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我看到了音樂,更正確說,韻律節奏對人的影響,了解了為什麼尼采說:「沒有音樂的人生是個錯誤。」
現在注意力缺失過動的孩子愈來愈多,瑞士巴賽爾(Basel)交響樂團的三個年輕人,想用人體本身的韻律來啟發孩子天賦節奏感,增進他們的專注力。他們從自身經驗知道,一場完美的音樂演出需要所有團員緊密的配合,這個專注力每個人都有,而且是可以訓練的。於是他們利用演出的空檔,去小學教小朋友體會自己身體的韻律,利用團體遊戲中的節拍,來增強他們的注意力,再逐漸延長注意力的長度。
他們的做法很簡單,一個人打鼓,一個人示範韻律動作,另一個人做助教。一開始小朋友會吵鬧,這位示範的年輕人並未大聲吼說:「安靜,不要吵」,他只持續的拍手,微笑不語。因為拍手有聲音,有些小朋友便會轉頭看着他,轉頭便不能講話,當大部分人都看着他時,他便開始輕聲說話,為了想聽他在講什麼,其餘的人就安靜下來。我好驚訝,想不到反其道而行的效果反而更好。
釋放節奏感的天賦
他問小朋友:太陽出來後的雪人是什麼樣子?小朋友立刻做出雪人融化後軟下去的樣子,每個小朋友的身子一直軟,一直軟,愈來愈低,最後全班都趴在地上了。身體放鬆後,他開始用各種節奏拍打自己的手臂、大腿、腹部等部位,要小朋友跟着做。這時我看到專注力的功效了──能專注的孩子才跟得上他的節拍,只要稍一不注意,手便拍錯身體部位,而且因為節奏不對,拍的聲音跟別人脫節,變得非常顯着,這逼使孩子眼睛盯着老師不敢再游離。我很驚訝看到兩位班上的老師做的反而不及小學生好。原來節奏韻律是愈小教愈容易,因為後天意識的抑制力還沒有那麼強,天賦的節奏感能馬上釋放出來。
這種團體韻律遊戲完全不需要設備,兩隻手就是節拍器。的確,我在原民部落都看到木鼓,用一根木頭敲擊另一根木頭時,節奏就出來了。
小朋友的注意力很短,同時一直專注很耗神,所以做一會兒便要休息一下,他逐漸拉長上課時間。大約做了三節,40分鐘後,便結束了韻律課。在路上,老師說:上完課,孩子的專注力改善很多,老師自己也受益,懂得用肢體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不必大喊大叫,省了很多力氣。
這三位年輕人說,他們沒有什麼教學課綱,都是看當時情況即興演出,所以每次上課都不一樣,只是他們配合得很好,使外人以為他們有腳本的。
我離去時,他們說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天賦,只要懂得把它們釋放出來,依着大自然的韻律過生活,人生就會很美滿。他們說因為音樂是他們最大的安慰,所以很樂意教每個人體會自己的韻律,改善他們內心的生活,尤其固定每周三天去做義工,使他們感到自己的價值、使他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