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國際音樂節奢華享受

澳門國際音樂節並沒有設立藝術總監,卻反而贏得口碑,說來有趣且諷刺。
圖片:當今頂級大提琴手 Laszlo Fenyo 
 
幾位觀賞澳門國際音樂節的朋友都有感而發,今年節目不錯。此大型國際音樂盛會舉辦至第29屆,現在並沒有設立藝術總監,卻反而贏得口碑,說來有趣且諷刺。
 
澳門藝術節/國際音樂節純粹以演出為主,沒有節目藝術總監定調和指導方向,今天顧問團憑着資訊和口碑,便向外地採購節目,勉強可行,至於結果能贏得口碑,則與經驗、判斷與運氣都有關係。
 
澳門國際音樂節和藝術節一直走「實惠」路線,例如多邀請東歐藝術家和樂團到來,「抵食夾大件」。今年更有一場〈冼星海、劉天華音樂會〉,四個指揮攜手、領導四個樂團登場,簡直賣大包。
 
冼星海1905年於澳門出生,文化中心門前那條馬路便以他命名。中國音樂家鮮有如冼星海般受到敬重。
 
當晚演出集合澳門中樂團、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台灣中華國樂團、香港竹韻小集等四個團體,而每首樂曲因不同需要、由不同指揮和不同樂手來演繹。江蘇王愛康指揮劉天華〈光明行〉、〈改進操〉兩首作品,香港何文川指揮劉天華另外兩首作品〈閑居吟〉和〈良宵〉,而台灣黃光佑又指揮劉天華其他兩首〈燭影搖紅〉、〈病中吟〉以及陳耀星的〈戰馬奔騰〉。
 
在中場休息過後,澳門指揮彭家鵬出場,領導四團樂手齊奏趙季平創作的交響樂〈和平頌〉第四和第五樂章,之後又指揮冼星海作曲的〈黃河鋼琴協奏曲〉,而身高六呎餘的耀眼新星牛牛獨奏鋼琴。
 
四位指揮來自四地,高矮肥瘦身形不同,身體動作亦大異,先後出場帶領樂隊來演繹樂曲,當晚在台上指揮表演,成為亮麗風景,而各編曲人亦各有各風格,所以當晚四指揮和眾編曲人先後表演,已提供足夠聽覺與視覺趣味,堪稱娛樂與藝術兼備,其豐盛達到奢華級,相信不易再有。
 
傳統中樂只玩獨奏和小組演奏,現在則流行大樂團。此音樂會向劉天華致敬,便邀請六位編曲者(彭修文、李濱揚、楊青、王甫建、徐昌俊、王愛康)擴大劉天華二胡曲為管弦樂章,這樣改編,劉天華二胡個人特色當然減少,衍生出樂團大合奏曲也算好事。
 

頂尖樂手 難忘演出

 
翌晚我聽來自英格蘭北部 Salford 的 BCC 愛樂管弦樂團,亦感覺到奢華享受,乃因為樂團與節目配搭可遇不可求。
 
Edward Elgar 乃生於1857年英格蘭作曲家,眾皆說同民族的 BCC 愛樂管弦樂團演繹其作品才表現當中精萃。更難得當晚演出〈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乃作者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才寫成的戰爭安魂曲,並且是大提琴經典曲目,由當今頂級大提琴手匈牙利 Laszlo Fenyo 來演繹,能在澳門聽到此位大紅人,實屬幸運。
 
當晚壓軸節目是舒伯特〈第九交響曲〉,與貝多芬同代作品。我對舒伯特有特別感情,因為我時常引用「連舒伯特也無言以對」這句話。我相信他表達能力高強。他在重病面臨死亡時創作此曲,堪稱為生命最後爆發之作。能在澳門聽到英國大樂團演繹該偉大作品,滿足。
 
(封面圖片:設計圖片;Laszlo Fenyo 官方網頁)

張錦滿