華夏文化

秦的統一,代表黃河、長江兩大農業區的聯合並以此成為以後各個王朝的經濟基礎。在漢、唐時期,北方農業區主要是關中,其次是關東,西漢和唐代都是靠關東運糧以補京畿的不足。其間長江流域的農業也開始發展起來,在三國時期,蜀漢與東吳且足以與曹魏拸衡,形成鼎立之勢。

到了唐代,南方的水稻生產技術已有所提高,有利於人口增長。唐代中期以後,藩鎮割據影響財政收入,而要依賴南方的提供,才能使衰弱的政權得以維持。宋時無論南北的農業、商業和手工業都處於歷史上空前繁榮的時期,南方的經濟與人口都已超過了北方。北宋用大量經費來維持過百萬的軍隊,南宋亦以江南的財力維持與金的對峙。南方農業在北方勞動力和技術支援下得以較快地發展起來,南方又為北方移民提供了空間和發展機會,南北兩個農業區為華夏文化的延續,起了重要的互補作用。

總的來說,北方旱作農業是黃河流域領先於長江流域的重要原因,南方水稻農業是長江流域人口增長的基礎;還有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中期以後,陸續有新作物的引進,包括玉米、薯類、花生與土豆等。在南方一些難以開闢為梯田的坡地,宜於種植玉米。薯類屬晚夏種植,是各地在夏季作物受災或秋收無望時的補充作物,產量既高又可冬儲,往往是冬、春間青黃不接時的重要食物。花生適宜在沙地生長,北方黃河兩岸的泛濫沙地,原無作物可種,轉而成為花生的高產地區。至於土豆,則適合在高寒地區生長。上述這些作物不但高產,而且不與原作物爭地,為中國農業的新發展創造了條件,所以新作物的引進,是繼北方旱作農業、南方水稻農業之後,中國農業發展的第三個階段,而且南北都受其惠。

周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