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桃爸
封面圖片:研究顯示,孩子在上學之後,好奇心開始明顯減退。(Pixabay)
「激發好奇心是確保孩子們吸收、記住信息的最好方法」 。
這句話我們大概都知道,但時常忘記,更別提去實踐。它出自這本《飢渴的大腦:兒童好奇心起源》(The Hungry Mind: The Origins of Curiosity in Childhood),作者是美國知名心理學家、頂尖文理學院Williams College心理學教授Susan Engel。
閱讀此書,像是在兒童的成長世界漫游,滿目所及,皆是熟悉又陌生的景像。好在有Susan姐洞察幽微,如剝洋蔥般,層層剝開好奇心之源。
雖然有時她想要說的不過是看似簡單的常識,但「常識」不正是時下教養所缺失的嗎?
言歸正傳,Susan姐所關心的問題是這樣的:
1、大體而言,好奇心會伴隨成長而減弱。但有的孩子會一直保持很強的好奇心,有的卻不然。為什麼?
2、家長和老師都說好奇心重要,但孩子上學後(即5-12歲),好奇心明顯減退。美國的學校怎麼就成了抹殺好奇心「幫凶」?
3、最後,我們能做什麼,幫助孩子培養好奇心?
一種衝動
人之初,本好奇。心理學家Daniel Berlyne認為,好奇心類似飢餓、性欲,乃人之本能,超越種族、文化。可以說,人和其它物種的一大區別就是這種消除未知、了解萬事萬物的衝動,儘管很多時候,了解本身並無實際價值。
好奇發生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多是一股躁動。緣何躁動?因為意外。換言之,當某事物不符合慣常認知時,我們感到意外和驚奇,進而產生探知的意願或行為。所以,Susan姐這樣定義好奇心:
當期待被違背時所產生的一種求知衝動;它可通過文字或者行動表現出來。
一樣好奇
2歲前的寶寶都是好奇寶寶,他們積極主動地建立自己的認知框架。有實驗顯示,90%的嬰兒在被帶進一個新房間時,會花20秒左右掃視新環境。而在日常生活中,若是他們用手指比劃什麼,可能是在傳遞內心的好奇。
嬰兒的認知能力遠比我們想像中強大。他們不僅想知道「是什麼」(what),還想明白「為什麼」(why)。另有實驗顯示,1歲的寶貝便想要明白「how」、「why」這類復雜問題,具有心理學家所稱的「認知性好奇」(epistemic curiosity)。
差異初現
Susan姐指出,3歲以後,好奇心發展開始出現分化。有些小孩明顯表現得更加好奇些。在心理學家Chouinard的研究中,有的孩子每小時平均會問198個問題,有的則只問69個問題。
為什麼?
簡單說,內外因素,互相交織,共同作用,讓好奇心的發展出現分化。
內因(孩子本身):氣質、智商
外因(家庭環境):情感依附、語言指紋、家長姿態
氣質:站在普通的陌生房間的門口,一個3歲幼童敢不敢進去?這部分取決於孩子的天生氣質(temperament)。有的孩子從小就喜歡探知新鮮事物,有的則對此畏懼。與生俱來的開放氣質(openness),無論強弱,是影響好奇心發展的顯著因素。
智商:毋庸置疑,人的智商存在差異。智商高的小朋友,處理信息和對比事物的能力更強一點。碰到新鮮事物了,需要有處理信息的能力,好奇心才能得到滿足,進而探索下一個新鮮事物。這也是為什麼智商會影響好奇心的發展。
情感依附:滿足好奇心需要探索未知。對一個3歲小孩而言,踏出探索腳步的重要前提是有個安全的港灣,即高質量的依附關系(attachment)。換言之,親子關系差的話,孩子易焦慮,少安全感,而這樣的孩子怎敢向未知進發呢?
語言指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環境,獨特到讓Susan姐稱之為「語言指紋」。她的團隊曾經連續5天錄下12個家庭的晚餐對話。讓人吃驚的是,家長在吃飯時回答孩子問題的風格迥然不同:有的草草應付,快速進入下一個話題;有的則利用問題激發討論,延展話題。難怪Susan姐總結說,愛提問的孩子通常有愛提問的媽媽(她說這話時,顯然忘記了爸爸)。
家長姿態:Susan姐認為,小孩子的好奇程度與媽媽的好奇程度有很強關聯(注意不是因果關系)。美國兒童心理學家Johns & Endsley的研究則顯示,當小孩看到家長主動探索世界時,自己也更願意去探索。套句俗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對待事物的姿態—冷漠無感,還是興趣盎然?—形塑著孩子的好奇心。
上學之後
上小學後,學校就成了影響孩子好奇心發展的最強因素。不幸的是,Susan姐的研究顯示,孩子在上學之後,好奇心開始明顯減退。
Susan的團隊走進10間教室(幼兒園和小學高年級各5間),總共錄下50小時的行為數據。然後,她們逐個去數孩子們的三大好奇心行為,即提問、針對性的注視和把玩某物。
研究結果令人乍舌。平均地,幼兒園教室每2小時存在2.6段(episode)好奇行為,但在小學5年級教室,這個數字僅有0.40段。所以,Susan姐精辟地總結道:「孩童(children)是好奇的,學生(students)卻不然」。
我們常以為,美國的小學強調快樂學習,但沒想到那兒的學校同樣不利於好奇心發展。這倒不是因為美國的老師覺得好奇心沒用,他們其實也身不由己。
在每一堂課,老師們都需要完成明確、量化的教學目標。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是確保孩子們掌握知識,而不是鼓勵詢問和探索。所以,每當孩子展露出好奇心,提出偏離教學目標的問題時,老師便會覺得這是在妨礙「學習」,只得「善意」提醒,將課堂拉回「正軌」。無意中,老師成了壓抑孩子好奇心的「幫凶」。
愛、問、玩
孩子的好奇心如同幼苗,需要呵護、培植。那麼,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遺憾的是,Susan姐並未提出針對家長的建議(給老師的建議倒是很多)。但從她扎實豐富的論述中,我們還是可以提煉如下幾點,供爸媽們借鑒。
愛。如上所述,幼童與爸媽之間高質量依附關系是探索未知,發展好奇的基石。這點想必無需贅言。
問。Susan姐認為,如果孩子在10歲左右時,能在沒有成人幫助的情況下,獨立地提出問題,尋找答案,這將是無價的能力。既然老師們已經在學校孜孜不倦地傳授知識,爸媽在家庭教養上則大可關注老師所忽視的東西——提問能力。與其擔心孩子的詞彙量,不如多關心他是否提出有趣的問題。
具體而言,爸媽們需注意:和孩子相處時,是否鼓勵提問?是否耐心解答疑問?是否一起再多問幾個問題?若孩子的問題得到解答,求知欲得到相應滿足,他們會更有動力提出新的問題,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玩。這裡指孩子一個人自由玩耍的時間。Susan姐援引過往兒童發展研究指出,獨自、自由玩耍的時間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極度重要」。所以,給孩子獨處的時間,想干嘛就干嘛,做點白日夢也很好。
最後,讀完這本200多頁的英文書,我印像最深的一句話是:「擁抱模糊,避免混亂」(embrace ambiguity, avoid chaos)。這個世界變動不居,繁復混雜,承認無知是令人愉悅的,也幫助孩子了解:有時候,無知的滋味妙不可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