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斷機制「被熔斷」 股災還是人禍?

開市四天,累計蒸發市值7萬億元,人均損失7萬多元,以城鄉人均年收入3萬元計算,意味着過去兩年的收入都化為泡影。
昨天晚上,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三家交易所發布通知,宣布從今天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自1月1日實施以來,中國股市在四天內兩次觸發熔斷機制,推行四天後即暫停,引發海內外媒體廣泛討論。
 
除了從專業的財經角度分析暫停熔斷機制的原因利弊,港媒集中討論的是中國證監會政策制定出台的過程及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畢竟一項政策推行四天,負面作用大於正面作用,雖然及時叫停,但也難免引起外界對有關機構管理能力的質疑。
 

文匯報:朝令夕改致市場波動

 
 
香港文匯報刊發了評論《朝令夕改,人造股災何時休》。在提到2016年開年四天的大幅波動造成的損失時,文章作了這樣一項對比:開市四天,累計蒸發市值7萬億元,人均損失7萬多元,以目前城鄉人均年收入3萬元計算,意味着過去兩年的收入都化為泡影。
 
另外,文章還梳理了去年的股災,指出 A 股遭遇的股災實際上是因為政策調整引發的「人造股災」,而如今熔斷機制被叫停,也直接反映了監管部門出台新政策的倉促和不專業。因此,文章提出監管部門應該深刻反思:從過去的情況看,一些新政在制定時有瑕疵,對負面衝擊預估不足,當風險發生時又常常被市場牽着鼻子走或者朝令夕改,造成市場劇烈波動、投資者信心受挫。在半年內兩造股災之後,監管者應深刻反思,如何減少人為製造的市場動盪,令 A 股乃至人民幣資產重獲國際投資者青睞。
 

南華早報:恐慌情緒來自熔斷機制

 
 
而關於熔斷機制及5%與7%的兩檔熔斷閾值是如何確定的,香港《南華早報》稱熔斷機制造成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因此當局不得不立即叫停。而據「內部人士」的言論熔斷機制是去年末由中證監主席蕭鋼拍板上馬的,並未經過國務院的審批程序。
 
 
因此,美國 DWNEWS (《多維新聞》)就將評論的重點指向了中國證監會。在評論《 A 股雪崩,證監會被批成官場毒瘤》中,作者提到,之前提出以限制大股東減持作為對沖,不過此舉顯然是避重就輕。更應該反思的是官僚系統中堪稱「不作為」和「亂作為」代表的證監會,正是證監會盲目施行熔斷措施,導致此次股災,名為股災,實為人禍。
 
而在另一篇評論中,作者指出證監會的表現,折射出了中國官場「有官僚無專才」的現實窘境。此次股災正是揭示出證監會所代表的中國經濟金融團隊的失誤之處,以及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足。其實,對於股市的發展狀況,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決策層應當也有所了解,但或是感於經濟下行壓力過大,任務過重,步伐太急,致使對股市等金融發展產生誤判,失去完全掌握。這也正說明中國經濟改革發展之難。
 

大公報:來年經濟不見樂觀

 
 
此外,香港《大公報》等媒體也指出,熔斷機制只是股市大跌的加速器,並非股市大跌的元兇,真正應該引起關注的,是開年全球股市波動,預示着2016年全球經濟可能會不太樂觀。而人民幣匯率的跌幅以及國際買家的做空則需要當局的警惕。社論《完美風暴在後頭,當局須及早預防》指出,國際炒家乘機蠢動,唱衰中國經濟,觸發全球股市恐慌情緒高漲。當局須防範金融大鱷利用本港作為做空中國的主要平台,狙擊人民幣、港股及港元等資產,確保市場與金融系統穩定。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也刊發了社論《中國應向世界經濟傳遞信心》。文章指出,投資者擔心,股市暴跌和人民幣貶值暴露了中國經濟更深層的斷層線。因此,為了向世界經濟傳遞信心,擔起全球領導大國的角色,中國應當轉變其經濟政策的重點,把借助財政和貨幣政策手段提振需求置於結構性改革議程之上。這意味着中國可能試圖減緩流向境外的資本洪流,穩住人民幣匯率,甚至為國內股市營造一個更為利好的環境。作為邁向這些目標的第一步,政府應該向國際投資界更清晰地傳達此類政策。
 
(封面圖片:Pixabay)

楊錦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